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上有旨,只有传召才能入殿!
书名:大明永乐: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分类:历史 作者:邹爱香 更新时间:2025-04-10 12:37:04
朱高隧隐约感知到,朱高煦似乎正在策划一个极其可怕的阴谋计划。
而且这个计划较之过往所有谋划更甚,简直到了肆意妄为的地步。
这使得朱高隧内心充满了担忧与恐惧。
他仅希望平安做他的王爷,并不想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然而,若是选择沉默不语瞒着朱棣,事败之后定会被认定首鼠两端、坐视不理之罪。
太祖年代宰相李善长因知晓蓝玉造反之事后秘而不宣,最终惨遭株连九族之祸。
即便自身不会落至这般境地,但也难逃革职罢官,放逐边疆的惩罚。
但如果选择告知朱棣实情,而万一汉王最终成功了,自己的结局只会更为凄惨!
“着实棘手啊。”
朱高隧眉头深锁,毫无解决之策。
他猛然想起一个人来。"嘿,对了!我把这事告诉老四怎么样?”
“老二不是说老四深藏不露嘛,若真是这样,老四知晓此事,必然会上阵相助!到时候我也好分得一份功劳啊。”
“若是瞎扯淡的,我就直接撇清关系,反正爹也不会拿老四这个毛头小子怎么样。”
“嗯,就这么决定吧!”
......
太子府邸内。"吱吱——”
内室中传来阵阵蟋蟀的叫声。
朱瞻基跷着二郎腿坐在桌前,以一根细细的狗尾巴草逗弄着木匣里那只斗蟋。
太子妃张氏看着他那模样,满面忧虑地上前道:“孩子呀,你就别只顾着玩蟋蟀啦,要不要出去转转?”
“你爷爷不是让你找个伴儿吗?兴许一出门就碰见了呢?”
朱瞻基叼着根狗尾巴草懒散地回道:“娘,这种事全靠缘分,我心里感觉这缘分还没到哩。”
张氏急得跺脚道:“没到还不出去找么?”
“整日待屋里和蟋蟀玩闹,难道指望缘分送上门不成?”
这时,太子朱高炽怀里抱着一只通体白毛的小狗走了进来。
见状笑道:“我说你呀,何必多愁多虑的,随他自己折腾呗,愿玩什么玩去好了。”
张氏皱眉斥道:“我还能不管?我是他的娘我可就得管,瞧你也是成天抱着狗崽子过日子,一点正形也没有,儿子都被你带坏啦。”
朱高炽无奈地道:“这才怪到我这儿来了……”
由此朱瞻基推测,戴着银色面具的女孩应该就是罗网的一员。
然而他对这个组织知之甚少。
而且听朱高炽所讲,罗网是一个非常巨大且可怕的力量,即便是官府和锦衣卫都难以撼动分毫。
他想深入探查有关罗网的情况,无疑比登天还要困难。
朱瞻基苦笑摇头,“朱瞻基呀朱瞻基,你堂堂大明太孙竟这般没用。”
“昔日还口出狂言说什么没有要不来的女人。”
“如今呢?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道。”
“莫再痴想了,乖乖回家养好你的伤罢……”
……
入夜时分。
一抹朱红大门悄然敞开一丝缝,一道身披黑色夜行装的人影闪身而出。
不远处,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早已在此候着。
那黑影敏捷地跃上马车,彼此无须言语招呼,车夫便扬起马鞭一路奔向西方而去。
马车迂回穿梭,在城里的大小街巷绕过了十余个拐弯,最后停驻在一处极为隐蔽的宅院之中。
庭院之内孤零零矗立着一栋房舍,从外瞧去漆黑无光。
一名身穿黑衣之人提着盏油灯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里面空寂无人。
他毫不停歇径直往里走去,又接连转过了四五道弯才驻足在一处暗门之前。
黑衣人伸出右手按下了暗门旁侧的独特机关,然后缓缓拉开了这扇暗门。
一阵明亮的灯火从中泄漏出来。
四个同样装扮成黑衣人的身影正在室内。
看见此人踏入,他们齐齐站起身来。"王爷,您到了。”
当黑衣人跨入门中,在光明的照耀下显露出了真实的面庞。
那不是汉王朱高煦又会是谁呢?
朱高煦唇角微微扬起,“没有人盯梢吧?”
四个人之中身材最高壮的男人哈哈一笑,“王爷真是爱开玩笑了,俺范重雷办的事还有让您操心的时候吗?”
“要真有人跟随监视,我早把他的脑袋切下来做您的酒席添菜了!”
顿时房间里响起一片笑声。
这时候若是有外人在场听到这些话一定会震惊不已。
因为这位说话的范重雷正是太原府的大将,手中掌握五万劲旅坐镇一方。
更不用说,另外几个也不是简单人物。
左边那个留着山羊胡、眼睛狭长得像只老鼠的男人便是开封府大将赵四海,麾下有三万精兵听其调遣。
至于剩下的两个人,则分别是济南府的大将宋蒲以及北平府的副将严和。
这些人全都是北方出身且身居高位握有军权的武将。
赵四海抚了抚山羊胡须:“王爷,此次召唤我们前来是不是碰上了什么麻烦?”
朱高煦点头回应:“确实有一件棘手的事情。”
范重雷急道:“王爷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咱们可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兄弟们啊。”
“只要您一声令下,无论上刀山下火海,我范重雷都绝不会有任何退缩!”
其他几人也纷纷响应,“王爷,请快些告诉我们是什么事情吧!”
他们是朱高煦曾经带过的老部属,并一起经历过诸多南征北战的艰苦战斗。
建文靖难成功建立国家后,永乐帝封朱高煦为王并拥有相应的权力。
于是通过这种关系朱高煦安排让这几个人成了各地的重要将领。
因此当知道朱高煦遇到困难时,这些人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协助。
朱高煦背对着大家,声音严肃而低沉:“此事干系重大,一旦行动失败……后果我想大家都明白自己承担不起。”
一言既出,屋内的四位瞬间面面相觑,气氛骤然凝滞。
赵四海艰难地咽了口口水试探性地发问:“王爷您是要……”
朱高煦再次郑重地点了下头:“我要夺取皇位。”
哗啦!
一瞬间所有的人都感觉喉咙被掐住了一般。
脑海里的反应都是同一个惊人的词语:
谋反篡权!
难怪朱高煦刚才说了那样的警告话语。
若此计划失败的话等待着他们的结果必然是满门抄斩全家遭殃的命运呀。
短暂静默后赵四海突然单膝跪地,抱拳表示忠心:“赵四海甘愿助王爷成就霸业!”
紧随其后的便是宋蒲与严和两人也相继效忠行礼。"宋蒲亦愿意追随王爷成就大事业。”
“严和愿意倾尽全力辅助王爷登上帝位之巅峰!”
范重雷略一犹豫,也马上跪倒在地,“范重雷甘为王爷马前卒共闯这千险之地。”
这般举动其实源于他们心照不宣的认知——如若不表忠贞态度,恐怕今日便难以安然离去了......
朱高煦脸上绽放出了满意的笑容,亲自扶起了四人中的每一个。"你们莫要害怕,事情完成后各位必将成为本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我还会封你们为异姓王爷,共享本王所坐拥的江山荣光。”
听完这句充满许诺的话语之后,原本还在思索利害得失的所有人心中皆升腾起来无限向往之火。
成为王爷?何等殊荣!要知道自从明朝创建以来至今唯有中山王徐达死后获得了这样的追谥荣誉罢了。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这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篡夺皇位这类大逆之举动必然伴随着不可预料的结果与重重险境横亘于前行的路上。
赵四海忐忑又迫切地继续追问下去。"王爷不知对于接下来如何行事已经有了怎样的筹谋
朱高煦哈哈一笑,说道:“你们别太紧张,这次我有十足的把握确保一切顺利!”
“明晚,皇上将宴请各国使节,而我已经在宴会中安排好了可靠的人员。”
“接下来,你们只需要……”
……
次日清晨。
天刚亮,朱家四兄弟就被朱棣唤了过去。
养心殿内,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人都恭恭敬敬地站着,神色肃然。
唯有朱高焱慢悠悠地走来,一脸迷迷糊糊的模样,仿佛还没睡醒。
这也不奇怪,平日里他既不用上早朝,也不读书学习,哪有过这样的早起经历?此刻,他的脑海里还是一团浆糊,恍惚间看到前面似乎有一张床,便径直走了过去。"唉,老四!……”
朱高炽正要阻止,却见朱高焱一个箭步冲上去,直接扑到了龙床上,还不忘顺手拉过被子盖上。
其他三位兄长对视一眼,一时有些无语。
就在这时,殿门响动,朱棣已经穿戴整齐从偏殿走出来。
朱高炽三人连忙躬身行礼:“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朕也安康。”
朱棣环视一周,略带疑问地问道,“老四呢?怎么没到?”
三人一时哑口无言,随后齐刷刷地举起手指向龙床。
朱棣顺着他们的手势望去,只见龙床上一团缩得紧紧的被子,像个小肉包子一般。
露出的小脑袋正是朱高焱,此刻还在酣睡。
朱棣忍不住大笑出声:“哈哈……这也难怪他,罢了,让他多睡会儿吧。”
朱高炽三人听着这话,心中不由泛起酸楚:我们起个大早站得规规矩矩难道就不辛苦?朱高焱倒好,舒舒服服地在那睡觉。
老爷子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偏心呀!
朱棣双手抱于胸前,转向他们三人道:“今日朕要接待外国使节,在这里待一天。
至于你们,按昨天分配的任务各忙各的去吧。”
他看向朱高炽:“老大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朱高炽回禀道:“父亲,宴会场地已经布置完毕,御膳房正在抓紧时间备菜。”
又看向朱高煦:“老二,你的进展怎样?”
朱高煦应道:“父亲,一切顺利,各国使节已安置妥当——不,是在西院而非东院。”
朱棣瞪了他一眼,再望向朱高燧:“那老三呢?”
“父亲,我这边也没有问题。”
朱棣点点头满意地道:“行,今晚之前千万不能出差错,不然小心朕饶不了你们。
都退下吧!”
三人闻言,急忙点头哈腰溜出门外。
此时太监小鼻涕靠近低声说道:“陛下,西岚**和西岚国公主已经抵达宣华殿。”
朱棣皱了皱眉,隐约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却又想不起究竟是什么,于是径直朝宣华殿走去。
而养心殿里,只有朱高焱仍然安安静静地躺在龙床上呼呼大睡。
……
宣华殿内。
随着朱棣步入大殿,在郑和的陪伴下举目一瞧,当即看到了两名来访者。
一位是中年男性,典型的西方面孔,连鬓胡须、金发卷曲,相较中原人来说显得略微粗犷豪放。
不过其气质沉稳端庄,举止间不卑不亢。
更引人瞩目的则是另一名随行人物。
一个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的模样,唇若点樱、齿如编贝,美貌动人,俨然是颗未经雕琢但潜力无穷的明珠。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她那双眼眸,在修长眉毛的衬托下犹如两颗璀璨的宝石,晶莹透亮且充满神采。
这一双眼睛不仅赋予她几分灵动活泼,更是让整个殿堂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光明。"西岚国拜见大明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福!”
两人叩首行礼。
朱棣手持权杖,微微颔首道:“朕亦安康。
西岚**,这是你首次来到大明吧。”
那位金发男子满脸激动地说:“西岚刚立国不久,乃是重伽罗的属国。
幸得大明赐予神药治好了我国王后之疾,我们对贵国有着说不尽的感激之情!如今能够踏足神州大地,并亲
朱棣与郑和微微一笑,心中对西岚国的认可感到欣慰。
这一切离不开朱高焱的功劳。
...
乾清宫门外,两名体态略显矮胖的男子走到宫殿前,被侍卫挡住了去路。"停!你们是什么人?”
侍卫问道。
一名留着八字胡须的男子连忙答道:“大人,我们是阿丹国的使者,特来拜见大皇帝。”
侍卫稍加思量后礼貌回应:“皇上现在正与西岚国使臣会面,请两位稍等片刻。”
“大人,烦请转告大皇帝,我们有要事商议。”
“这是不可能的。
皇上有旨,只有传召才能入殿!”
侍卫态度愈发坚定。
两位使节互相看了看,无奈地退了下来。
走远之后,八字胡男子担忧道:“哎呀,这该怎么办才好?”
另一位则道:“要是赶不上见大皇帝,恐怕陈湘很快就来了。”
“我们要赶在她前面,把陈天平作死的理由说出来。”
“要是被陈湘抢先一步,我们谋害陈天平、篡夺政权的事就全暴露了!”
对方提议道:“那我们在皇宫正门等候吧?这样可以拦截陈湘。”
“没错,一人守住陈湘,另一人进宫求见大皇帝,就不会给她告状的机会了。”
商定之后,两人便朝正门方向走去。
途经养心殿时,他们无意间看到殿内似乎有人。"咦?那是……”
两人悄悄望去,只见一座富丽的殿堂之中,一位小小身影慵懒伸了个腰。
男孩长得俊俏非凡,穿着华丽,年纪虽小,却散发着一股贵气逼人的气质。
八字胡惊愕地说:“这是谁呀?为何会在皇帝寝宫里?”
另一个兴奋地说道:“你还真是个呆子,难道外人能在皇帝床上坐着吗?”
“这肯定就是大明皇帝无疑!”
八字胡疑惑,“但听人说大明皇帝是个长者啊,这个可是小孩子。”
“你不了解,中原的文化有少年天子的说法,小孩子当皇帝很常见。”
“现在好不容易见到大明皇帝了,快进去,一会儿陈湘就来了。”
“没错没错!”
...
养心殿里,补了一觉的朱高焱正悠然伸展身体,这时突然听见门外嘈杂声响起。
朱高焱皱眉问:“外面在闹什么?”
小太监忙说道:“殿下,有两名外国人想要闯进来呢。”
“是我怕他们吵到殿下休息,就将他们驱逐出去了。”
“外国人?”
朱高焱眉毛轻轻一挑。
在这个异世界这么多年,他确实没怎么跟大明之外的人有过接触。
再加上祖父昨日特意交代他迎接外宾之事,所以朱高焱觉得有必要会见一下。"带他们进来吧。”
小太监愣了一下,“啊?”
朱高焱有些不耐烦地呵斥道:“你啊什么啊,我的话你敢不听?还想不想继续干下去?”
小太监身子一颤,急忙回答:“是是,奴才这就去……”
小太监满心委屈,要知道这养心殿可是皇帝的寝宫,平时只接待一些亲近大臣而已。
若是传扬开去说他竟在这里让王爷接见外国使者,他怕是要掉脑袋。
然而另一边他又不能得罪这个小王爷,否则若是朱棣知道了,下场比死还难受。
衡量利弊后,小太监选择了痛快赴死之路。
朱高焱安然坐在龙塌上,两位阿丹国使节随即被引入殿内。
他们一眼看见朱高焱便不由分说地双膝跪地。"阿丹国使节叩见大明大皇帝!愿大皇帝万寿无疆!”
朱高焱愣住。
咦?说的是我吗?
哦,原来把我当成了皇帝啊。
朱高焱嘴角微微扬起,模仿着朱棣的样子大声说道:“朕安好!”
两人相视一笑。
这果然是人们常说的大明皇帝啊。
要不然谁敢自称“朕”
呢?
八字胡男子作揖道:“我叫阿丹*宋史鲁,他是我弟弟宋青山。”
“为了感谢大明送给阿丹国珍贵的瓷器,我们特意给伟大的皇帝陛下带来贺礼。”
“这里有上好的珍珠二十颗,金盏花九朵,还有......”
“且慢!”
朱高焱打断了宋史鲁的话,皱着眉头说:“我记得阿丹国使者不是姓陈吗?”
他昨天特别留意了一下使者的名单,只有名叫陈湘的女性来自阿丹国,这让他印象特别深刻。
宋史鲁神色慌乱了一下,赶紧说:“大皇帝陛下,陈湘使者已经被废除资格,我们才是真正的阿丹国使者。”
因为两人的解释过于笨拙,朱高焱更加怀疑起来。
突然,朱高焱下令道:“来人!把他们押下!”
“哒哒哒!”
外面的侍卫听令,立刻进入大殿。
太监和宫女们都被吓坏了。
王爷居然要把外国使者抓起来?!
“大皇帝陛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宋史鲁二人吓得腿都软了。
但是那些侍卫可不管这些,他们只听从皇帝和王爷的命令。
朱高焱让他们抓捕后,士兵直接将二人按倒在地。
朱高焱冷哼了一声:“派人去迎宾院,请马上带陈湘过来。”
侍卫行礼回应:“遵命!”
太监、宫女们都面如土色。
这回可闯了大祸了!
另一边在宣华殿里...
“能与强大的大明建立友好关系,是西岚的荣耀……”
“好了,”
朱棣微笑着中断了西岚特使的话语,“无需多礼,大明向来以礼待人。”
“只要西岚愿意与大明结盟,大明绝不会亏待你们这样的友邦。”
“反之,若有人胆敢挑战大明权威,那火炮舰队也绝不容忍。”
西岚使者喘息一凝,这位身形魁梧、将近1米8的人瞬间对朱棣心生敬畏,变得更加恭敬谨慎了。
其实让这些周边国家顺服,并不比管理国内事务更复杂。
对他们来说——疆域广阔,军力雄厚的大明就是神仙国度。
只需给予一点好处或是一句空话承诺,在他们眼中都是极为喜悦之事。
相反如果被表现出一点点敌意,这可能意味着毁灭性的后果来临。
然而在这次会谈期间,朱棣发现这位西岚代表身边的女孩子,神情始终保持淡然,并无多大的变化。
尽管面对朱棣的压迫气息,这女孩只是表现得很有礼貌却毫无惧色。
要知道,就算是本国的重要官员见到了朱棣这个威严的帝王也都有所畏缩。
朱棣好奇地问道:“这位西岚首领,那是你的女儿?”
西岚代表回答道:“她是我的独生女卡捷琳娜。”
“卡捷琳娜……”
朱棣低声重复这个名字,接着笑道:“小姑娘,你很优秀嘛。”
此时卡捷琳娜一直保持安静非常有礼,
直到被询问到才抬头直视朱棣开口道:“感谢大皇帝陛下的称赞。”
“在卡捷琳娜眼中,您是最杰出的人。”
她的声音充满力量却又从容自然。
这让朱棣对她更是充满了兴趣。
郑和近前启奏:“陛下,卡捷琳娜公主智识超群,风姿卓越。”
他又补充道:“西岚国**母后抱恙期间,皆是卡捷琳娜公主协助**主上理政,井然有序。”
“当沙俄进犯西岚时,亦是卡捷琳娜公主巧设计策,成功驱敌。”
“微臣初至西岚之际,也是因公主预先签发通关文牒,方得以通行无阻。”
此言一出,朱棣心下颇感意外。
他未曾料到眼前这位少女竟有如此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