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剑
书名:大明江山梦 分类:仙侠 作者:江湖寻梦 更新时间:2025-05-20 13:11:15
马和本是云南人,明军平定云南之时,马和方才十来岁,失手被俘,本要杀头,幸得燕王朱棣救下,从此便跟随了燕王。此次靖难,马和以一套神奇剑法屡次在战阵中救下朱棣,立有大功,已为燕王心腹。
汪藏海精通风水阴阳,机关建筑之学,是朱棣亲笔书信,多次派遣近身侍卫上门请来相助,也深受燕王器重。
当下马汪二人看见道衍,忙上前见礼,说道:“大师一夜辛苦,燕王担心大师安危,特派我二人前来接应。”
道衍双手合十说道:“多谢燕王挂怀,多谢二位劳心。”
何中尧见那马和年纪轻轻,不过而立之年,面目白皙,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那汪藏海也不过四十左右,虽然面目威严,也不信他的武功会比道衍更高。刚刚七人还有许多精妙剑法尚未使出,如果用尽全力,配合昆仑剑阵,未必不能打倒道衍和尚。
他们三个视自己七人有如无物,竟在那里行起礼来,当下气愤喝道:“别再这里磨磨蹭蹭了,待打倒我们七人再叙礼也还不迟。你们三个是分开上还是一起上,不管几人我们兄弟七人都是同生共死。”
汪藏海笑着对马和说道:“听闻马兄新练成了一套剑法,威力奇大,神奇无比,多次相救燕王,立下大功,今日就劳烦马兄出手,让道衍大师和兄弟开开眼界如何。”
他虽然现在在燕王手下做事,但在江湖上逍遥惯了,还是喜欢用江湖口吻说话。
马和抱拳说道:“不敢,兄弟初窥门径,贻笑大方,不足之处还请大师与汪兄多多指教。”
何中尧却早已按耐不住,他知道拖得时间越久越对己方不利,只把希望寄托在七人钻研多年的剑阵上,希望凭借此阵打败三人。
适才和道衍打斗,还未来得及布阵,马汪二人便来到了大殿,喝住了打斗。当下七人站定了方位,摆好阵势,何中尧说道:“马和,你来破阵吧。”
马和见七人站位精妙,隐含五行相克变化,阵中暗藏杀招,心想:“不知我这剑法能否破此剑阵。”
当下更不多言,抽出长剑,跃入阵中,滴溜溜转个圈子,一招紫气东来划了一圈,剑尖颤动,如长舌吐信,不知刺向何处,竟向七人每人递了一招。
汪藏海忍不住叫道:“一剑破七星,果然好剑法。”
道衍也忍不住点头道:“攻敌之不得不防,的确精妙。”
何中尧七人脚下迅速移动方位,变换阵势,四柄长剑一齐架住马和长剑,剩余三柄却是分别刺向马和右胁,后背,和左肩。
道衍又忍不住点头道:“有攻有守,好阵法。”
马和不等第一招使老,便撤回长剑,右手划个圈子,剑身在背后一甩,便封住了攻向自己背后的三剑。同时左手疾速点向自己正面的四人,寻隙破敌。
何中尧等人又各变换招式,前攻后击,连环不断。此时双方经过互相试探,对对方的剑招略有了解,渐渐放开了手脚,剑阵变换约来越快,七人的剑法也越来越熟。
可是七人虽快,马和却更快,只见他长剑连连闪动,在七人围攻之下攻守兼备,足不点地般在阵中攻守进退。犹如一缕青烟带动阵法来回移动。
汪藏海和道衍都对高深的武学极为痴迷,马和的剑法只看得两人目眩神驰。
汪藏海对道衍说道:“大师你觉得马和的剑法能否破的了这个剑阵?”
道衍一边看着阵中的比斗,一边说道:这个剑阵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一人漏出破绽,其他人立即补上,七人围在一起,宛如太极一样浑然天成。最主要的是不管怎么变换阵型,七人的步法绝不会乱。马和在阵中闪转腾挪,虽然看似危险,但打斗这么久,七人的长剑却连马和的衣角也没碰上,时间久了,只要七人漏出一点破绽,此阵必破。”
汪藏海道:“不错,马和的剑招的确精妙,但是更妙的是他的步法。大师你有没有发现,他脚下的步法像是按着伏羲八卦的方位踏出,好几次明明七星的长剑将要削到马和的身躯,马和一变换步法,立刻避开了长剑,就像是双方提前商量好了表演一般。”
道衍心中凛然一惊,说道:“不错,汪兄好眼力。”
汪藏海笑笑说道:“这没什么,主要是我平时喜欢研究这些风水八卦之类的杂学,对方位敏感了些,皮毛小道不值一提。”
道衍正要说汪藏海谦逊,只听得马和一声清啸,长剑疾点何中尧右臂手肘,嘡啷一声,何中尧长剑落地。马和趁众人一愣神功夫,长剑急出。只听噼里啪啦,其余六人的长剑也拿不住,砰砰砰掉在地上。
原来何中尧右臂刚才被道衍拍了一掌,久斗之下已不太灵便,被马和瞧出破绽,寻隙进击,一举破了剑阵,胜的潇洒利落之极。
何中尧看着满地长剑,一言不发。过得片刻,何中尧跪下向朱允炆磕头道:“陛下恕属下无能。”
朱允炆说道:“无妨……”话未说完,何中尧已捡起地上长剑,哗的一下抹了脖子。马和道:“你何必这样,不如随我……”刚说到一半,其余六人纷纷捡起长剑自杀而亡。
道衍别过头去,不忍再看。
太监王忠眼见请来的紫禁七星也纷纷自尽,大哭道:“陛下,臣先去了。”猛的撞柱而死。朱允炆心下恻然。
马和深深叹口气,对汪藏海道:“汪大人,剩下的事你说吧。”
汪藏海点点头,对朱允炆说道:“燕王差遣我来告诉陛下,此番靖难,实是迫不得已。一是陛下削藩太过残暴,自己亲叔叔都不给留条生路。二是为了朱家的江山,燕王也是奉太祖皇帝遗命行事。事已至此,何去何从请陛下自决。”
说完手掌一翻,手中已多了一把短刀,手腕一抬,已将短刀掷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短刀,心想:“难道真的是皇爷爷留下的遗命让燕王造反?可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他虽心里已经是惊涛骇浪一般,满心不甘,却是面色如常,手里把玩着短刀强颜笑道:“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多说何益!燕王也太小气了,这大明江山都送给他了,就给朕这么一把刀让朕自杀吗?”
接着面色突变,神情凛然,厉声道:“可是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岂可刀剑加身!”
接着他双手握刀,猛的用力劈翻身旁的一盏灯笼。那灯笼里装满了油,被朱允炆劈倒,油洒满地板,灯芯点燃了油,火苗忽的一下变大,立马熊熊燃烧了起来,朱允炆站在火油里,面朝大殿上的龙椅,一动不动。
这时忽然一阵长笑从房顶上传来,接着那声音说道:“不愧是大明皇帝,虽然糊涂,骨子里却有朱家人的骄傲。”话音未落,就听喀喇一声,房顶上破了一个大洞,跃下一个人来。
那人全身蒙面,一身黑色紧身衣,跳到地上接着左手环抱,抢起朱允炆,便向门外冲去。
这变故只是一瞬间的事,道衍等三人这才反应过来,同时伸臂拦截,道衍用的是虎抓手,直抓那黑衣人胸膛,马和申指点向那人右臂,汪藏海却向朱允炆抓来。
那人呵呵一笑,提着朱允炆猛的纵起,在三人头顶向前一跃,已到大殿门口,接着左脚在门上一借力,已到了殿外广场。
道衍等三人也是极快,立马回身,如离弦之箭一般,嗖嗖嗖闪身跳到殿外,又将那人合围。
道衍站在那黑衣人面前,左手捻动佛珠,口中说道:“施主何人,武功如此高强,想必不是无名之辈,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那人道:“三位是当世英杰,都甘心为燕王驱用,燕王真乃英雄,能网络天下奇才为己所用,无怪乎能大败朝廷几十万军队。”
他声音颇为苍老,应该是位老者。语音略微模糊,显然是刻意压低嗓子说话,不想让人认出他的声音。
朱允炆在旁,听完他的说话,脸上一红。
汪藏海道:“兄台既然如此钦佩燕王,何不与我等一起为燕王效力。阁下身手敏捷,能从我们三人面前抢出人来,武功只怕高处我们三人许多,燕王求才若渴,势必重用阁下。”
那人叹道:“唉,世间之事,岂是以武功高低定论。”
转头向马和说道:“小兄弟刚才大败紫禁七星的剑法,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可是《纯阳宝鉴》里的纯阳剑法?”
马和面色一变,缓缓说道:“不错,前辈博学多闻,见识渊博,令人钦佩。在下也是初学乍练,未能窥其堂奥。”
此话一出,道衍和汪藏海吃了一惊。他俩也曾听闻这路《纯阳宝鉴》神功,传闻《纯阳宝鉴》是武学上至高无上的秘籍,乃是大理段家的不传之秘,自傅友德、沐英等大将攻破云南,最后一任大理总管失踪,这套神功也就失去了下落,没想到会落入到马和手里。
果然那黑衣人说道:“听说马兄帝原是云南人,不知是真是假。”
马和说道:“不错,在下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宝典,至于宝典来历有何渊源,在下一概不知。”
那黑衣人点点头,接着说道:“据我所知,《纯阳宝鉴》虽然是武学宝典,却是难练异常,只因这路神功中有个巨大缺陷,便是当年的创作者也未能想明白如何攻克。马兄弟天纵英才,竟然能冲破玄关,当真令人佩服。”
马和说道:“在下习练时间虽然不长,却也并未遇到什么疑难,江湖上的传闻,真真假假,多半都是渲染夸大。”
那黑衣人歪头思索,似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