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二章 父皇,且慢!在这之前,儿臣要弹劾一个人!

书名:大明:咱爹是老朱,嚣张点怎么了 分类:历史 作者:空灵之风 更新时间:2025-04-16 19:06:08

换源:
 

  “啊?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真不是故意的,只是最近担心母后和大侄子雄英的病情,来回奔波太劳累了,才在朝堂上没忍住,稍微眯了一会儿。”朱樉走上前解释道。

“咱不听你狡辩!你身为皇室宗亲,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家的颜面和朝廷的威严,如此肆意妄为,怎么能让人信服!”朱元璋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奉天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来人!”朱元璋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把秦王拖出去,打二十大板,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行,老朱,我刚把母后和雄英的病治好,你就这么对我。既然你不顾父子情分,那我也不客气了!”朱樉心里想着。

“父皇,且慢!在这之前,儿臣要弹劾一个人!”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朱樉,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冷冷地说:“你要弹劾谁?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这顿板子你是躲不掉了!”

“儿臣要弹劾的是凤阳钟离人朱重八,也就是洪武大帝您。您推行的藩王之策,现在看好像是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可实际上却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巨大的隐患,简直就是亡国之策!”

这话一出口,奉天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大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朱樉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恐惧。

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声惊呼,不敢相信竟然有人敢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朱元璋。

朱元璋的身体微微一震,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有愤怒,有震惊,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了,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好大的胆子!今天你要是不能给咱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别怪咱不顾父子之情!”

朱樉没有回应朱元璋,转头看向户部尚书郭桓,问道:“郭尚书,现在每年给藩王的俸禄总共是多少?”

“回秦王殿下,现在每年仅给藩王的俸禄是80万石。”郭桓回答道。

“好,父皇您把诸位皇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让他们在边疆抵御外敌,在国内拱卫中央,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先不说以后藩王权力会不会过大,就说现在俸禄的问题。

您规定每个藩王每年俸禄是5万石,现在加上我,您有16个儿子,那每年就是80万石。您还规定藩王不能做工、务农、经商,按子女数量领取俸禄。

就算算少一点,每个藩王这辈子只生10个孩子,算上自己就是160人,每年每人5万石,就是800万石。下一代144个子孙,再每人都生10个,就是1440人,那就要7000万石。

就算去掉因病、意外去世的,起码也得5000万石左右。

父皇您一向疼爱子民,经常给百姓减负免税,现在一年的税收才8000万石,可藩王就要5000万石,那官员的俸禄还发不发?宫中的开销怎么办?

各地发生自然灾害又怎么应对?到时候可就真成了全天下养‘猪’(朱)了……”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原本威严庄重的面容瞬间变得毫无血色,像白纸一样惨白。

他喃喃道:“你算得不对,这是假的!咱不过是想让子孙过得好一点,这有什么错?”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还带着一丝颤抖。

户部的官员们在朱樉报出数字的那一刻,就纷纷掏出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算着算着,他们的脸色越来越白,神情也愈发惊恐。

这时,郭桓缓缓从官员队列中走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道:“陛下,秦王殿下算得没错,而且这还是保守计算的……”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殿内炸开。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眼神里满是震惊和担忧。有的大臣难以置信地摇着头,有的则满脸惶恐。

朱元璋身形晃了晃,差点站不稳,他下意识地扶住身边的龙椅,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子孙后代精心谋划的藩王之策,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隐患。

“怎么会这样。”旁边的朱标听到朱樉报出的那一串惊人数字,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也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想,都给咱好好想!”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双眼布满血丝,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对着满朝文武大声怒吼,“这么大的问题,你们竟然一个人都没发现!尤其是户部,养你们有什么用?”

他的声音在奉天殿里回荡,震得众人耳朵生疼,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户部官员们吓得纷纷跪地,一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郭桓更是吓得脸色惨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领。他颤抖着声音说:“陛下息怒,臣等罪该万死……臣等平日里只忙着处理赋税、钱粮这些日常事务,确实忽略了藩王制度带来的长远隐患。”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跪地请罪,朝堂上一片混乱。“陛下,臣等失职,请陛下责罚!”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大殿里交织成一片惶恐的声音。

朱标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里焦急万分。他连忙上前,“扑通”一声跪在朱元璋面前,说道:“父皇,您消消气。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商量出解决办法,弥补这个制度的漏洞,而不是责罚大臣们。”

朱元璋狠狠地瞪了一眼跪地的大臣们,又看了看跪在一旁的朱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标儿说得对。都起来吧,都给咱想想办法,怎么解决藩王制度的隐患。要是想不出个好主意,咱可不会轻饶你们!”

早朝快要结束了,大臣们一个个低着头,紧闭着嘴唇,谁都不敢先打破这死一般的沉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