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于乱世之中崛起!大夏夏武帝朱重六!
书名:大明:我!重八二哥,罗马皇帝! 分类:历史 作者:指鼠为鸭 更新时间:2023-12-10 18:04:59
饶是朱元璋这位铁血帝王,听到这个惊人的数字。
也不由的心中震惊!
2500万人啊!
那该是一副怎样的人间地狱!
董金忠显然已经对这个数字有了一定的免疫。
只是略微停顿后,
便又继续娓娓道来。
“而那些中原百姓,便是在这种环境中,开始异军突起!”
“传闻,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个惊才绝艳的领导者!”
“短短六年间,便带着这一千中原百姓,将整个神圣罗马帝国所有附属国击败,统一整个神圣罗马帝国!”
“吞并的大小公国、王国、选帝候国多达数十个之多!”
“而后立国,国号大夏,年号隆夏!”
“那位领袖者是夏武帝!”
“夏武帝一边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改善农耕、改良器具,一边继续对外扩张!”
“十年间,蚕食周边诸国,最终整个欧洲都匍匐在了夏武帝的脚下!”
“到此,夏武帝仍旧没有停下脚步,开始向南继续进军!”
“又是六年时间,席卷整个南部大陆,诛杀那片黑色大陆土著数百万之众!”
“光是垒起来的京观,就多达上千座!”
“至此,大夏的国土面积达到惊人的三千多万平方公里!”
“并且,直到如今,大夏王朝仍在继续向外扩张!”
话音落后,金銮殿中一片寂静。
文武群臣,包括洪武帝朱元璋在内,皆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董金忠是在说话本吗?
现实中怎么可能有如此枭雄!
一千人起家,在黑死病肆虐的黑色时期,一统数十个国家?
十年时间,吞并整个欧洲?
六年时间,席卷整片黑色大陆?
屠杀数百万土著,上千座京观?
呵!
怕是话本中编造出来的英雄故事都不敢如此浮夸!
想到这里,金銮殿中陆续发出几声不屑的嗤笑。
为首的正是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
他只当这董金忠魔怔了!
满口尽是胡言乱语!
听到这些带着嘲讽的嗤笑声,董金忠脸色涨的通红。
“陛下,微臣所言,句句皆是从一名大夏商人口中亲耳听来的。”
“那商人如此说时,表情诚恳,微臣观之完全不似作假!”
“而且,他欺骗微臣也没有丝毫意义!”
“是非曲直,待大夏使节团进京之后,陛下一问便知!”
董金忠这么说时,满脸皆是郑重神色。
朱元璋看在眼中,心里不由的对他这番所谓的‘道听途说’信了一分!
但也仅是一分而已。
对这番话,他还是认为大多不可置信。
他承认这个夏武帝,必然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
带着中原百姓,在蛮夷之地瘟疫肆虐之中起势。
光是这一点,便值得让人敬佩。
毕竟,异族想要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起来。
所遭遇的阻力可是整个蛮夷大地上,所有蛮夷的集体抵制!
就像是北元在中原大地兴风作浪一般。
只要一点火苗,中原百姓便会团结一致,驱逐异族!
自己能够凭借开局一个碗创立这惶惶大明。
其中中原百姓对于异族的仇恨也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没有这种仇恨在其中,自己想要起势,光是招揽人马都会费力很多。
绝不会像当年一般,
一句‘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百姓一呼百应,义军兵力迅速扩充。
更别提这一切还需要在瘟疫肆虐的情况下进行发展。
至于什么六年间统一数十个附属国?
更是可笑至极!
饶是当年的大秦,也是历经了六世明君的积累之下。
始皇帝才最终能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
其中的艰难与机缘,岂是三两句就能说的清的?
短短六年,便吞并数十个附属国?
天方夜谭!
扪心自问,朱元璋自认为在那种局势之下,就算是自己这位铁血帝王来做。
也绝不可能在短短六年间一统整个神圣罗马帝国!
这其中涉及到的阻力太多太多。
比如这些附属国意识到危险,必然会联合对敌。
比如附属国中,肯定也不乏励精图治、惊才绝艳的统治者。
再比如,补给困难、语言不同、宗教对立、种族区分等等因素。
都是一统的巨大阻力!
更别说什么,十年间吞并整个欧洲!
那些蛮夷之辈,朱元璋虽然也并不怎么瞧得上眼。
但,毕竟是有数千万之众,是那么容易就能被那大夏王朝全部吞并的?
还有六年间席卷整片黑色大陆!
虽然不知道那黑色大陆到底是在何方。
但,想必在外族入侵之下,肯定也会团结起来一直对外的吧?
他们总不可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懒汉组成的民族吧?
就等着外族的屠刀挥到他们身上?
而那上千座京观!简直令人发指!
这该是多么浓厚的民族仇恨,或者说发自心底的厌恶。
才会作出如此惨(da)绝(kuai)人(ren)寰(xin)的事情?
要做到这全部种种,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位明君那么简单!
朱元璋遐思片刻,得出了一个勉强能完成这一壮举的假设。
若是结合大汉军队之威、大唐盛世之才、大宋国力之富,
且在一位远超秦皇汉武的枭雄的整合、带领之下,才有机会勉强做到!
但这假设,可能实现吗?
朱元璋认为是不可能的!
穷兵黩武,必然就会损失国力!
而想发展国力,就必然要偃旗息鼓,与民生息。
至于人才,千里马倒是常有,但伯乐却也没那种能耐,能够将其一一辨明,并且一一委以重任!
总结下来,想要完成董金忠所说的这宏图大业!
难度简直是痴人说梦级别的!
倒也怨不得群臣嘲笑董金忠是在胡言乱语。
眼见就连朱元璋也露出质疑神色。
董金忠顿时有些泄气。
他也有所预料,这番话很难取信于人。
这番话被那个大夏商人说出来的时候,
自己不也是嗤之以鼻吗?
看来,是真是假,只能让那大夏的使节团自己来证实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