第九十三章 赐婚
书名:大唐照相馆 分类:历史 作者:岳跃振 更新时间:2025-04-13 11:37:55
贞观十四年三月十一(公元640年4月10日)晴
这日,阳光如金纱般洒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微风轻柔地拂过,带来丝丝惬意。李世民兴致勃勃地带着一众侍卫和皇室成员,浩浩荡荡地朝着我的照相馆走来。他的到来,瞬间打破了照相馆平日的宁静,原本安静的小店门口一下子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我因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出门迎接这位尊贵的帝王,但他的心中却激动得如同翻涌的海浪。小公主李明达,如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来到他身边。李明达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平日里就对我的摄影艺术充满好奇,在我的悉心熏陶下,如今对摄影这门新奇的艺术已是颇为精通,操作起相机来也是有模有样,像个专业的小摄影师。
李世民一脚踏进照相馆的门,脸上便绽放出笑容,目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店内的每一处布置。店内墙壁上挂满了我的得意之作,有百姓们朴实的笑容,有长安街头热闹的景象,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我对摄影的热爱与执着。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由衷地夸赞道:“真是别有洞天,没想到这小小的照相馆里,竟藏着如此多的奥秘。”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威严,在小小的照相馆里回荡。
小公主李明达在一旁像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笑着说道:“父皇,您有所不知,这里的每一幅照片,都是先生用心之作。他不仅能捕捉人物的瞬间美,更能将那份情感完美地呈现在照片上。就像您看这张,”她指着墙上一幅一位老人与孙儿嬉笑玩耍的照片,“您看这祖孙俩的眼神,那浓浓的亲情仿佛都要溢出画面了呢。”李世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
李世民在我特意为他准备的椅子上缓缓坐下,身姿挺拔,尽显帝王风范。小公主李明达熟练地拿起相机,站在合适的位置,调整着角度和焦距。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镜头前的李世民,平日里的威严中此刻多了几分慈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坚毅而温和的轮廓。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令万民敬畏的帝王,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快乐。
随着“咔嚓”一声轻响,李明达按下了快门,将这一美好的瞬间定格。李世民起身,走到相机旁,好奇地看着这个神奇的物件,眼中满是探究。李明达笑着向他解释照片成像的原理,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几个问题,对这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拍照完毕,李世民走到我面前,目光中满是赞赏与感激。他说道:“先生,你这次为皇家立了大功,朕心甚慰。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却又透着几分亲切。
我微笑着摇了摇头,神色平静而诚恳地说道:“陛下,微臣别无所求,只愿能在这长安城中,安心经营我的照相馆,为百姓们留下美好的瞬间。这便是微臣最大的心愿。”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龙颜大悦。他说道:“好,好一个别无所求。但朕不能让你白白辛苦一场,这样吧,朕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顷,以表彰你的功绩。”他的话语中带着帝王的豪爽与大气,这赏赐不可谓不丰厚。
我连忙推辞道:“陛下,微臣受之有愧。这些赏赐太过厚重,微臣实在不敢接受。”他微微欠身,态度谦逊而恭敬。
李世民却坚持道:“我,你就别推辞了。这些赏赐,是你应得的。而且,朕还有一事相求。”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神秘的笑意。
我心中一惊,连忙问道:“陛下请讲,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我的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位帝王到底有何事相托。
李世民看着一旁的李半夏,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李世民说道:“朕知道,你与李半夏姑娘情投意合,今日朕就做个主,赐你们二人成婚。朕还要亲自为你们证婚,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朕的臣民也能拥有如此美好的爱情。”他的话语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小小的照相馆里掀起轩然大波。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我和李半夏都愣住了。我们瞪大了眼睛,相互对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但很快,我们便反应过来,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幸福与甜蜜。李半夏缓缓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激动与感激,说道:“谢陛下隆恩。”这一刻,我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李世民大笑道:“好,好。朕这就让人去准备婚礼事宜,定要让你们二人的婚礼成为长安城中最盛大的庆典。”他的笑声爽朗而欢快,仿佛在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桩皇家赐婚的美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各方人士也纷纷行动起来,准备为这对新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房玄龄,这位大唐的肱骨之臣,率先踏入照相馆。他身着一身得体的官服,手持一幅精美的画卷,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他走到我和李半夏面前,微微躬身,说道:“先生,李姑娘,老夫特来祝贺。这幅画卷乃是我珍藏多年的宝贝,愿它能为你们的婚礼增添一份喜气。”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透着长者的关怀。
我双手接过画卷,眼中满是感激,说道:“多谢房相厚礼,您的祝福我们心领了。”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画卷一角,只见画中青山绿水,意境悠远,果然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紧接着,魏征也走了进来。他神色庄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步伐沉稳。走到新人面前,他微微低头,说道:“先生,李姑娘,这本古籍是我多年心血的结晶。愿它能见证你们的爱情,世代相传。”魏征一生刚正不阿,治学严谨,这本古籍想必凝聚了他无数的智慧与心血。
我恭敬地接过古籍,说道:“魏相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我双手捧着古籍,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程咬金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还是那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手中提着一只大酒壶,人还未到,笑声先传了进来:“先生,李姑娘,俺老程没啥好东西送你们,这壶酒可是我亲手酿造的。你们可得好好尝尝!”他的声音洪亮,如同洪钟一般,震得照相馆里嗡嗡作响。
我笑着接过酒壶,说道:“多谢程将军美意,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我知道程咬金虽然性格豪爽,但心思细腻,这壶酒里定是装满了他的祝福。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等皇子,也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太子的礼物是一对精致的玉佩,玉质温润,雕刻精美,寓意着平安吉祥;魏王则送来了一幅山水画,画中景色秀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这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吴王的礼物则是一对金钗,金钗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寓意着爱情长久。每一份礼物都饱含着皇子们的心意,让我和李半夏感受到了皇室的关怀。
突厥公主阿史星罗也亲自前来祝贺。她身着华丽的突厥服饰,手中捧着几件突厥奇珍异宝,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她走到我和李半夏面前,微微欠身,说道:“先生,李姑娘,恭喜你们。这些宝贝是我特意为你们挑选的,愿你们的爱情如同这些宝贝一样珍贵。”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异域风情。
李半夏看着阿史星罗,微笑着说道:“阿史星罗公主,谢谢你的祝福。先生和我一定会幸福的。”她的笑容真诚而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阿史星罗看着李半夏那自信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她曾经对我也心生情愫,但此刻看到这对新人如此幸福,心中的那份执念也渐渐消散。她大方地笑道:“李半夏姑娘,你的确很优秀。我祝福你们。”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一个洒脱的背影。
高阳公主李青黛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她并没有亲自前来祝贺,而是派人送来了一份地契。那是一座大宅子,位于长安城中的繁华地段。送地契的人带来了一句简短却深情的祝福:“愿你们的家如这宅子一般,永远充满爱与温暖。”我知道,这是高阳公主的一份心意,也是她对自己的一种认可。我心中清楚,自己对高阳公主的感情,始终只是兄妹之情。而高阳公主对我的那份情愫,我也只能默默地藏在心底,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突然间,对婚姻又有了一种向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