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朱辰的回答!老朱急了!(3更,求收藏))
书名:大明:每日礼包刷新,老朱人麻了 分类:历史 作者:混与乱 更新时间:2025-04-15 07:20:05
正厅内,茶香袅袅。
朱辰端着茶杯,时不时抿一口,
同时透过袅袅升起的热气看着朱元璋。
他在猜测朱元璋的目的?
先表露身份,再问自己对皇帝的看法。
现在又问自己对分封藩王之策的看法?
这老毕登想干嘛?
自己要回答吗?
对朱元璋的看法,朱辰自然可以捡着好的说。
可这分封藩王之策,朱辰实在是违背不了自己的良心。
毕竟,这策略真的很烂。
虽然适合当下的大明,可也为大明动乱埋下祸根。
朱棣靖难那几年,大明死了不知多少百姓…
世人只看到永乐大帝征战四年靖难功成…
可又有多少人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在这四年内,大明到底死了多少人?
大明的国运又受到了多大的损伤?
或许是靖难开启了朱家自相残杀、争权夺利的潘多拉魔盒,
从此,大明一朝,皇室骨肉相杀之事一直在上演…
给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故而,朱辰对此事真的不能昧着良心捡着好的说,即便他知道当今皇帝想听什么。
而自己要不要说实话得看眼前问出此话的右都御史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
他是反对派,还是支持派?
若是支持派系,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对方会不会恼羞成怒,指着自己大骂妖言惑众,挑拨天家骨肉,让人弄死自己?
似乎看出了朱辰的心思,朱元璋忽然开口:“畅所欲言,今日此间话就你我她知晓,绝对不会传进第第四人耳中。”
马皇后深深看了朱元璋一眼,知道了朱元璋到底要干嘛。
她是何等聪慧的女人,瞬间明白了朱辰的顾忌。
她选择支持朱元璋,当即也笑容温和:“朱大夫可以放心大胆的说,绝不会因言获罪。”
说罢,挺直了腰杆:“我敢给你保证!”
朱辰惊讶,看了眼马皇后,再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嘴角一扯,但还是颔首:“她的保证很有信誉,她家跟皇室有关系!”
朱辰顿时了然了,感情这位右都御史走了捷径,娶了当今皇帝的亲戚啊。
如此,朱辰便也忍不住直抒胸臆了:
“分封藩王之策虽适用当下国势,可必然会为国家埋下极大的祸根。”
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皱起了眉头。
马皇后则是叹息一声。
朱辰这话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不知说了多少遍。
毕竟,分封诸王最后造成霍乱之事多有先例。
汉朝的七王之乱。
晋朝的八王之乱。
都让国家受损严重。
故而,分封诸王的隐患相当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
可别人说和朱辰说又不一样。
一则朱辰虽然也是皇子,但他自己并不知道,暂时也还不是藩王。
二则,朱辰是以局外人来评价,是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来评价。
两项加起来,朱辰的话语就很有分量了。
而这恰恰就是朱元璋心中之痛。
深吸口气,朱元璋再次询问:“除了取缔分封藩王之策,可还有解决之法?”
这话朱元璋其实是随便问问,毕竟世间哪有两全之法?
“有!”出乎朱元璋预料,朱辰却一口答应。
“嗯?”朱元璋陡然抬头看向朱辰,来了些兴致:“说说看!”
朱辰龇牙一笑,反问道:“当今陛下分封藩王于各地边塞就藩戍边目的何为?”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答道:
“自然是为国戍边,稳定朝局。”
“对也不对,你还少说了一条,那就是收拢武将手中的兵权。”朱辰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朱元璋。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其实收拢兵权才是目的。
同时也是为了将正座江山牢牢掌控在手中。
朱元璋对外人终归是不太相信的。
觉得朱家人的江山必须要掌控在朱家人手中才放心。
“咳咳,你继续!”朱元璋示意。
朱辰眯眼:“收拢兵权是有必要的,这是每个开国皇帝在国家稳定后必做之事。”
“故而,分封诸王之策其实是适合当下的。”
见朱元璋有些皱眉,朱辰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道:“可又不是长久之策,毕竟藩王作乱多少先例摆在眼前,但凡读过点书的人都明白!”
朱元璋感觉朱辰在点他。
朱辰笑道:“既然此策只适合当下而不适合未来,那为何不只用于当下而不用于未来。”
“临时分封,等兵权收拢了,边塞稳定了,再取缔分封就可以了!”
朱元璋先是眼前一亮,但很快摇头:“给出去的东西想要再拿回来就难了。”
“不难,前提是要在当今陛下在位之前拿回来。”朱辰笑眯眯的道:“或许也不必拿回来,而是改变一下封地。”
朱元璋眼神微动,很快再次摇头:“藩王们不会轻易放弃经营多年的封地的。”
“若让他们见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呢?让他们有能够施展自身抱负的领土呢?若有能够让他们称宗做祖的机会呢?若能让他们摆脱朝廷宗正限制呢?”朱辰笑容灿烂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愣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