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成公主李傲雪
书名:大唐照相馆 分类:历史 作者:岳跃振 更新时间:2025-04-13 11:37:55
贞观十四年正月初六(公元640年2月6日)天气晴转阴
程咬金这混世魔王的绰号可不是白混的。
听李世民宣布这些剩余御酒的分配方式,完全就是让他的美梦成空。
他眼珠一转,又借着酒意,索性往地上一坐,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诉起苦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表演队的成分居大,但是,考虑到他毕竟是跟随皇帝南征北战,且并不居功自傲,待人直爽,也都配合着劝解。
最后,大家都说这酒都留下,就当新年来看望程知节时的随手礼,他才破涕为笑,一咕噜站起来。
李世民指了指他,佯装生气。
老程赶紧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干掉。
然后笑嘻嘻地向李世民请罪,说自己是酒后失态。
李世民说:“你这个老程,越老越小,退化到孩童了。”
程咬金说道:“这都是陛下领导有方,老臣越活越年轻,以后您可以叫我小程了。”
李世民被他逗笑了,说道:“你得了吧,小程是留给怀亮和怀明的。你连这个都抢。你俩儿子,我以后怎么称呼!”
程咬金说:“您怎么称呼都行,反正都是御封的。”
众人大笑。
在笑声中,大家各回各家。
我虽然没有醉酒,秦历道等小将还是不放心,把我护送到照相馆。
当然,他们也不来,每人都从我这里拿走了一部分二踢脚。
罗平西还提议到我的大棚看看,我找了个借口,说钥匙不见了,等过两天再看。
我可不敢打开让他们进去。
要是让他们看到那些鲜翠欲滴的黄瓜和光彩诱人的西红柿,估计会来个洗劫。
我倒不是舍不得共享,而是,我答应了初六要给李青黛办酒宴用。
这几个小年轻这次没有翻腾找钥匙,带着一点小遗憾,高兴而归。
程咬金家办这个老乡会,用时太长,晚饭都得省了。我喝了杯水,写了点东西,就睡了。
这一觉睡到辰时三刻。
今天是初六,我赶快起来,点了一挂红色的五百响爆竹。
爆竹炸开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这就意味着,我这个照相馆又开业了。
其实,我并不想生意繁荣的,因为,胶卷的数量越来越少,我还想用它们记录大唐那些有意义的时刻呢。
李青黛今天办闺蜜宴,估计为了秀一下她的摄影技术,又得大量咔嚓掉那些可爱的胶卷。
当初,要是拒绝她学习摄影就好了。
倒带键
可是,后悔药难找,也只能按个倒带键,虚拟一下拒绝了。
这边鞭炮声落下,就有人拍门。
我以为李青黛派人来取黄瓜和西红柿了。
却不是。
门口停了一辆轿式马车。
车夫拉住缰绳,立在门口。
马车前后各两名护卫。
从这阵势一看,就知道来人定是身份不低。
这时,帘子掀开。
先是,下来一名十五六岁的丫鬟,后又下来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的女子,年龄和丫鬟应该相差不大。
这女子端庄清丽,自带一份与众不同的气质。
这种不同,似乎又很难找个恰当的词来描述。
丫鬟告诉我,她们是照相的。丫鬟带点鲁西口音。
我听了觉得挺亲切。
我这照相馆在京城是大有名气,有身份的达官贵人应该都知道,而且,我敢确定,
我都为他们照过相。
不过,这个姑娘,却是眼生。
我就问了一下怎么知道我这个照相馆的。
丫鬟说是公主李青黛告诉她家小姐的。
她家小姐看李青黛的四季照,心里也是蠢蠢欲动,女孩子还都是想在美丽的年华留些记忆的。
要知道,即便是大户人家有自己的画像师,在这个年代,也不会轻易给女子画像的。
只能说,开放的大唐,纵然,女人地位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还是没有质的变化。
这姑娘既然认识李青黛,还能出入公主府,身份自然不一般。
院子光线不错。
我把请阎立本画的一副叫做《春江水暖》的山水画挂在房屋外墙,临时当作背景。
阎立本的画栩栩如生,那姑娘一看,就有点着迷,怯怯地问我这是不是阎立本大人的画。
姑娘的嗓音挺有磁性,煞是好听。
我点了点头。
她鉴别力挺强,竟然一眼能看出是阎立本的画。
姑娘又说道,先生把阎大人的画这样挂了,万一有个破损,岂不可惜。
我心里本想说,这是看在你和李青黛认识的份上,我才把这幅画拿出来用用。
平时照相,多是就物取景,是不可能用阎立本的话的。
嘴上随口说我和阎立本大人很熟,破损了,大不了再请他画一幅。
这多少有点炫耀的成分。
男人的嘴有些时候就是这样。
女子听了很是惊愕。
她又说阎大人的画在她们那里可是万金难求,她本人央求她父亲多次讨一幅阎立本的画来,都没能如愿。
我趁机问了句:敢问令尊是?
她也没掩藏,告诉我是江夏郡王李道宗。
什么?李道宗?
她是李道宗的女儿?
我知道,大唐和吐蕃打仗之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又多次派人到长安请求赐婚。
皇帝李世民考虑到边疆稳定,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是,他的女儿虽多,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
于是,他就封李道宗的女儿李傲雪为文成公主,代替自己的女儿出嫁。
为了确认我的猜想,我又问了句:“敢问姑娘可是李傲雪?”
姑娘点了点头,又问道:“先生何以知晓?”
我只得说是前几天公主李青黛偶尔提到她有个从任城县过来的妹妹叫李傲雪,会找我照相。
李傲雪笑了,夸奖李青黛姐姐原来这么找就给我打招呼。
既然是未来的文成公主,那用阎立本的画做背景,也是特别值了。
我还决定,一定找个时间请阎立本多画几幅大唐的世俗风景图,再赠给李傲雪。
盘算了一下,李世民册封的日子也是不太遥远,封完,就是远嫁,带着几幅乡土画,再想念家乡的时候,也有所寄托。
当然,我也可以多拍点照片给她,对她,是不用吝惜胶卷的。
我让李傲雪坐好,喊了声“文”,马上意识到不对,改成“姑娘,看这边”。
咔嚓一声响,李傲雪在大唐留下了第一张照片。
当然,我一定会多拍几张。
甚至想好了,偷藏一张,夹在日记簿里。
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课本里只有她的画像,而且,根本看不清面相。
我就给后世的人留一张清晰的照片吧,让人永远记住她。
不仅有她的功绩,还有她的容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