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9章:香茗引得众人醉,圣旨降来爵位升

书名:大唐:每周刷新,李世民求我登基 分类:玄幻 作者:凉兮不忧伤 更新时间:2025-05-23 16:15:47

换源:
 

  “好茶!果然是好茶!”秦长明一口茶汤下肚,只觉那碧绿的茶汤在口中流转,一股清幽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那香气似有若无,却又丝丝缕缕地钻进鼻腔,让人闻之神清气爽。

回味间,甘甜之意在舌尖绽放,唇齿留香,他忍不住赞叹出声,声音在安静的茶室中显得格外响亮。

他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这难得的滋味,只感觉周身的疲惫仿佛都被这茶香驱散,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眼前似乎浮现出一片云雾缥缈的茶山,嫩绿的茶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秦长明的夫人王氏也轻轻抿了一口,那茶汤入口,带着一丝清凉,顺着喉咙缓缓流下,好似一股清泉沁入心田。

她一双美目顿时亮了起来,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她优雅地放下茶杯,赞叹道:“这茶,入口清冽,回味悠长,真是妙不可言!澈哥儿,你这茶是从何处得来的?”

“是啊,澈哥儿,这茶真是人间极品!”秦长明的儿子秦枫也忍不住插嘴道,他平日里最爱饮茶,却从未品尝过如此美味的茶汤。

那茶汤在口中散开的瞬间,他仿佛听到了山间溪流潺潺的声音,看到了茶树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

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秦家老管家,也忍不住偷偷地多喝了几杯。

那温暖的茶汤握在手中,触感温润,喝下去后,一股暖流在腹中散开。

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仿佛岁月的痕迹都被这茶香抚平。

看着众人陶醉其中的模样,李澈心中暗自得意,他故作谦虚地说道:“这茶名为龙井,是我家乡的特产,产量不多,今日能与各位分享,也是缘分。”其实,为了培育出这优质的龙井茶,他花费了不少心血,日夜研究茶树的生长习性,精心照料每一株茶树。

“澈哥儿,这龙井茶如此美味,不知能否割爱一些?”秦长明搓着手,一脸期待地问道,他早已被这茶的美味所征服,恨不得将所有的龙井茶都收入囊中,脑海中似乎已经浮现出自己坐在书房中,慢慢品味龙井茶的惬意场景。

“秦老爷,实在抱歉,这龙井茶产量极少,我自己也舍不得多喝,今日带来的这些,已经是全部了。”李澈故作为难地说道,他心里清楚,这龙井茶的商业价值巨大,不能轻易送人。

秦长明闻言,顿时一脸的失望,他叹了口气,说道:“唉,可惜了,如此美味的茶,竟然如此稀少。”

李澈见状,微微一笑,说道:“秦老爷不必失望,明年开春,我打算在城里办个化妆品作坊,再开个茶坊,到时候,这龙井茶便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了。”

“哦?澈哥儿还有如此宏图大志?”秦长明惊讶地问道,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竟然还有如此的商业头脑。

“正是,小子想在城里买两处地,一处用来建作坊,一处用来种植茶树。”李澈缓缓说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仿佛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蓝图。

秦长明闻言,心中一动,他早就听说李澈在村里种出了许多新奇的作物,如今看来,这少年果然非同凡响。

“澈哥儿,这龙井茶,可是你自己培育出来的?”秦长明试探性地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正是。”李澈点了点头,他知道秦长明在打什么主意,但他并不在意。

“好!好!好!”秦长明连说了三个好字,他激动地说道:“澈哥儿,你真是个奇才!这样吧,你想要的地,我送你一处,就当是交个朋友!”

李澈闻言,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秦长明这是想借着送地的名义,拉拢自己,以便日后能够优先获得龙井茶的供应。

“秦老爷的好意,心领了,不过,这地我还是按原价购买吧。”李澈语气坚定地说道,他不想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被人束缚。

秦长明见李澈如此坚持,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澈哥儿如此坚持,那老夫也不勉强了。”

李澈微微一笑,说道:“多谢秦老爷理解。”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澈告别了秦长明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那温暖的光芒如同金色的纱衣,包裹着他。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场更大的惊喜正在他家门口等着他。

当他转过一个弯,远远瞧见自家门口那阵仗,脚步顿时慢了下来,眉头也拧成了一个疙瘩。

只见自家那破旧的篱笆墙外,此刻站满了身穿黑色劲装的汉子,一个个面色严肃,手按刀柄,煞气腾腾。

那刀柄在夕阳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人群中央的那位——一身黑色的蟒袍在夕阳下泛着幽光,头顶乌纱帽,一张白净的脸上竟是光溜溜的,没有半点胡须,显得格外阴柔。

这…这架势…李澈心头一震,穿越前看过无数古装剧的他,瞬间意识到,这恐怕是宫里来人了!

周柒早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不知所措,拉着李明珠躲在屋里,透过门缝小心翼翼地张望着。

那门缝中透出的光线,好似一条狭窄的通道,连接着屋内的恐惧和屋外的未知。

看到李澈回来,她赶紧跑出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颤抖地问道:“澈…澈儿,这…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些人…是来抓我们的吗?”她的手冰凉而颤抖,仿佛一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

李澈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缓步走到那群黑衣人面前,拱手问道:“敢问各位是……”

还没等他说完,那身穿蟒袍的太监便尖着嗓子打断了他:“可是李澈李公子?”

李澈心中一凛,果然是冲自己来的!

他定了定神,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正是在下,不知公公是……”

那太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澈,仿佛要将他看个通透。

过了好一会儿,才微微抬起头,用一种略带傲慢的语气说道:“咱家是奉陛下旨意,前来宣旨的!”话音刚落,周围的黑衣护卫立刻齐刷刷地向前一步,一股无形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了整个小院,仿佛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监张同展开手中的明黄色卷轴,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一字一句地宣读起来。

那明黄色的卷轴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好似一片黄色的云彩。

“……李澈,天资聪颖,忠义可嘉,献粮于民,解朕之忧,特封为新丰县男,食邑三百户,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良田百亩,钦此!”

随着圣旨的宣读,周围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李澈自己。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直接被封爵了!

这…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周柒更是惊得合不拢嘴,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更别提什么封爵赏赐了。

她呆呆地看着李澈,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李明珠也瞪大了眼睛,小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县男”意味着什么,那可是老爷才能有的尊贵身份啊!

“李澈,还不接旨谢恩!”张同见李澈还愣在那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李澈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倒在地,高声道:“臣李澈,谢主隆恩!”

“平身吧。”张同收起圣旨,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语气也缓和了不少,“李公子,不,现在应该称呼您为李县男了,陛下对您可是赞赏有加啊!”

李澈站起身,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开始,彻底改变了。

“公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李澈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悄悄地塞到了张同的手里。

张同掂了掂布包的重量,脸上立刻乐开了花。

他来之前就听说了,这位李县男可是个识趣的人,果然名不虚传。

“李县男真是太客气了!”张同笑眯眯地说道,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布包,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叠银票。

他随手抽出一张,借着夕阳的光芒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整整一千两!

要知道,他这次前来宣旨,虽然也有一些油水可捞,但最多也就是几十两银子。

这一千两银票,简直是天文数字啊!

张同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不动声色地将银票收好,心中暗自盘算着。

“哎呦,李县男真是太客气了,咱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张同嘴上说着客套话,脚下却一步也没有挪动的意思。

李澈见状,心中暗笑。

他知道,这位张公公是嫌少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

“公公说笑了,这点小意思,哪里能表达我对陛下的感激之情呢?只是,我还有些事情想向公公请教,不知公公是否方便借一步说话?”李澈笑着说道,同时,眼神示意周柒,让她带着明珠回屋。

周柒虽然不知道李澈要做什么,但她也知道,这些宫里来的人,不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得罪的。

她点了点头,拉着明珠,乖乖地回到了屋里,关上了门。

等到屋里只剩下自己和张同的时候,李澈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公公,实不相瞒,我这次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多亏了一些贵人相助。只是,这些事情,不方便让太多人知道。”

张同闻言,立刻心领神会。

他点了点头,说道:“李县男放心,咱家明白规矩。”

“那就好。”李澈微微一笑,然后从袖子里又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递给了张同,“公公,这里面是一些小玩意,不成敬意,还请公公笑纳。”

张同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锦盒里静静地躺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佩的质地温润细腻,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这…这…”张同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李澈,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位李县男竟然如此大手笔。

“公公不必客气,这只是一些小玩意,公公若是喜欢就好。”李澈笑着说道。

张同深吸一口气,将锦盒收好,然后看向李澈的目光,变得更加和善起来。

“李县男真是太客气了,咱家实在是受之有愧啊!”张同笑着说道,“不过,既然李县男如此盛情,那咱家也就不推辞了。”

“公公能喜欢就好。”李澈笑着说道,“对了,公公,不知陛下为何会突然封我为县男?我实在有些好奇。”

张同闻言,压低声音说道:“李县男,您有所不知,这次陛下封您为县男,可不是因为您献粮的事情。”

“哦?那是为何?”李澈更加好奇了。

“是因为您进献的那些土豆和红薯。”张同神秘地说道,“陛下对这些作物非常重视,认为它们可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所以,才会特意封您为县男,以示嘉奖。”

李澈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李澈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庆幸。

“陛下还特意夸赞了您,说您是少年英才,栋梁之材。”张同继续说道,“陛下还说,像您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多多提拔,为朝廷效力。”

李澈闻言,心中一动。

“公公,不知陛下还说了些什么?”李澈试探性地问道。

张同笑了笑,说道:“陛下还说,您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他还让咱家转告您,希望您以后能够多多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

“臣一定谨遵陛下教诲,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李澈恭敬地说道。

“好!好!好!”张同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拍了拍李澈的肩膀,说道:“李县男,您真是个明白人!咱家相信,您以后一定会有大作为的。”

“多谢公公吉言。”李澈笑着说道。

“听公公这么一说,皇后娘娘真是仁慈之人。公公您在宫中多年,想必也经历了不少艰辛吧?”李澈的这句话,让话题从皇后娘娘救济百姓自然地转换到了张同讲述自己的经历。

“是啊,皇后娘娘真是个好人。”张同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陛下和皇后娘娘都非常喜欢您进献的那些土豆和红薯,他们还特意吩咐御膳房,用这些作物做了一些新的菜肴,味道非常不错。”

“能得到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喜爱,是我的荣幸。”李澈笑着说道。

“李县男,您真是太谦虚了。”张同笑着说道,“对了,咱家看您年纪轻轻,就如此有作为,真是羡慕不已。想当初,咱家也是个穷苦人家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其中的艰辛,只有咱家自己知道。”

“公公能有今天的成就,真是令人敬佩。”李澈由衷地说道。

“哪里哪里,咱家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张同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张同便提出了告辞。

“李县男,天色已晚,咱家也要赶回宫里复命了。”张同笑着说道,“以后若是有机会,咱家一定会再来拜访您的。”

“恭送公公。”李澈拱手说道。

张同点了点头,然后带着那些黑衣护卫,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李家村。

看着张同一行人远去的背影,李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表现,应该让这位张公公非常满意。

“李县男真是客气,咱家这趟差事,办得真是舒心啊!”走在回宫的路上,张同忍不住感慨道。

他摸了摸怀里的银票和锦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想当年,他第一次出宫办事,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什么人。

那时候的他,也曾经被人冷眼相待,甚至还被人羞辱过。

可是现在,他已经成为了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恭恭敬敬地对待。

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