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辩论
书名:大秦:我为首辅,当镇杀一切叛逆 分类:历史 作者:九月的花旗 更新时间:2025-03-16 09:57:09
“姜兄既身为道家之人,不知对当今七国纷争有何看法?”
燕丹问。
姜煜宸咀嚼着口中的鱼肉,看向燕丹,心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前世网上对她的评价:秦时第一负心汉!
在得知焱妃的真实身份后,抛妻弃子,枉费了焱妃一片痴心。
也不知,他现在和焱妃相识了没有?
等会儿试探一下。
姜煜宸心中暗自思索着,表面上装作一副思考的样子,沉吟片刻道: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然而,当今乱世,七国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若一味无为,实难为上策之选。
所以燕兄此问,我道家难以回答。”
他所言并非虚假,在他看来道家无为思想,本就不适合治国理念。
一个国家,一个帝王,一个诸侯,万千之众,怎可能人人做到无欲无求、不争不抢?
道家所追求的太过于理想,他认为,道家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教化民众,如佛家那般。
世间多一个无为之人,那么世间就少一分纷争。
燕丹皱了皱眉,显然并不满意姜煜宸回答。
反倒是一旁的丽姬敏锐的捕捉到,姜煜宸言语之间的漏洞,问道:“姜兄所言,道家难以回答。
那姜兄自己呢?”
姜煜宸有些诧异,着实没想到自己所言还有这一层意思,讪笑道:
“丽姬姑娘当真心思缜密。”
经过丽姬提醒,燕丹和荆轲也反应过来,一同看向姜煜宸。
在三人的注视下,姜煜宸缓缓道:
“抛开道家理念,以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上古时期炎黄二帝联合各部,开创华夏文明,是为合。
夏朝末年,诸侯割据,是为分。
商汤灭夏,一统天下,是为合。
商纣暴政,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是为合。
周朝末年,诸侯争霸,七国纷争,是为分。
如今天下乱世已有七百余年,也该轮到统一的时候了。”
此番长篇大论,听得燕丹三人一愣一愣的,话音落下,竟得到了短暂的沉默。
最终,还是燕丹率先回过神来,道:
“姜兄的高知灼见,丹佩服不已,只是心中有一疑惑,还请姜兄解答。”
姜煜宸颔首示意,请问。
燕丹道:“姜兄所料天下必将一统,不知姜兄以为,哪一国有此实力?”
问完,姜煜宸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反问,好奇他怎会问出这个问题。
你心里不清楚?
这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吗?
七国之中除了秦国,其他六国都在走下坡路,甚至已经有国家抵达山脚,这种情况下,还问是哪国?
“自然是秦国。”
姜煜宸吐槽归吐槽,礼仪不能丢,还是回答了燕丹的这个无脑问题。
燕丹闻言,神色异样,略显凝重,沉声道:
“秦国确实强大,但若让其一统天下,恐怕其他六国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姜煜宸摇了摇头,无奈道:
“难道天下大乱,七国纷争不断,六国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燕丹被姜煜宸的反问噎了一下,眉头紧皱,沉吟片刻道:
“姜兄此言差矣,秦国暴政闻名天下,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虽国力大增,但其法度严苛,百姓苦不堪言。
若让秦国一统天下,六国百姓岂能有好日子?
反观六国,虽各有弊端,但亦有仁政之举,若能联合抗秦,未必不能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
此言,险些把姜煜宸逗笑,但出于礼仪依旧认真回答:
“燕兄所言,六国仁政之举,究竟何在?
齐国虽富,但其君主昏庸,权臣当道;楚国地大物博,却内斗不断,国力日渐衰弱;燕国.............”
说到燕国,他停顿了一下,用比较委婉的话语代理了心中原本所想:
“燕国虽有小国寡民之治,但地处偏远,难以影响天下大局;韩、赵、魏三国,更是内忧外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如此六国,难道真要以死相拼吗?”
燕丹一时语塞,显然被姜煜宸的话击中要害:
“即便如此,秦国暴政亦不可取。
姜兄难道忍心见天下苍生受苦?”
姜煜宸叹了口气,不想与燕丹再做纠缠,道:“天下大势,非一人之力可逆。
我忍心与否不重要。
你甘心与否也同样不重要。”
燕丹闻言,脸色愈发凝重,显然心中仍有不甘。
正当他想在辩时,一旁的荆轲忽然开口,道:
“两位何必为此争执不休?天下大势非一日可辩的清楚,大好时光,不如暂且放下这些纷争,共饮一杯?”
荆轲的话打破了僵局,燕丹和姜煜宸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道:
“荆兄所言极是,是丹过于执着了。”
此时的荆轲还未拜入燕国朝堂,所以身为燕国太子的燕丹,也不好有太大的架子。
姜煜宸早就不想与燕丹继续争执,点了点头,接过酒杯浅喝一口道:
“没想到............荆兄还是个爱酒之人,竟时刻带着上品佳酿。”
荆轲哈哈一笑,举杯对着升至半空的月亮,晃了晃道:
“哈哈,人生在世,繁华落尽,唯有美酒和美人不可辜负。”
“荆兄豁达!”
姜煜宸附和一笑。
而一旁的丽姬听后,脸色突然一沉,伸手一把薅住荆轲的耳朵,“师兄,说什么?美酒与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师妹你听错了!”
姜煜宸见状,不禁会心一笑。
“再次心疼政哥一秒钟。”
嬉笑过后,他也不忘此前心中所问,扭头看向燕丹,好似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燕兄,可有遇到阴阳家之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