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六章 辞别

书名:刀皇传 分类:仙侠 作者:晋城龙牙 更新时间:2025-02-14 14:39:18

换源:
 

  翌日,一封去过酒楼便来到书庐,今日并无学生上学,应该是在修沐,一封迈入屋内,四处张望寻找先生身影。

霎时,一根细长藤条从斜侧抽来,抽在一封左腿。

一封吃痛,左腿一软险些跪下。

这时,先生手握藤条从旁侧走来,身旁跟着位富家公子讪讪跟在一侧。

先生闷声道:“痴儿跪下。”

一封心中略有不爽,但思虑片刻还是遵从跪下。

先生朗声道:“圣人在上,弟子愚钝,今尊圣人教化,推儒学于天下,收一封于门下,自此教他圣人仁德,先贤教诲。”

言罢,对着东方三拜。

一封错愕,呆愣原地。一旁的刘少爷踢了一封一角,用下巴指指杨训,说到:“还不赶紧拜师?”

一封恍然大悟,激动万分立马朝杨训磕头拜谢:“谢师傅,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杨训扶起一封说到:“我常行走于江湖,不拘泥于这些小节。你既拜我门下,你自当勤奋学习,尊崇圣人教诲。”

一封揉揉眼睛答道:“师傅说的是,一封定当努力”。

杨训点点头,将一身青衫递给一封,说到:“我知道你身无钱财,这件衣物赠与你,往后来学庐学习,旁人也会知道你是学庐弟子。”

杨训看着一封接过青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转身走向书案,取出一卷《论语》:“今日起,你每日抄写此卷,不仅要记其字,更要明其理。“

一封恭敬接过,却在低头时瞥见书案一角压着半张残破的状纸,隐约可见“血案“二字。他心头一紧,手指微微发颤。

春去秋来,杨训日日教导一封诵读圣贤书。每当一封眼中闪过戾气,杨训便让他抄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当他握笔的手因愤怒而颤抖,杨训便让他临摹“仁者爱人“。

半年后的一个雨夜,一封收到白夜遣人传来的消息,青龙宗宗主招募在即,与此同时还为一封送来一把刀。

雨点敲打着窗棂,一封摩挲着这把新得的刀。刀身狭长,刃口泛着幽幽青光,刀柄上缠着细密的黑线线,握在手中竟有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他轻轻挥动,刀刃划破雨幕,发出细微的嗡鸣。

“青龙宗...“一封低声呢喃。

白夜送来的信上说,三日后便是青龙宗招募之日。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名字,如今却近在咫尺。

他站起身,刀光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弧线。没有生疏,没有不适,这把刀仿佛就是他手臂的延伸。

那些年在破庙中对着木柱挥棍的记忆,那些偷看天刀比武时记下的招式,此刻都化作了肌肉的本能。

雨越下越大,一封却提着刀走进了雨中。刀光与闪电交织,他的身影在雨幕中忽隐忽现。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躲在破庙里偷练的少年,也不再是书院里循规蹈矩的弟子。

刀势越来越快,雨水被刀锋劈开,形成一片真空。一封忽然明白,为什么师傅总说“刀可以伤人,也可以救人“。这把刀,既是他复仇的工具,也是他寻找真相的钥匙。

雨停,一封再次来到这半年来如同家一般的书庐。

一封跪在杨训面前:“师傅,弟子要走了。“

杨训放下手中茶盏,凝视着这个自己苦心教导半年的弟子:“为何?“

“弟子...要去寻一个人。“

“寻人?“杨训起身,袖中滑落一封写满血字的信笺,“是寻仇吧?“

一封猛地抬头,眼中杀意毕露。杨训叹息一声,从书架上取下一叠宣纸,每一张都写满“恕“字。

“这半年来,你抄写圣贤书时,总会在'仇'字上留下深深的墨痕。“杨训展开其中一张,“为师以为,时间能化解你心中的仇恨...“

“师傅!“一封突然打断,“您无需多言,这仇,我非报不可!“

杨训望着窗外乌云,仿佛又看见当年少年跪在面前。他轻声道:“你可知,我为何收你为徒?“

一封愣住。

“因为在当日那二人比试,我亦在现场。可惜无力阻止那场悲剧。“杨训转身,眼中竟有泪光,“我用了二十年才明白,仇恨只会让人变成自己最憎恶的模样。我不希望你走上一条不归路。放下吧。“

一封沉默。

杨训的声音突然转冷,“打败我,你才能离开。“

一封怔住,手中的包袱啪嗒落地。他抬头望去,只见杨训已立于院中,一袭青衫无风自动,手中长剑泛着冷光。江湖人称“书生剑“的杨训,此刻眼中再无半分温润。

“师傅...“一封后退半步,“弟子不敢。“

“不敢?“杨训剑尖轻挑,一封包袱中的衣物四散纷飞,“你日日偷练天刀,不就是为了这一天?“

一封瞳孔骤缩。原来师傅早就知道,那些深夜在后院的挥刀,那些对着木桩的劈砍,都逃不过师傅的眼睛。

“拔刀。“杨训剑势已起,剑尖划出一道银弧。

一封的手按在刀柄上,却迟迟未动。这半年来,师傅教他读书写字,为他缝补衣衫,甚至在他发烧时彻夜守候...那些画面在脑海中闪回,握刀的手竟有些发抖。

“犹豫就会败北。“杨训的声音突然逼近,剑光已至面门。

一封本能地挥刀格挡,金铁相击之声震得他虎口发麻。这一击让他明白,师傅是认真的。

“天刀讲究一往无前,你这样的心性,如何练得成?“杨训的剑势如疾风骤雨,逼得一封连连后退。

一封被逼到墙角,背后是冰冷的墙壁,面前是师傅凌厉的剑光。忽然,他想起那日的血雨,想起娘亲临终前的眼神...

“啊!“一声怒吼,一封的刀势陡然一变。原本生涩的招式突然流畅起来,刀光如匹练般倾泻而出。这一刀,带着半年来压抑的仇恨,带着对命运的不甘,带着...对师傅的愧疚。

杨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手中长剑划出完美弧线,与刀光相撞。

“铛!“

长剑震颤不止。杨训的衣袖被划破一道口子,却毫发无伤。他负手而立,轻声道:“这一刀,够资格闯荡江湖了。“

一封这才惊醒,慌忙跪地:“师傅,弟子...“

“去吧。“杨训转身,声音有些沙哑,“记住,刀可以伤人,也可以救人。你的路,自己选。“

月光下,一封重重磕了三个响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杨训望着那棵被长剑贯穿的老树,喃喃自语:“这一刀...终究还是带着仇恨啊。“说着走回屋内,对着圣人画像虔诚跪拜。

破败的天王庙内,月光从残破的屋顶漏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封站在庙中央,望着那尊早已褪色的天王像,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年前。

那时他还是个浑身是伤的少年,蜷缩在神像后的草堆里。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对着庙中的木柱挥棍,直到双手血肉模糊。没有刀谱,没有师父,只有记忆中零碎的刀法片段——那是他躲在街角,偷看天刀与人比武时记下的招式。

“咚——“

一声闷响将一封拉回现实。他低头看去,一根布满裂痕的木棍滚落脚边。这是他的第一把“刀“,棍身上还留着当年练功时留下的血迹。

拾起木棍,一封忽然心有所感。他缓缓摆出起手式,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零碎的记忆:天刀与人交手时的一个转身,一次劈砍,一个格挡...这些片段在他脑海中不断重组,渐渐连成一套完整的刀法。

木棍挥出的瞬间,一封感觉体内有一股热流奔涌。这一击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着这些年所有的酸甜苦辣——有娘亲惨死的悲痛,有流浪时的绝望,有练功时的坚持,更有...师傅教导时的温暖。

“轰!“

木棍还未触及墙壁,一股无形的气劲已席卷而出。年久失修的庙墙轰然倒塌,瓦砾纷飞中,天王像却纹丝不动。月光倾泻而下,照亮了神像慈悲的面容。

一封呆立原地,木棍脱手落地。他这才明白,自己这些年凭着零碎记忆摸索出的刀法,竟在不知不觉间融会贯通。没有固定的招式,没有刻板的套路,有的只是对刀的理解,对武的感悟。

这时,青龙神功的卷轴滚落至脚旁,一封这才想起来当年这套功法因自己不识字被扔在了角落。

这半年来自己跟随老师学习识字念书,想来自己也可以开始尝试去修炼这门功法了。

一封攥紧功法,目露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