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八章 商业改革大纲!!!

书名:大明:刚刚登基,百官要杀朕 分类:历史 作者:原神港片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2:17

换源:
 

  大明经历一百四十年的风霜,帝国内里早已步态蹒跚。

但是不必过多忧虑。

大明有的是能臣猛将。

只要加以改革必将使昔日的大明重焕生机。

倭寇虽咄咄逼人,朱厚熜却觉得不过是芥藓之疾。

倭寇归根结底只是贼寇而已。

大明需要严加提防的是北方草原的鞑靼,以及进行大展工业改革的西欧各国。

商业发展影响着帝国的繁荣,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商业改革。

自古以来实行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

太祖皇帝对商业不屑一顾。

尤其是内阁大臣,大多觉得大明以农立国。

商业,投机倒把之徒耳。

朱厚熜悉知改革开放的利处。

帝国发展向前最重要的是商业。

商业繁荣,帝国才能昌盛!

自肃贪行动以后,大明帝国的资金相对充足的,现在的重点是劳动力的流动。

太祖皇帝建国以来,就颁布了海禁政策,严格执行,实行自今。

单论收益,海上贸易绝对有巨利可图!

小农经济虽然重要,但是对于搞银子来说还是太过落后。

想当年,汉唐贸易繁荣,丝绸、茶叶、瓷器深受各国追捧。

无法想象,开放海禁将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收益,大明将会何等繁荣?

只要激活商业,天下百姓们自然会积极经商,后世便是明证!

如此这般,大明的财政实力日益雄厚,大明也将走向全面富强。

开放海禁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倭寇之患。

这样海上贸易便无甚阻碍。

只有将倭寇全灭,海上贸易才能安全!

也只有这样,大明出海进行海上贸易的人才能平安。

商业繁荣,老百姓生活安康,便会主动拥立改革。

商业改革也必然使大明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是良性循环!

……

养心殿。

朱厚熜坐在龙椅上,龙书案上正是他亲自拟定的《商业改革大纲》。

他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商业。

只是盐铁专卖暂时搁置,余下通通开放。

第一要紧的就是开放海禁,只等抗倭战役的胜利。

铁胆神候朱无视上阵,有戚继光父子在前线奋战。

打败倭寇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应对抗倭之战中,朱厚熜并没有派出京师的三大营——他们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三大营足有十五万人,是帝国的栋梁。

朱厚熜将三大营留在京师。

若在抗倭投入极大兵力,恐北方游牧贱蛮趁机入侵。

对于大明来说,最有威胁力的是正进行工业改革的西方各国,而非北方蛮族。

朱厚熜知道这时西方正在发生巨变,但大明的臣民不知道。

欧罗巴诸国工业改革科学技术方兴未艾,凭借着船坚炮利展开了大航海,殖民扩张。

他们发明了弗郎机炮,葡萄牙的传教士将其传入大明。

神机营已有部分士兵装配。

此次战役,一部分神机营也南下带去了许多佛郎机炮。

工部奉命仿制了许多不同型号的佛朗机炮,装配着大明水师。

早在成祖皇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大明水师军队庞大。

各式战舰也多达五千。

而今各式战舰仅有五百艘。

这时,一个内侍太监道:

“启禀陛下,内阁首辅夏言,次辅杨一清,徐阶及兵部尚书王守仁求见!”

“宣!”

“遵旨,陛下!”

过了一会,他们几人一同入养心殿觐见。

他们几人表面和和气气的。

私下也是针锋相对。

杨一清年纪大了,迟早是要致仕的。

他的位子,多的是人争抢。

“臣杨一清……”

“臣夏言……”

“臣徐阶……”

“臣王守仁……”

四人躬身一拜后,只待皇帝开口。

皇帝看着杨一清佝偻着的背,早已斑白的鬓发。

朱厚熜随即命近侍太监给他赐座,杨一清赶忙婉拒。

“陛下,臣年纪大了,但老当益壮,尚能站着说话……”

杨一清已过花甲,年纪是他的硬伤。

按理来说,他这个年纪应当早日致仕,回乡安度晚年。

“朕给你赐座,你就入座。”朱厚熜不容拒绝道。

“臣,遵旨”

杨一清战战兢兢地坐下。

夏言,王守仁,徐阶悄悄的观察着这位少年皇帝。

他们的这位皇帝,虽说年幼。

但眼神中含着上位者的帝王气势。

杨一清坐在凳子上,心里有些空落落。

此前的战役多由他来安排。

眼下抗倭之战却被交由兵部尚书王守仁具体筹划。

王守仁风头正盛,只怕以后会压在他头上……

朱厚熜正在翻看奏章。

他们几人只能静静等皇帝看完奏章,不敢发出半声噪音!

朱厚熜坐在龙椅上,翻看着朱无视递上来的奏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