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2章 争辩,摆起谱来

书名:大秦:最强国运,我成千古一帝 分类:历史 作者:大公会 更新时间:2025-04-29 09:22:50

换源:
 

  赢玄岸不可能不知道儒家给他设下的陷阱,但他依旧快速回答。

他并不想坑儒家,他只是对儒家一些人看不过眼。

迂腐,或许说的便是他们。

但同时也不可否认,他们做起学问来真的有一手。

儒家的伏生,才是目前最为低调日后最为显赫的存在。

《尚书》一说,名传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开篇便是《尚书》与伏生的故事。

无伏生,也无《尚书》。

因此,赢玄岸对儒家也是颇为敬重的,但敬重的是他们做学问的品质,而不是迂腐的性子。

革故鼎新,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可儒家却斥责始皇的郡县制,大力提倡分封制,这不是要大秦倒退吗?

而也因此,淳于越与李斯的关系达到冰点。

淳于越与李斯是极为要好的朋友,但因这观念差别,关系搞得极其僵硬,好基友之情不复存在。

而此时,首先对赢玄岸发难的便是儒家的一位博士。

这位博士,自是对赢玄岸极其看不过眼,心中自是也极其坚定地站在扶苏那边。

纵使扶苏不争,扶苏底下的人也会尽全力为扶苏争。

这便是地位的妙处,也是身不由己之处。

那位儒家博士在听到赢玄岸的话,再看赢玄岸那轻佻的语气,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连始皇都敢骂,又岂会在乎区区一个皇子?

“难道九公子便不读书的吗?原来九公子只是在府邸之中做做样子给世人看,可笑可笑。”

“什么在书房之中读书写字,扯淡。”

那位儒家博士说完之后,便又轻佻地看向赢玄岸。

赢玄岸并没有生气,但周围已是一片震撼了。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儒家竟敢在庆功宴上对九公子赢玄岸发难。

但一想到儒家曾经的事迹,始皇都曾被儒家顶撞了不少次,便又理解了。

儒家的胆子,是真的大。

但偏偏,儒家此次发难却又占着道理。

而一些人对于赢玄岸晚到,且语气轻慢,感到一丝丝的快意。

但扶苏的脸色却不正常了。

现在他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从儒家发难到赢玄岸还嘴,再到儒家嗤笑,只是在短短的几十秒之内。

但也是因此,扶苏的脸色才更难看。

那位儒家博士这样做,惹他不喜了。

好歹,赢玄岸也是他的九弟,而现在正是举行庆功宴之时,儒家当这庆功宴当成什么了?

再者说,儒家也不是一个人的儒家,也不是一个派别的儒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扶苏正想说话,但淳于越却是立刻示意侍从给自己倒一杯酒。

随着酒水声响起,四周这才若有所觉,但此时也都意识到这宴会不是啥好宴了。

淳于越拿起酒杯,淡定地喝了一口。

笑道:“礼,乃人之基本功啊!”

什么都没说,但偏袒之意已是极其明显。

而在这时候,扶苏自是不好开口了。

因为淳于越是他的老师,他若是开口反驳,便是反驳老师。

因此,要开口的扶苏重新坐定了,而这一切都在淳于越的把握之中。

若说在儒家之中,谁对赢玄岸最不友好,便是淳于越,因为淳于越与扶苏最为要好。

淳于越也曾想对扶苏说警惕赢玄岸,但碍于儒家礼仪,便还是先等等看。

毕竟,之前的赢玄岸虽说功劳大,但也并没有什么威胁之感。

但直到早上的冶铁之术,淳于越再也不淡定了。

他已经确定了,赢玄岸首选的肯定是墨家,而儒家首选的也肯定是扶苏。

既然这样,那便走走看,看一看那九公子赢玄岸是否有心争储君之位。

因为九公子赢玄岸,已经具备了这个资格。

而在宴会举办过程中,赢玄岸迟迟没有现身,还要扶苏派人去请。

这,便让淳于越对于未见面的九公子赢玄岸观感极其不好了。

因此,便授意门人发难。

儒家的兴盛,可是全放在扶苏身上啊!

赢玄岸并没有立刻回答,他仿佛在看一场大戏,而这场大戏中在场的都是猴子。

大秦与别的国度不同,大秦,在始皇嬴政时期,是一个人的国度啊!

所以他只要紧紧抓住始皇,便一切无碍。

听完那位博士与淳于越的话,赢玄岸微微笑道。

“孔子曾不止一次的想致士(做官),想为天下百姓添一份力,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晚年不得志,才终于著书立说,儒家从此开创,之后广为流传。”

“我且问你,读书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赢玄岸直视着那位发问的博士。

那位博士脸色并无太多变化,显然养气功夫极足。

但在场的人,脸上却是首先出现了戏谑,这是一场好戏,九公子赢玄岸并非庸碌之辈。

观其平淡脸色,再看其话语平稳,便知其不简单。

那位博士脸上虽是淡定,但心里却是在疯狂的思考对策。

他能说读书人最重要的是礼吗?

怕是第一个说出的便会被喷,开喷的可能还是法家。

丞相李斯,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啊!

但他还没有开口,开口的是淳于越。

“读书人最重要的自然是礼仪,礼仪不成,何以治天下?”

问题,又抛回给赢玄岸了。

而那位博士,则是怔了一下,他陷入了误区之中。

淳于越的说法便非常好,见招拆招。

赢玄岸无话了,这话说的,确实有理。

但不反抗显然不是他的风格。

赢玄岸看向淳于越,笑道:“淳夫子,那你觉得我发明的马镫马鞍如何?”

赢玄岸自是认识淳于越,甚至咸阳里的重要人物他都认识,因为他专门让墨去找了他们的画像来看。

淳于越这人,面目倒也有些和善,但却有些刚莽之意。

似是不是夫子,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夫子。

淳于越脸色有些难看了,就和吃了苍蝇一样。

显然,他也知道了赢玄岸的打算,摆谱,把赢玄岸的功劳一一列出来,并且还是由他亲口说出来。

赢玄岸说不过他,便打算用别的事来羞辱他。

但这件事,他却还偏偏没法拒绝。

于是,淳于越只好便秘的开口。

“九公子发明的马镫马鞍自是对大秦极好,助蒙恬将军顺利打败匈奴。”

至于说大秦不该打杀匈奴的话,大概只有脑残才能说出这句话。

无论是谁,若是反对这件事情,侮辱秦军,便是与大秦为敌。

而若是在咸阳,若是你敢堂堂正正的说大秦不该打杀匈奴人,大概下一刻便会被领到监狱中享受抽皮扒筋的待遇,还顺便看一看你心里是不是长了一颗二五仔的心。

因为匈奴,一向侵扰中原。

不是大秦要打匈奴,而是匈奴与大秦为难。

这话若是到赵地说,估计分分钟便被赵人弄得骨肉分离,连灰都顺便给你扬了。

因为赵人,最恨匈奴。

而淳于越,自是知道这个忌讳,也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只好顺着赢玄岸的话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