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都活在温和的阴影当中!【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书名:大庆: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分类:短篇 作者:天道使然 更新时间:2025-04-16 19:25:43
温和将三条计策全部写完,思绪也随之回到现实。
他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腕,长呼一口浊气,心中暗道:“大功告成!”
同时,他准备起身交卷,
抬头瞬间,眼角余光也终于看见了自始至终就站在一旁的战豆豆。
他刚想行礼,却被战豆豆摆手制止。
战豆豆神情凝重,眉宇之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坐回原处,将你的考卷给我。”
这一道清脆而响亮的声音,突兀的出现在寂静的考场之上,引得其余学子纷纷侧目注视。
温和略一犹豫,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很快将考卷递给了战豆豆。
战豆豆拿过之后,立刻将其卷起,速度极快。
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看见,哪怕是上面的一个字也不行!
同时,她又转头冲着门外的持戟郎中喊道:“立刻去将孙祭酒唤来,命他带好朱封和收录木盒。”
作为唯二看过这纸上内容之人,她知晓这平蛮三策究竟奥妙如何。
以及,一旦泄露出去,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所以,不管这三条计策她用还是不用,都不能让第三个人知晓。
必须马上收录封锁!
就在这时,考场之中的氛围也愈发显得诡异。
所有的考生都陆陆续续停止答题,放下了笔,用惊异的眼光盯着温和。
他们心中此刻只有一个想法。
这温和的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为何能够得到身为皇帝的战豆豆如此重视,甚至在考场之上就迫不及待的唤来祭酒,要将考卷密封。
难道是能够令天下格局改变的惊涛伟略?
要知道,能够在秋闱、春闱之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走到这殿试一关的,可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几乎都是可以进入朝堂,甚至是被选为丞相的满腹经纶之人。
所以,他们更加清楚,能够在考场之中,当众被皇帝收走考卷,这背后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其中一些学子已经暗中感慨,温文良真乃当世奇才。
连中两元便罢了,如今参加殿试,居然还能令皇帝都动容。
看来,这状元之位是非他莫属啊!
而在温和的背后,赵元吉早已嫉妒得额头青筋暴起,他紧紧地握着毛笔,那只手都隐隐有些颤抖,心中犹如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怒吼道:“这绝对不可能!不可能!”
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温和背影,眼神中满是不甘和愤恨,“我刚才明明亲眼看着他停下,明明看见他一副江郎才尽的模样,怎么可能突然就有了灵感!”
温和并不知晓其余人的想法,只是对战豆豆投去了欣赏的目光。
不愧是能年纪轻轻就能登上皇位的人,果然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殿试的名次如何,看的就是皇帝一个态度。
而战豆豆此时又对自己的试卷如此重视,不惜当着考场内学子的面,唤来国子监的祭酒负责收录。
看来这次的状元,自己是手拿把掐了!
温和想到这里,也不禁嘴角勾起笑意,暗自窃喜。
“陛下。”
一名身穿朝服的老者步履蹒跚的走进奉天殿,他手上还拿着木盒和朱章,恭敬地对着战豆豆行了一礼。
与此同时,战豆豆也将考卷交给了他。
不需多言,身为官场老油条的孙祭酒,比在场的学子更清楚这是何等重要的东西。
他双手接过考卷,拿起朱盖,郑重的将其印在在考卷上,并将其收入了随身携带的木盒之中。
“你在此替朕继续监考。”
战豆豆拿过装有考卷的木盒,深深地看了温和一眼,随后迈步离开。
温和见自己的考卷被收走,而战豆豆也没有说些什么,于是抬头看向那名暂时负责监考的孙祭酒。
“敢问大人,如今我的考卷已经交了,可以离开了吗?”
“这……”孙祭酒一时间也答不上来,他转头看向在场的一些其余的监考官。
但那些人也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人出声。
自从大齐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碰见这种事。
答题答的如此快也就算了,就连考卷也被皇帝亲自收走,带离现场。
“此事……应当是可以的吧。”
孙祭酒略作犹豫,语气中带着不肯定。
但落在温和耳中,就是肯定。
他都没有考卷了,哪有交了卷还不走的道理。
于是,他冲着孙祭酒感谢道:“多谢大人。”
温和踏步而出,朝着殿门外走去。
他抬起脚,迈过高槛,一路向前,脚步没有丝毫留恋。
此时,太阳刚刚至半空中,阳光不偏不倚的洒在大殿门口。
温和的背影被日光拉上,一直垂到了殿内其他学子的身上,看起来有些怪异,好像是以自身阴影,将殿内的学子笼罩。
而他身上一直穿着的那件麻布单衣,也在日光的照耀下,被沾染上了璀璨的金色。
一缕春风穿堂而过,将他的麻衣吹起。
只是此刻,这缕春风却并不寒冷,而是带着丝丝暖意。
温和身形极其单薄,却又好似承载了某样东西,显得厚重异常。
后来,有人将他肩膀上的那样东西叫做江山社稷。
随着温和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其余学子也终于回过了神。
但他们都没有着急答题,只是心中暗暗叹息。
温和虽然走了,但他空着的那个座位,却还保留着,就好像他随时会再回到这大殿之内。
不过那时,他身上穿着的极有可能是一件朱红色锦绣显赫长袍。
门外的背影,哪怕穷极一生,也都极难再能追赶得上。
……
温和此刻已经到了中殿。
他脚步轻而缓,目光所及皆是拱卫皇宫,维持秩序的持戟甲士。
前世的温和,经历了包括高考在内的百余十场大大小小的考试。
这场殿试,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甚至比普通的月考还要简单。
而之前备考的那种紧张感,也早已在看到考试题目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温和回头看了一眼在日光照耀之下,愈发显得鲜艳璀璨的金瓦红墙,忽然想起了一首诗句,低声提嗓念诵。
“六百年轮岁月稠,三朝君主掌中州。”
“秦宫唐阙应由在,金水天门韵长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