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四十七章 皇爷口谕:挞十!

书名:大明:开局带老朱刷靖难副本 分类:历史 作者:火书楼木二... 更新时间:2025-04-15 07:53:41

换源:
 

  马如龙倒也没有打算继续卖关子。

他不是什么高尚纯粹的人,没想着拯救世界,开启蒸汽大明之类的豪情壮志。

但若是能顺手指点一下,让这个时代往好的方向发展,倒也没什么扭捏的。

老朱让朱标跑过来,已经是给足了面子。

要是真把老朱逼急了,没准又得发飙。

“我这府上要重新修缮,明白我意思吧?”

朱标忙不迭道:“没问题,我去工部亲自挑选人手。”

现在他已经将马如龙教唆自己儿子的事抛在了脑后。

只要能解决贪官之祸,让朱标亲自搬砖都行。

马如龙耸耸肩道:“其实这事很简单,戳破了便是一文不值。”

闻言,

朱标和徐妙云都是打足十二分精神。

“设立官员考核制度!”

徐妙云愣了一下,连忙问道:“敢问国舅,这考核制度又是怎么个说法?”

马如龙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沉道:

“就是根据各个官员辖属政绩发放俸禄。”

“赋税、学堂、每年科举高中人选、修桥铺路、治下有无刁民作祟等,都可以作为参考。”

“凡达到一定的标准,朝廷每年发放额外俸禄。”

“举例说明,应天府今年应有税收三十万两,但知府管辖有功,积极率领百姓开荒,征得合法税银三十五万两。”

“朝廷可根据本年度业绩,额外发放年终俸禄。”

一语落地。

徐妙云杏目圆瞪,小嘴微张。

此举一改以往的固定俸禄,改成了官员绩效制度。

不要说大明,历朝历代都没有过这样的改革。

这种做法,无异于在官场掀起滔天巨浪。

良久,

徐妙云这才失神道:“国舅的意思,是将官员当成一份工作来看,做的好才能拿到高俸禄?”

马如龙冷笑一声道:“世间三百六十行,不外乎三教九流。”

“为何商贩农户赚钱就要劳碌做事,当上了官就只需坐等俸禄?”

这是封建社会的严重弊端。

想升官的,尽学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术。

真正能为百姓做事的,少之又少。

但朱标听来却变了味道:

“可是……如此一来大明官员都成了功利之人,此举万万不可行!”

“朱标!”

马如龙大声喝道:“你是不是搞错了重点!”

“考核的种类,哪一样不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

“若是此举能让朝廷增加赋税,令百姓得到福祉,功利又有何不可?”

所谓的功利之心,不过是标榜自己的口号。

人生在世,所图的不过是食色二字。

真正的圣贤肯定是有的,但绝对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的官员,所图的也是名利俩字。

马如龙感慨道:“朱标,人生在世,功利二字。”

“你是太子,你可以不在乎功利,但是你要学会利用功利。”

一番长辈说教的语气,没有半点突兀。

朱标连忙道:“舅舅教训的是,容我再好好想想。”

徐妙云毫不掩饰赞叹:“国舅所思天马行空,利用政绩与俸禄关联到一起,的确有独到之处。”

“只不过……”

徐妙云话锋一转:“若是两袖清风的好官,不贪墨、不欺民,每年考核却并不出彩,又当如何?”

马如龙笑了。

“一个庸碌无为之辈,算哪门子的好官?!”

“这就是考核制度的第二条好处——筛选!”

徐妙云和朱标皆是一愣。

还有?

马如龙继续道:“一个地方官,不能带着百姓开荒田亩为朝廷增加赋税。”

“不能兴建学堂,为朝廷供养人才。”

“不能发动乡绅为百姓修桥铺路。”

“这种三无的无能之辈,哪怕发一石的俸禄都是浪费。”

“考核制度,就是让有才干的官员拿到丰厚的俸禄,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做事。”

“同样的,也让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碌之辈滚出官场!”

马如龙说的酣畅淋漓。

这其实就是后世公司的绩效制度。

同样也避免了高薪养廉,养出一群窝囊废的诟病。

其实这一套在唐代就已经有了雏形,通过四善和二十七最来判定一个官员的好坏。

包括现在的大明,也有相应的考核。

只不过,

这些关注的重点,永远都放在了官员自身的品德上面。

现在的那些清官,无论做的再好,得到的也只有一句可有可无的嘉奖。

最终走投无路,伸出了贪墨之手。

徐妙云喃喃道:“此举一出,算是给了那些清廉能臣指明了方向,同样也令那些庸碌之辈如坐针毡。”

“不出十年,大明的官场定将焕然一新!”

朱标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改革考核制度,对朝廷来说轻而易举。

那些慵懒官员会有些许怨言,但这种怨言是不可避免的。

总好过伤了清廉官员的心。

“多谢舅舅指点,我记下了。”

“只是,舅舅教唆雄英殴打兄弟的事,我还是会如实禀报父皇。”

朱标恭敬说道。

恰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二虎匆匆赶来:

“传皇爷口谕!”

朱标等人连忙跪地侯旨。

朱允炆怨毒的看了朱雄英和马如龙一眼,心中暗自窃喜。

朱雄英虽然年幼,却是个有担当的孩子,“舅姥爷,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会拖累你的。”

“放心吧,没事。”

马如龙笑了笑,大摇大摆的坐在原地。

徐妙云好心劝道:“马国舅,快些跪下侯旨,不可失了礼数。”

二虎闻言连忙笑道:“皇爷说了,国舅劳苦功高,不必拘泥礼数,坐着听就好。”

老朱早就知道马如龙会不买账。

索性就卖了个面子。

倒是怪贴心的。

徐妙云古怪的看了马如龙一眼,不再多说什么。

二虎神色一正,大声道:“皇爷问,皇孙互殴之时,标儿有没有出手阻拦?”

互殴?

朱标心中一惊:“父皇明鉴,分明是雄英在揍允炆,何来互殴一说?”

二虎道:“这个就不是属下能过问的,还望太子如实回答。”

朱标摇摇头:“本宫出手拉开了二子,却是晚了一些。”

“这么说来,太子殿下是出手了?”

“是。”

二虎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柄痒痒挠:“奉皇爷口谕,挞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