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短歌行来也无妨!
书名:大庆:我曹操从布衣开始称帝! 分类:短篇 作者:自信回头 更新时间:2024-06-28 19:26:32
第二章短歌行来也无妨!
“我先来!”
见前面的人文采也不怎么样,本来心说让书童代替出手的郭宝坤,
他突然改了注意,
打算在靖王世子和众名门之后面前大展才华,
为宫中为官的老父亲张张面子!
郭宝坤站起来,走到人群中央,非常自信的说道。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来,就连靖王世子也笑了,这场诗会的真正戏份刚开始。
曹操作为书童,自然是退在一旁,他怎么会想到这个郭宝坤竟然如此不知所谓。
最后出手的,往往才是赢家。
家中在礼部做官,郭宝坤自认为是受过文化感染的,
主要是,他说他有诗才,府上的人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郭宝坤得意地把诗念了出来:
“云清楼台露沉沉,
玉舟勾画锦堂风,
烟波起处遮天幕,
一点文思映残灯。”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这位郭家少爷的发挥没有让他惊讶。
“平仄不对,通篇词藻堆砌。”曹操在角落暗自说道。
诗会众人有人捂嘴,有人板着脸。
一同前来的范若若已是到了女子出阁的年纪,
著有京都第一才女的她,也是热爱诗会识人的,
本以来同大哥前来,可以结交些朋友,
顺便认识真正有文采的异性,
可是全场看下来,这个郭宝坤竟然还算目前作诗最好的。
这次恐怕失望回去了,范若若心里想到。
“平仄不对,这先不说了,词藻堆砌,不见用心。”范闲道。
曹操看过去,那个坐在中间,穿着和京都这些达官之后明显有些不同的,
看上去有些土里土气的家伙,竟然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样!
“此人对诗词有点理解,只是不知道,他的诗文如何。”
曹操加以肯定。
范闲觉得没劲,想到自己是穿越者,随便写一首,便可以赢得诗会。
于是便站了起来,在纸上作诗。
靖王府内,湖心亭内,一个光脚少年正随意坐在地上,手里还拿着一串葡萄。
站在旁边的是一位剑客。
不时有人前来禀报,都是传递前方诗会讯息的。
“范闲开始作诗了?”少年开口。
此人正是大庆二皇子,李承泽。
“再探再报!”
“是!二殿下!”
范闲拿出杜甫的《登高》,便引人热议。
这首古今第一七律一出,便无人敢接招了!
湖心亭里,二皇子也欣赏着,对于这个儋州来的,有点感兴趣了。
“此诗一出,真是天下无人敢作诗了!”二皇子笑道。
诗会,所有人都被这首登高深深地震撼,郭宝坤输得彻底。
范闲的诗被宫中侍卫快马加鞭送入皇帝寝宫,
庆帝仔细咀嚼,身为庆国皇帝的他,也不禁感慨这个孩子的惊世才华。
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合适:“诗是好诗,可他哪来这么大的暮气!”
...
范闲写完诗,觉得没有对手,便去上茅房。
正好遇到了那天在庆庙看见的鸡腿姑娘,
现在对方也是在吃鸡腿。
“你吃呗,我就爱看你吃鸡腿。”
“我是出来偷吃的......”
范闲与林婉儿的第二次见面,互相还是不知道对方名字。
正要多说话,却又见丫鬟来了。
范闲决心回去退婚:“我是郭宝坤的书童,你呢?”
“靖王府的丫鬟。”林婉儿回答。
说完便迅速离开了。
......
曹操若不是身份受限,按照他的惯例,早就想把范闲招入麾下了。
不过他现在只是一个书童,和布衣无异,在这个世界,他的身份起步不够,
需要循序渐进。
“孤必须抓住这次机会,让世人知道我曹操。”
曹操如此想道,此番诗会,汇聚京都众多名门望族后人。
范闲诗成,必定名声大噪。
这是范闲作为刚来京都,抓住的第一个机会。
曹操的情况比他更坏,他也需要凭借诗会在京都站住脚。
可总不能跟在郭家大聪明后面当书童。
范闲的诗还在诗会上吟诵,文人墨客,大家闺秀们,也是对范闲青睐有加。
这样的局面,郭宝坤成为了唯一的小丑。
他此时很气,要是一开始就是书童上的该多好,早知道范闲这么强,
先拉书童出来,也不至于自己亲自被打脸。
曹操走到诗会中央,他的说话打断了所有人的议论。
“在下曹操,郭府书童,方才听诸位作诗,
孤......曹某也诗兴大发,即兴写了几句。”
在场的所有少爷小姐们,却是投来异样的目光。
在他们心中,范闲的诗已经是天下第一了不说。
就他还说自己是郭宝坤的书童,郭宝坤读书的都才什么水平大家都看到了,
他一个伴读书童,能好到哪儿去?
郭宝坤投来恼怒的目光,心说曹操刚才不拦着自己,
现在才出来替自己遮丑有什么用。
曹操没有理会,因为他知道,现在和这些人物的好感度为0,
想要加好感度,就得参与诗会作诗。
曹操开口道:
“短歌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