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一章 温和是生而知之者!【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书名:大庆: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分类:短篇 作者:天道使然 更新时间:2025-04-24 19:15:18

换源:
 

  战豆豆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上前两步,压低嗓音,面色郑重道:“母后,儿臣有要事禀告,请您让这些宫女和太监都下去吧。”

太后颇感讶异的看了战豆豆一眼,她迄今为止,还是头一次见到战豆豆如此模样,莫非真的有大事。

太监和宫女之中未必没有他人眼线,若真有要是被听去了,的确不好。

于是,她略微清了清嗓子,下令道:“哀家与陛下有些体己话要说,你们都下去吧。”

“喏。”

宫女和太监缓缓退去,战豆豆也拿回考卷,殿内仅剩下他们二人。

太后瞧了一眼这自始至终,战豆豆就一直拿在手中的纸卷,颇感疑惑道:“这是何物?”

战豆豆表情之中带着严肃,檀口微张:“母后,这是今天殿试上,温和所写的考卷。”

“考卷?”

太后看了一眼殿门的日晷,心中疑惑更盛,“若是哀家没有看错,此刻大概是距离殿试开始,仅仅只是过去了三刻钟。”

“如此短的时间,你为何将他的考卷给拿来了,莫非是他在殿试之时,做了什么犯上之举?”

战豆豆摇了摇头,“并非如此,是他已经答完了,儿臣故此将其拿来。”

“答完了!!”

太后的脸上头一次出现惊讶之色,“殿试通常为三个时辰,往年学子通常绞尽脑汁还觉时间不充裕,他却仅用了十分之一的时间,怎会如此之快!”

她眉头蹙起,语气带上了怀疑,“不是乱答,便是此子胸中韬略无数,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方才可如此神速。”

至于第三种可能的考题泄密,北齐开国未有,太后也就并未往这个方向去说。

战豆豆深吸一口,压下方才在殿试之中的震惊心情,一字一顿道:“母后,绝非乱答!”

“儿臣不敢妄言前朝,但至少在儿臣在位主持殿试你之时,从未见过如此毒…如此惊世骇俗的答案,倘若此卷所写流传出去,将会引起天下动乱!”

她本想直接说成“毒计”,但又觉得不妥,毕竟第一策着实是个良计。

太后眉头高挑,心中愈发被战豆豆勾起了好奇心,“陛下,这考卷……真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千真万确!”

战豆豆掷地有声,面色都因激动而有些潮红,道:“此次考题为平蛮三策,而他所写的平蛮三策,第一策可保我大齐用过之后,能基本解决与北蛮、西胡的战争问题,使得他们不再犯我边疆。”

“第二策,则可反客为主,将刀子握在我大齐手中,可有八成概率,打虚这两个国家。”

“若是三策齐出,只需三年,从此之后我大齐可将北蛮、西胡从地图之上彻底抹去,铁蹄踏北蛮,缰马饮胡河!”

话音落下,饶是太后古井无波的脸上也起了变化,她从未见过战豆豆如此激动,说着说着甚至身体都微微颤抖起来。

“陛下,你是不是太过夸大其实了,北蛮、西胡自大齐开国以来,一直寇掠频仍,几代雄主都拿他们没办法,打了便跑,不打又扰,实属心腹之患。”

太后实在是觉得太过荒唐,嘴角甚至泛起苦笑,“陛下,不是哀家不信你,只是哀家坐在这个位子上比你久的多,见过的所谓‘惊世骇俗’的计策,最后却雷声大雨点小的计策,太多了……”

战豆豆见言语解释不清,顿时有些着急,索性直接将手中考卷递给了太后,“母后,说再多也是无用,你自己看过一遍,就知晓儿臣句句属实了。”

太后将信将疑的接过考卷,将印在其上的朱封撕去,开始看了起来。

初始之时,她瞥见第一策,眉宇之间立刻露出一丝喜色。

果然是条良策,陛下没有虚言!

只不过,这条良策为何放在了第一处。

莫非后面还有更好的?

怀着和战豆豆当初同样的心情,太后开始向第二策看去。

她两眉之中的喜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作为一个比战豆豆成熟的多的掌权者,她对于政治与战争的关系看的更加透彻。

此第二策虽会毁坏国家声誉,但是承接上策,绝对大有可为。

北蛮、西胡若失去了战马的快捷,绝非大齐对手。

随后,她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始看向第三策。

慢慢的,她的眉角越来越向上扬,眼睛越瞪越大,其中流露出的表情,不再是单一的喜、乐、惊。

而是恐!

“此三策……”太后握着考卷的手微微颤抖,猛地倒吸一大口凉气!

她这才明白,为什么还没等到殿试结束,就迫不及待的赶来寝宫;为什么方才战豆豆光是讲,就会身躯激动战栗……

这三条计策,步步为营,连环锁扣,堪称恐怖!

好半晌之后,她才缓缓回过神,忍不住的问向战豆豆,“这三条计策,真是那温和所写?”

战豆豆重重点头,“当时儿臣一直在场,亲眼所见,母后放心!”

太后刚想说些什么,但眉头又迅速拧成疙瘩,摇头道:“不合理啊,若是我没记错,此子如今才刚刚十六岁吧?”

“怎么会想出如此老谋深算,如此阴险毒辣的计谋?”

“莫非……是庄墨韩所教?”

“母后,您想多了。”战豆豆苦笑道:“此计如此绝妙,若真是老师所创,恐怕在他为官期间便会告知于我,又何必假借温和之手写下呢。”

“以儿臣之见,此计就是温和自己所想的。”

一听此话,太后心中警铃大作,暗自思忖道:“好险,真是好险!”

“此子如此年轻,才不过十六,尚且连及冠的年龄都达不到,胸中却已然有了如此韬略,恐怕是传说中最上等的读书人。”

生而知之者。

“这般恐怖天赋,幸亏他生在我们大齐疆域,还被庄墨韩给挖掘出来,带到了哀家视线之内。”

“若是此子生在别国,亦或者是在我大齐遭蒙冤屈折辱,复而转投了南庆,或者西胡、北蛮任意一国,这般毒计,岂不是就要用在我大齐身上了?”

“此般谋划,哪怕如今已经看过,也找不出破解之策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