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022二王密谋:老爷子能抢天下,我们也可以!

书名:大明:开局自曝穿越后,朱棣崩了 分类:历史 作者:旋律的独白 更新时间:2023-11-30 22:21:59

换源:
 

  汉王府。

练功房。

汉王朱高煦正在与六、七个壮汉对抗,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赵王朱高燧在得知消息之后,也是火急火燎的赶来。

刚一进门。

就看见朱高煦将一众壮汉打的落花流水,不由的拍手叫好。

“下去。”

见到朱高燧的出现,朱高煦连忙让一众壮汉离开。

顷刻间。

略显拥挤的房间变得空旷下来,只剩下了朱高煦与朱高燧四目相对。

“老三,想必你也知道了,老爷子要赶我去云南就藩。”

朱高燧脸上的笑容一滞:

“其实去云南就藩也好,那里可是一块风水宝地,金山银山众多,不像我那里什么都没有。”

“可我不甘心!”

“一旦去了云南就藩,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到时候老爷子一死,太子灵前即位,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初发动靖难的时候,老爷子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是我们兄弟两个提着脑袋,一刀一刀给他砍下来的。”

“济南城一战损兵折将,死伤无数,是老爷子亲自找上我,对我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力之,我才拼了命的攻下了济南!”

“可现在老爷子却是翻脸不认人,不仅不认账了,还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老大,我不甘心!”

朱高燧沉默了下来,许久方才摇头苦笑道:

“老爷子不认账的事情还少吗?可人家是皇帝,我们只是次子,是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放屁!”

“真要论起来,老爷子的皇位也是抢来的,凭什么他抢的,我们就抢不得?”

朱高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朱高燧哪里还会不懂他的意思。

老二!

这是要造反啊!

疯了吧!

他真以为自己有几分骁勇,就把自己当成李世民了?

“别这么看着我!”

“我没有发疯,也不是脑子有病,而是认真的盘算过了。”

朱高煦看出了朱高燧的心思,连忙取来一份地图,分析道:

“再过五天就是换城防的时间,而我在紫金山有两个营的兵马,这些人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可以随意的调动。”

“另外,我手中还握有五城兵马司的兵权,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调动大军,京师守备力量最弱。”

“老三你手里又掌握着锦衣卫与禁卫军的兵权。”

“只要我们两个里应外合,完全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皇城,到时候逼老爷子退位,这天下便是我们两个人的了。”

“嘶!”

朱高燧听完朱高煦的谋划,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难道从一开始的天街刺杀,老二的计划就不单单是给老大泼脏水,好在老爷子面前邀功请赏。

而是从老大那里抢来五城兵马司的兵权,为今日的谋逆做准备?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老二的城府也太深了。

不过。

朱高燧也不得不承认,朱高煦的计谋很完美,共分天下的承诺更是让他心动。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安,好似有哪里有些不对劲。

“老二,我这心里总是有些不安,要不然咱们去秦牧那里探探口风,看看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这件事。”

朱高燧想到了秦牧,想要去他哪里探探口风。

若是秦牧知道这件事情,那就意味着他们的计划会失败,那他们完全可以及时止损,另寻他法。

若是秦牧并不知道此事,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很可能会成功。

“问个屁!”

“秦牧的身份是真是假还未确定,老爷子更是一直让人盯着他,我们这时候去找秦牧试探口风,你信不信老爷子半夜就把咱俩给凌迟了?”

“再说了,我就是听了秦牧的鬼话,才主动向老爷子摊牌,暴露了自己皇爷的身份,老爷子这才下定决心,将我给赶去云南就藩的。”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因为秦牧导致的,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原本的历史中又怎会记载此事?”

经过朱高煦这么一通劝说,朱高燧也终于是狠下心来,同意了朱高煦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日。

汉王朱高煦开始称病,一边与赵王朱高燧密谋大事。

秦牧则是整日与孙若微混在一起,携美同游京师,领略大明的风土人情。

不过。

秦牧这几天是玩的开心,却是苦了孙若微。

整日提心吊胆的跟着秦牧瞎晃悠,还要时时刻刻的猜想秦牧的用意,防止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破绽,这让孙若微心力交瘁,压力山大。

“秦大人。”

“你整日拉着我闲逛,到底有什么目的?”

终于。

孙若微沉不住气了。

“目的?”

“我想要让你光明正大的活在太阳底下,想让你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让你放下心中的仇恨,看到永乐盛世的出现。”

“永乐盛世?”

“真是可笑至极!”

孙若微不禁摇头冷笑,对于秦牧口中的永乐盛世更是不屑一顾。

“当今的皇帝为了抢夺皇位,不惜发动靖难之役,将大好的河山打的支离破碎,更是大兴杀戮,草菅人命。”

“如今更是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苛捐杂税繁重,天下百姓早已经是苦不堪言,何来的永乐盛世?”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当初建文帝要削藩,皇上不愿意束手就擒,所以发动了靖难,这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要怪就怪建文帝棋差一招,被皇帝给拉下了马,至于后面的大兴杀戮,确实有些过于残忍。”

“但当今皇上修建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北征蒙元,这些都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圣明之举,岂能以偏概全,否认他的功绩?”

“至于说苛捐杂税,百姓不堪重负,更是无稽之谈,大明的国税从太祖高皇帝定制以来,可曾有过增加?”

“我与你同游应天府这些日子,你自己也亲眼所见,可曾见到百姓民不聊生,不堪负重?”

“与其说是当今皇帝让百姓不堪负重,不如说是你们这些靖难遗孤贼心不死,搞得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你们有没有想过,靖难之役已经过去了十年,天下已定,哪怕你们成功杀死了皇上,那也是太子继承大统,轮得到建文帝吗?”

秦牧这一连串的话问下来,直接把孙若微给整懵了。

所以,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做错了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