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后:哀家也想看看温和是何等奇人!【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书名:大庆: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分类:短篇 作者:天道使然 更新时间:2025-04-16 19:25:43
温和跟随在太监身后,绕过奉天殿,迎着日光朝向后宫走去。
穿过朱红院墙,金瓦青砖。
处处皆是雕梁画栋,每一根石柱上,都印刻有龙凤呈祥,振翅高飞的栩栩画卷,好似呼之欲出,尽显大气磅礴。
每走两步,便可瞧见茂绿松柏,御池花鸟。
温和一直走,甚至都记不清这是绕的第几连廊,更别谈记得走了多久,只觉比前世的体侧还要长。
路上风景虽精致到了极点,但也让他不由心中感慨道:“不愧是九族严选,端的是美轮美奂。”
“温会元,前面就是了。”
太监的话打断了温和的思绪,也抬头看向眼前的太后寝宫。
龙楼凤阙,至尊至贵。
太监快走两步,跑上台阶,上前尖声通报,“陛下,太后,温会元到了。”
太后婉转嗓音隐隐约约从深宫内传出,“让他进来。”
温和微微伸手理正衣冠,抬起小腿,踏上玉阶,昂首阔步走入太后寝宫。
大殿之内,中央凤椅之上坐着的是太后,左侧的则是战豆豆。
温和率先看向中间的太后。
头戴凤冠,蛾眉如画,不见细纹,安坐之时也尽显雍容气度,凤眸之中满是平静祥和,但隐藏在那之下的,却是一股说不出来的锐利。
想必这就是北齐太后了。
温和心中如此盘算,随后暗暗给出了一个评价。
风韵犹存!
老A8也是A8。
更别说这北齐太后本就不劳,而且保养极好,皮肤白嫩的比之一些韶华女子也不遑多让。
收起思绪,温和前拉衣袍,动作沉稳庄重,朗声道:“臣温和,叩见陛下,太后娘娘,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虽未入朝为官,但会元身份本就代表了地位,足以自称“臣”。
太后轻轻挥手道:“温会元不必多礼,平身吧。”
待到温和完全起身后,她一双凤眸便在其身上暗暗打量着,略有诧异。
她没想到温和身负才华的同时,长相还如此俊俏,当即好感升上几分。
要知道,没人不喜欢模样俊的,哪怕是太后也不例外。
太后微微清嗓,开口道:“温会元,你可知,哀家与陛下,唤你来这殿内,是为了什么吗?”
为了什么?
温和当然知道!
但他是绝对不可能说的。
为臣之道,哪怕将皇帝、太后的心思都摸透了,也不能明面上说出来,不然岂不是自找死路?
你将上面的意思都摸透了,那干脆朕挪开屁股,给你来做这个皇帝好咯!
于是,温和恭敬答道:“回太后娘娘,臣不知。”
太后:“既然如此,哀家想温会元此刻心中必定还有一个疑惑,就是为什么陛下突然离开,又到了哀家这里。”
温和:“请太后娘娘为臣解惑。”
太后拿起手旁答卷,“陛下为的,就是将你这考卷带给哀家。”
“温会元,实不相瞒,哀家看过之后,只有一个字评价此卷,那就是,”
“奇!”
“所以,哀家才想看看,究竟是何等奇人,才能想出如此奇策,现如今一看,果然不失所望。”
看到没有,这就是说话的境界!
明明是个毒到不能再毒的毒计,却说成奇计!
温和心中对这位北齐太后的评价也又高了几分,但面上还是十分谦虚的回道:“太后娘娘谬赞了。”
“大齐的江山社稷,到底还是需要陛下与太后娘娘操劳,臣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恰逢蒙圣恩,能有此机会为上分忧,不胜荣幸。”
“你有此心,哀家与陛下便知足了。”
太后与战豆豆听见这个回答,更是满意。
而且,千万不要把温和的话认为是舔。
毕竟温和此刻面对的可不是旁人,而是北齐最有权柄的两人。
与他们说话,哪怕有功,也万不能自满,而是要将其归功到对方的身上。
两世为人的温和,深谙与上之道的说话技巧。
太后表情和善几分,笑容和蔼,问道:“温会元,此三策……你可曾与旁人说过?”
显然,这是一个送命题。
平蛮三策这种能动辄让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毒计,绝对不允许外泄。
只要温此刻略有犹豫,或者是直接说出此计曾与他人说过,那就立刻会遭遇灭顶之灾。
有一个人听见,就杀一人。
有一城人听见,那就屠灭一城。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此计都决不能外泄!
而泄密的温和,虽不会被当场怎么样,但太后和战豆豆对其的欣赏程度,也会下降许多。
日后仕途,也将会不顺。
但考虑到温和也只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果早就想出了这个计策,但是一直憋着没说,好像也有些蹊跷。
少年老成,心计过深,日后一旦羽翼丰满,极有可能会想要欺君罔上,僭越本分啊!
所以,温和下面的回答,将至关重要。
而这时,温和也开口了。
“回太后娘娘,从未有过。”
“臣此平蛮三策乃是在考场之上灵光乍现,突然想出。”
说到这里,他还故意微微停顿了一下,装作不好意思的说道:“臣也是事后才得知,陛下一直站在臣的身旁看卷,兴许是陛下圣恩浩荡,让臣忽然开窍也说不定……”
太后闻言,略有好奇的看向一旁的战豆豆,问道:“陛下,真有此事?”
战豆豆:“???”
她哪里清楚这是温和顺手给她下的一个套,但此刻被架住了,只得勉强回道:“回母后,儿臣当时确实一直在看温会元答卷。”
“至于激发灵感之事……”
她本就只是负责送卷的,想的压根就没有温和那么深,这时只觉得脑袋有些懵。
什么时候自己一个旁观者,也跟着有了功劳了?
她蛾眉紧蹙,努力回忆着当时的场景,片刻后,不是十分肯定的答道:“儿臣当时确实是因为看温会元放下了笔,才走了过去。”
“但刚走过去,温会元就开始写了……兴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身为封建朝廷的掌权者,太后可以不信温和,也可以不信战豆豆,但就是不能不信天意!
她忍不住的拍了拍手掌,眉宇之间露出毫不掩饰的喜色,“没想到啊,真是上苍保佑我大齐。”
“看来你们君臣二人的缘分真是不浅,除了同门之谊外,还有这般缘分,当真为我大齐添福。”
“你们君臣二人,若是能和衷共济,一同扫除北蛮、西胡,日后也可垂于青史,成就一段君圣臣贤的佳话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