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失败的尝试
书名:大明:我搞军工,你说我天神下凡? 分类:历史 作者:八方通行 更新时间:2025-01-17 17:27:45
鲁木匠一辈子修房子、搭棚子,盖猪圈,就没见过这种窑。
世孙画的图纸,在他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外。
这窑既不像烧砖的,也不像烧瓦的。
奇形怪状的,像个倒扣的大碗,上头还开了几个小洞。
“世孙,这…这玩意儿真能烧出炭?”
鲁木匠拿着图纸,战战兢兢地问道,生怕自己理解错了。
做出来个四不像,惹世孙生气。
朱莲璧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放心大胆地去做,本王还能害你不成?”
鲁木匠得了世孙的保证,这才放下心来,带着几个徒弟,吭哧吭哧地干了起来。
……
与此同时,新安到邙山的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
运送煤炭的牛车走得异常艰难。
李德福愁眉苦脸地向朱莲璧禀报:
“世孙,这路太难走了,牛车经常陷进去,耽误了不少时间啊!”
朱莲璧眉头一皱,这道路问题确实是个瓶颈。
“德福啊,德福。你的精明劲呢?这新安邙山不过百里之遥,运个煤炭都如此费劲,你这脑子是榆木疙瘩做的吗?”
朱莲璧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狠狠敲在李德福头上。
李德福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小心翼翼地答道:
“世孙教训的是,奴才愚钝,奴才该死……”
朱莲璧叹了口气,指着远处正在劳作的流民说道:
“德福,你看看,你看看,这么多流民,闲着也是闲着,修路这事儿,还得孤来教你吗?”
李德福他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世孙英明!奴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些流民正好可以用来修路,既解决了运煤的难题,又能让他们有事可做,一举两得啊!”
“还不快去办!还有,从洛阳那边调,反正洛阳那边都闲着呢”
朱莲璧一甩袖子,吩咐道。
“奴才这就去!”
李德福点头哈腰地退了下去,一溜烟地跑回洛阳城。
一时间,从洛阳到新安的路也开始修建,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流民们挥汗如雨,用铁锹、锄头。
将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一点一点地修整平坦。
……
几日后,焦炭窑终于建成了。
这窑依山而建,朱莲璧特意将窑建在下风口,远离居住区。
第一批煤炭被送入窑内,点火烧制。
熊熊的火焰从通风口喷涌而出,映红了半边天。
朱莲璧站在窑口,仔细观察着窑内的情况,不时地调整通风口的大小。
张大锤抱着膀子,站在一旁,一脸的不屑。
“世孙,这黑石头真能烧出炭?俺老张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听说过这种事!”
朱莲璧没有理会他的质疑。
第一天烧制结束后,焦炭窑的温度逐渐降低。
朱莲璧命人打开窑门,一股浓烈的黑烟伴随着刺鼻的气味喷涌而出。
呛得众人连连咳嗽,眼泪直流。
“咳咳咳……这什么味儿?比茅坑还臭!”张大锤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
待浓烟散去,众人这才敢靠近窑口。
只见窑内的煤炭并没有完全变成焦炭。
只有表层一部分变成了黑色致密的物质,其余部分仍然是普通的煤炭。
“世孙,这…这是怎么回事?”
鲁木匠小心翼翼地问道。
“失败了。”
朱莲璧叹了口气,虽然早有心理准备。
但亲眼看到失败的结果,还是有些失望。
“我就说嘛,这黑石头怎么可能烧出炭来!”
张大锤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煤!”
朱莲璧没有理会他的抱怨,而是仔细观察着烧制后的煤炭和窑内的情况,分析失败的原因。
“温度不够,通风也不好。”
朱莲璧沉吟道。
“看来还得改进窑的设计。现在用的鼓风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张大锤嘟囔了一句:
“怎么也比这炭窑里用的强。就这破玩意儿?俺老张打铁用的风箱比这强百倍!吹出来的风,那叫一个猛烈,呼呼的……”
朱莲璧猛地转头,盯着张大锤,眼中精光一闪。
“张大锤,你说的风箱,带我去瞧瞧!”
朱莲璧急切的说道。
张大锤被世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说:
“哎,世孙,俺那风箱可是宝贝……”
朱莲璧一把抓住张大锤的胳膊:
“让你带我去你就带我去,怎么还吞吞吐吐的?难道还怕我偷学了你的宝贝技术不成?”
张大锤连忙摆手解释道:
“世孙,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小的只是觉得那风箱粗鄙不堪,怕污了世孙的眼。世孙若是真想看,小的这就带您去。”
朱莲璧松开手,哈哈大笑:
“张师傅,你多虑了。本王是什么身份,还会在乎这些小节?快带路吧,本王对你的宝贝风箱可是好奇得很呢!”
张大锤这才放下心来,连忙躬身说道:
“世孙请随小的来。”
张大锤的铁匠铺就在不远处,一股浓烈的铁腥味扑面而来。
铺子里乱糟糟的,铁锤、铁钳、铁块散落一地。
所谓的宝贝风箱,其实就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大木箱。
上面连着个巨大的把手。
箱子侧面则连接着通往熔炉的风管。
“世孙,您瞧好了!”
张大锤一脸得意,撸起袖子,握住把手,用力地踩踏起来。
“吭哧吭哧……”
随着张大锤的动作,风箱发出刺耳的声响。
一股强劲的风流从风管中喷涌而出。
吹得炉火呼呼作响,原本暗红色的火苗瞬间变得明亮起来。
朱莲璧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风箱的运作,心中豁然开朗。
这风箱虽然结构不算很复杂。
但相比之下,焦炭窑的鼓风设备就显得简陋得多。
仅仅依靠自然风力,风量根本不够,难怪烧不出合格的焦炭。
“张大锤,你这风箱,妙啊!”
朱莲璧忍不住赞叹道。
张大锤一听世孙夸奖,顿时得意洋洋:
“那是当然,俺老张这手艺,那可是祖传的!这风箱,俺爹用了三十年,俺又用了二十年,经久耐用,吹出来的风,那叫一个……”
“行了行了,别吹了,这东西能多做几个吗?用在窑上,温度应该能更高”
朱莲璧打断了他,
“世孙,这东西小的天天用,可不会做啊!俺爹留下的,小的也没拆开看过,哪儿知道里面啥玩意儿……”
张大锤挠了挠头,一脸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