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七章:去教坊司再说

书名:大明风华:二叔,你们别闹了 分类:历史 作者:就想吃饭 更新时间:2025-04-13 00:01:01

换源:
 

  汉王像是也一下子就找到了借口一样。

“就是就是,你眼里还有我吗?

换一句话来说,你眼里还有皇上吗?我是在为谁办事?

我是在为陛下办事,你怀疑我,岂不是就是怀疑陛下?”

顺驴下坡,汉王倒是也挺快的。

不过这话攻击性只能说是一般,朱瞻基笑笑准备继续开口的时候。

小鼻涕来了。

这位乃是朱棣的贴身太监,经历过了太多的风雨和波折,可以说是朱棣最为信任的人,没有之一了。

“传圣上爷口谕,着太子接旨。”

小鼻涕一来,既然如此开口,太子也自然是急忙赶了过去。

“问,圣躬安。”

“朕安,着自朕离京之日起,太子所批复之奏折,军报,一概取来,朕要查阅。钦此!”

太子自然点头。

“儿臣领旨!”

“奏折都在奏事处,我带您去!”

太子急忙开口。

然而小鼻涕则是抱歉的开口。

“太子爷,这个不敢,我们已经去了,将所有的奏折都搬走了。皇上也叮嘱了我,太子身体不好,就不劳烦您跑来跑去了。

而且皇上还叮嘱我说,在没有看完这些奏折之前,还望太子就在府上安歇几日,以备圣上随时问政。”

小鼻涕说完,也是一拱手,便立刻退了下去。

太子的脸上有些惶恐,朱瞻基倒是知道,大概率是装的。

而汉王嘛,脸上则是洋溢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喜悦的情绪。

“大哥,那既然如此,我也就先走了。”

说着,也随之离开。

太子看着两人都走了。

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诶。”

朱瞻基不免笑了笑。

“您叹个什么气,这不是让您好好儿休息几天么?

不让你整天跑来跑去的,还不好啊?”

“嗨,你知道些什么呀。”

太子不免挥了挥手。

但是随后品过来味儿了。

他看着朱瞻基。

“诶,不对啊!我都猜到了陛下想做什么?怎么你一点也不着急啊?”

朱瞻基笑了笑。

“无非就是陛下敲打一下你,多大点事儿,给你放个假不是正好,再说了,这儿不是还有我呢?

也让二叔开心开心,难得人家从外面打仗回来,还不让人开心几天了?”

太子听到这话。

不由得叹了口气。

“儿子啊,这话,我只告诉你,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说,任何人都不行,知道吗?”

“当然,儿臣,洗耳恭听?”

“你爷爷.......你爷爷经历的风浪和风波太多了,你千万不要以为,你看透了他,实际上,你爷爷的心思没有人能看透。

我不行,儿子啊,你也不行。

你.......太相信你爷爷了。”

太子说着叹了口气。

随后挥了挥手。

“算了,我怎么想着和你说这些话的,休息几天也好,到时候实在不行,咱们回顺天也不是不可以。”

太子苦笑了一下。

随后转身,朝着房间里面走去。

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给朱瞻基提了一个醒。

的确,他不能够太过于肆意妄为。

除非,他能够真正的展现出某些价值。

展现出一个,决不可替代的价值。

朱瞻基摇了摇头,看来有些事情,的确是不能够想的太简单了。

但按照当下的情况来说,朱棣的怀疑,倒也不是真的没有任何的可能。

但朱瞻基还是觉得这样的情况在朱棣的心中,只占据一个极小的部分,反而是敲打方面,应该是占据大头的。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朱瞻基觉得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还是不忍吐槽了一句。

“周公留言恐惧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妈的,人心都被你们这群古人给搞坏完了!”

说完站起身,就选择了直接出门。

“诶诶诶,你这会儿准备去哪儿啊?待会儿都吃饭了都。”太子妃看到朱瞻基向外面走去不由得开口。

“今晚饭我就不吃了啊,不用给我留了。”

朱瞻基头也没回,直接跑了出去。

他能去的地方不少。

比如:鸡鸣寺。

但是朱瞻基下意识不太喜欢去那儿见那个老和尚。

那家伙,真是人老成精了,看到那家伙的时候自己就跟什么都没穿一样。

朱瞻基有点胆寒。

不过现在还有点时间。

朱瞻基想想,要不干脆做点什么事情去。

只能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穿越者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古老的时代能够改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只不过暂时朱瞻基还没有想好从哪一个方面入手。

毕竟。

他脑子里面一样装了许多的东西。

最简单的玩意儿自然是肥皂和蒸馏酒。

这两个东西在明朝还算得上是新鲜,但实际上是早已经有了的技术。

从草木灰当中提取碳酸钾这个玩意儿不算是什么稀有技术。

和动物油脂混合之后产生肥皂也算简单,之所以没人这么干,是因为油脂珍贵。

而蒸馏酒就更不用说了。

元代那会儿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大面积的铺开。

高浓度的烈酒不一定适合他们的口味,更重要的是。

这玩意儿的真正价值在于医学。

在战场上治疗伤患才是这玩意儿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去制作蒸馏酒,坦白说朱瞻基没有多少的信心能够干的过其他人。

至于肥皂这个产业。

好吧,贵妇人能用,但产业链也就这样了,这会儿的平民百姓,可不会舍得钱去买这个东西。

毕竟人的第一要务,永远是活下来。

这会儿大明的经济流通性也不行,百姓手里都没钱。

有免费的皂角可以用,吃撑了他们过来花钱买肥皂?

所以在朱瞻基看来,搞出这个玩意儿,只能说可以勉强挣点生活费。

在农民的手中没有余钱之前。

这些消费品类的玩意儿市场都很一般。

朱瞻基需要真正的,能够改善他们民生环境的东西。

这玩意儿一方面得保证他们至少得吃饱,同时还需要保证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手上,至少得有点余钱。

这玩意儿可不好搞啊。

水泥不错。

可惜的是,水泥的烧制温度在1450℃,而遗憾的是,即便是大明朝最好的窑炉。

此刻的温度也只有1300℃,只能说遗憾离场。

但朱瞻基还真不是没有办法。

瓶窑直接建成15米高温度瞬间合格,但太过于抽象,朱瞻基直接PASS掉了。

然后思来想去。

还是算了吧,什么事先去了教坊司再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