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五章 历史的变奏

书名:大明:老四你看看你的后人 分类:历史 作者:穿古拾梦人 更新时间:2025-04-09 15:57:17

换源:
 

  在北京紫禁城的这几日,阳光透过雕梁画栋的缝隙,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映出斑驳光影。朱元璋等人在惊叹于永乐盛世的繁华之余,也对这个时代的人物轶事有了更多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听闻了于谦的事迹。

那时,朱棣正与朝中大臣商议国事,提及于谦在地方任职时,不畏权贵、造福百姓的种种作为,朱元璋坐在一旁,不禁听得入神。“此乃真贤才也!”朱元璋忍不住赞叹,眼中满是欣赏,“若能将他带回洪武一朝,定能辅佐咱治理天下,让百姓更早受益。”

苏辰听闻,微微皱眉,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随意更改人物的轨迹,恐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后果?”朱元璋目光一凛,看向苏辰,“咱为一国之君,难道连启用一个贤才都要瞻前顾后?咱大明如今昌盛,多一个于谦又能改变什么?”言语间,已有几分不悦。

苏辰心急如焚,深知改变历史的严重性,但面对朱元璋的质疑,一时却难以辩驳。两人各执一词,气氛逐渐紧张起来。朱棣在一旁默不作声,内心却也在权衡;朱标面露担忧,试图劝解却不知从何说起;马皇后则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关切。

“行了!都别闹了。”马皇后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苏辰,你既说会有后果,不妨细细道来,让我们都听个明白。”

苏辰深吸一口气,知道已无法回避,“陛下,洪武一朝、永乐一朝虽繁荣,但后世仍有诸多变故。洪熙一朝,朱高炽在位时间短暂;宣德一朝,朱瞻基虽开创仁宣之治,却也有隐忧;正统年间,发生土木堡之变,皇帝朱祁镇被掳,大明陷入危机;之后在于谦的带领下,才有了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可后来又发生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于谦含冤而死……”

随着苏辰的讲述,众人的脸色愈发凝重。朱元璋的手紧紧握成拳头,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竟有这等事!咱辛苦打下的江山,后世子孙怎会如此不争气?”

一时间,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应对之策。苏辰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历史主线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微调。洪武一朝,可交给朱标和年轻的朱棣治理;永乐一朝,交给朱高炽和朱瞻基,他们皆是有为之君,定能将大明治理得更好。而洪武一朝的朱棣、永乐年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可以前往其他朝代,在新的环境中施展抱负。”

众人听后,陷入沉思。朱棣微微点头,觉得此计虽冒险,但或许可行;朱元璋也在权衡利弊,最终缓缓说道:“也罢,就依你所言。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先休息一日,明日再做打算。”

第二日,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金色光芒。按照计划,苏辰、陆鸢、朱元璋、马皇后、朱棣和徐妙云一行人,准备前往洪熙一朝,拯救在位时身体孱弱的朱高炽。

光芒一闪,他们来到了洪熙年间的皇宫。此时的皇宫内,气氛略显压抑,朱高炽因身体原因,政务缠身又力不从心,面色憔悴。马皇后看到这般情景,心疼不已,赶忙上前嘘寒问暖,徐妙云也在一旁关切地照顾。

朱元璋看着儿子疲惫的模样,心中满是怜惜,走上前说道:“高炽啊,咱知道你这些日子操劳,肯定累坏了。咱和你母后,还有你父皇朱棣,以及苏辰、陆鸢他们,是从别的时空来的。苏辰这孩子有穿越时空的本事,把咱都带来了,就是想帮帮你,改变一些不好的事儿。”

朱棣接着说道:“高炽,朕此番前来,定要助你稳固这江山。你是朕寄予厚望的儿子,如今局势复杂,你需打起精神来。”

交代完后,老年朱棣便带着年轻的朱瞻基前往朱高煦和朱高燧屯兵之处,拿回三大营兵权。

营帐内,朱高煦正与朱高燧激烈争论着什么,见朱棣和朱瞻基突然到来,两人瞬间安静下来,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朱棣神色威严,大步走进营帐,目光如电,扫过两个儿子,沉声道:“朕今日前来,是为收回三大营兵权。如今大明正值关键时期,唯有兵权统一,才能保我江山社稷,你们二人可明白?”

朱高煦眉头一皱,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脸上露出一丝不甘。朱高燧则微微低下头,眼神闪烁不定。

朱棣见状,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煦儿、燧儿,你们皆是朕的儿子,朕又怎会不知你们的心思?这些年你们也为大明立下功劳,朕都看在眼里。但如今局势不同,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兵权必须统一。只要你们交出兵权,朕向你们保证,定会善待你们,保你们一生荣华富贵,安享太平。”

朱瞻基也上前一步,恳切地说道:“两位皇叔,如今大明需要我们团结一心。统一兵权,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强大,免受外敌侵扰,还望皇叔能够成全。”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无奈。朱高煦长叹一口气,松开了拳头,拱手道:“既然父皇和皇侄都这么说,儿臣自当遵从。”朱高燧也连忙点头,表示同意。

就这样,朱棣不费太多周折,顺利从朱高煦和朱高燧手中接过三大营的兵符。

回到皇宫,朱高炽看到兵符,精神为之一振。朱元璋召集众人,开始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如今兵权已回,高炽你要好好调养身体,将这江山治理好。”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高炽点头应道:“儿臣定当不负父皇和皇爷爷所望,只是如今朝廷中仍有一些隐患,还需从长计议。”

苏辰在一旁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选拔贤才,同时加强边防建设,以防外敌入侵。”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宫内一片忙碌。朱元璋等人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丰富的治国经验,与朱高炽、朱瞻基等人一起,为大明的未来出谋划策。苏辰和陆鸢也在其中,利用现代的一些理念,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建议。

在这个平行的时空里,众人齐心协力,试图改变大明未来的走向,让这个朝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而他们的故事,也随着时光的流转,继续书写着传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