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前往安民厂
书名:大明:我的死士有亿点多 分类:历史 作者:科学的三段... 更新时间:2024-06-15 19:51:43
话分两头。
收拾完战场后,朱慈烺没有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得监督京师四军的人马搬运各式守城道具上城。
因为他知道,李自成绝不会善罢甘休。
今明两天必有一次血腥的攻城战。
准备越充分,防守也越轻松。
箭矢、落石、滚木、金水……火枪火炮并没有搬上城楼,而是第一时间送往了安民厂检修。
顺天府内城西北隅,安民厂。
这里可不一般。
是大明规模最大的火药局,神机营使用的火枪火炮的火药全都是从这里产出的。
当然,原本的火药局叫王恭厂。
但自从天启年间发生王恭厂大爆炸后,王恭厂就被废弃停用并改造了住宅区。
但火药重要,不能不制造。
尤其是各地叛乱迭起。
火药火器更是重中之重。
于是王恭厂大爆炸后没多久,天启帝又在西直门附近选了一处新址作为新的火药局。
更名为安民厂。
可惜好景不长。
崇祯十一年六月二日,安民厂发生爆炸,震毁多处住宅和周围城墙。
居民死伤无数。
之后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崇祯虽然重建了安民厂,但却逐渐轻视火药火器制造,大明官方的火器也越发羸弱。
以至于现在的火器都比不过辽东后金。
“吱呀”,朱慈烺推开松松垮垮的破旧大门,偌大的安民厂内杂草丛生。
一眼望过去,并没有看见什么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早晨的缘故,工匠们都还在梦乡中幽会周公。
穿过前院,终于看见一间矗立的小屋子,小屋子里摆着一张简易床铺。
床上一名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睡着正香。
“咳咳咳。”朱慈烺轻咳几声。
声音不大,但恰好吵醒了床上的中年人。
他朦朦胧胧睁开眼,嘴里不知道嘟哝了一句什么,然后翻了个身又继续睡过去了。
朱慈烺脸颊微抽。
但也不好苛责什么。
毕竟自崇祯十一年安民厂大爆炸后,安民厂已经五、六年没有正经经营过了。
平时也就是偶尔帮神机营修理一下火枪火炮。
制作一些火药囤着。
闲着没事的时候,这些工匠为了养家糊口还会制作一下烟花爆竹卖给寻常人家。
当然,安民厂卖烟花爆竹肯定是不合规的。
但朱慈烺不是迂腐的人,知道他们并非故意这么做,只是想要养活一家老小罢了。
“上去把他叫醒。”朱慈烺说道。
一旁的江川点点头,上前用力推了推熟睡的中年人。
中年人刚一睁开眼,就看见自己周围围着一圈人,登时就变得无比清醒。
“啊?你们是谁?”
朱慈烺接话道:
“我是大明太子朱慈烺,安民厂现在有多少人?能不能全部召集起来?对了,你叫什么?”
“太……太子?”
中年人愣了一下,然后立马反应过来,“太子爷,我叫王二柱,是安民厂匠头,我们安民厂现在共有工匠五百余人,我现在就把他们全部叫过来。”
王二柱飞奔出去。
安民厂占地很大,五百多名工匠也不全在外面住宿。
一般只有有家室的工匠才会住在外面,没有家室或者外面没有房子的都会住在安民厂的宿舍。
王二柱冲进住宿区,挨个敲门:
“大家快点起床,太子过来检查了。”
没一会儿。
住在安民厂里的三百多名工匠匆匆小跑到了前院,他们的额头上还流着汗。
王二柱走到朱慈烺面前说道:
“太子爷,住在安民厂的工匠都在这里了,剩下还有一些和家人住在外面,我现在就去通知他们。”
朱慈烺点点头:
“行,你去通知吧,不着急,我可以等一会。”
虽然朱慈烺说着不着急。
但王二柱可不会觉得不着急,相反他觉得非常急,连忙点了几名工匠跟他一起去通知。
没多久,他就将在外居住的工匠也都召集了回来。
王二柱走到朱慈烺面前:
“太子爷,安民厂九十七名匠头、四百三十二名工匠都已到齐。”
人不多,全部加起来才五百多人,后世随便一个小型军工厂都不止这么点人。
不过,这里的工匠可不像后世的流水线工人。
更像是专门研究火器和火药的工程师。
从制造原材料,到制造黑火药,再到各式火枪火炮,整个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懂。
他们可都是未来大明军工事业的班底。
只要老带新的方式用得好,绝对能迅速拉出一支精锐的军工技术工人。
有了他们的技术,配合朱慈烺的“奇思妙想”。
无烟火药、TNT、手榴弹、手枪、步枪、机枪、迫击炮、山炮、野战炮……
这些都不是梦!
…………
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