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三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书名:大明:刚刚登基,百官要杀朕 分类:历史 作者:原神港片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2:17

换源:
 

  此刻,朱厚熜沉默的看着张太后。

他在想,若张太后要后宫干政。

那么,自己会把她的位子给废了!

当然,不是现在。

张太后那边,她被朱厚熜看的心里发毛!

冷漠的眼神里,是一个少年皇帝的无情!

她本来以为,朱厚熜会对她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可她失算了。

虽然朱厚熜没有说话。

但是!

朱厚熜的帝王威严却让她不自觉的不寒而栗!

“这里没你们的事,都退下吧!”

张太后让在大殿内的宫女太监离开。

“是,太后!”

宫女太监们迅疾离去。

俄顷,养心殿里只剩下张太后和朱厚熜两个人时,张太后放缓了语气。

“皇帝,哀家只是考虑政务太过繁杂……”

“朕的事,朕自己解决,太后。”

作为穿越者,朱厚熜不会和她一般见识。

说完后,朱厚熜继续批阅奏折。

“那就好,皇帝,朝中若有什么难事,哀家一定全力支持你。”

张太后说完这句话后,离开了养心殿。

既然选择了朱厚熜,张太后不会做任何的改变。

说到底,她并不是武则天和吕后、慈禧那样强势的人。

虽然她此时的内心非常犹豫。

她希望朱厚熜能够听自己的话,又担心自己管的太多让他生厌。

既然选择了朱厚熜,也就把自己的后半辈子和大明江山一起给了他。

将来自己还要依仗他……

————

张太后离开养心殿后,朱厚熜放下御笔,站起来活动了一下。

通过奏折里获知的情况,大明帝国可以说是盛世危机!

表面上看,大明帝国幅员辽阔,军队庞大,国泰民安。

但是!

北有鞑靼咄咄逼人,女真磨刀霍霍,东南有倭寇屡屡骚扰。

安南、吐蕃及西域三十六国离心离德、窥测中原。

而这只是外患。

除了外患,还有内忧。

最大的内忧,就是没钱。

大明帝国要养几百个皇家藩王“寄生虫”。

根据大明祖训,这些藩王是不用缴税的。

藩王们得到的土地是最好的,并且在领地内有抽税的权力。

他们吞并土地的速度越来越快,吞并的良田越来越多。

假以时日,将民不聊生,以至于官逼民反……

除了这些藩王,还有官员的贪墨。

农民收入本来就不高,税收的九成却都是农业税,而相对有钱的商人却纳税极少。

大明帝国从立朝起便闭关锁国,实行海禁,仅存的两个市舶司却又饱受倭寇之患。

若搞定倭寇、打开海禁,朱厚熜确信帝国的商人会在海上贸易中获得巨大的财富。

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打开国门,海纳百川!

大明帝国已经运行了一百三十多年,挺过了多次灭国危机。

如今已经疲态尽显,极需中兴之主力挽狂澜!

而此刻的朱厚熜,心潮澎湃,壮志凌云!

……

台州府。

赤城。

乌云压城城欲摧。

海滩的滩涂上,几个渔民正在给渔船定锚。

突然!

其中一个渔民抬起头,骇然变色。

只见海面上舟楫如林,杀气弥漫,依稀传来一阵鸟语。

“倭寇来了!倭寇来了!快跑!”

那渔民放下手中绳子,大喊起来。

很快,海上的倭寇上岸,对着那几个渔民追杀起来。

半个时辰后,倭寇已经兵临赤城城下。

驻守赤城城的大明官兵只有五百人。

而倭寇人数却是五万人。

虽然大明官兵手中有火器,但是倭寇人数超过大明将士二十倍,并且进军迅速。

赤城城很快被攻陷……

“快!快去禀报天子,八百里加急!”

“本将誓与此城共存亡!”

守城将军黄伟瀚把一个奏折递给一个手下后,大声说道。

“黄将军,属下愿与将军你一起杀光倭寇!”那个手下道。

黄伟瀚大手一挥,以坚定决绝的口气道:

“不!”

“别人没有你俞大猷的能力,冲不出倭寇的包围圈!”

“此事十万火急!快去!快!”

话音一落,黄伟瀚对着冲过来的倭寇杀了过去……

留在原地的俞大猷不敢停留。

他对着黄伟瀚抱拳,随即上马向城外杀去。

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在他杀出一条血路后,听到了后面倭寇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城廓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哭喊声一片。

他知道黄伟瀚已经阵亡,赤城城已经完全陷落。

俞大猷翻身下马,看着身后的赤城城,虎目含泪。

俄顷。

俞大猷翻身上马,以最快的速度向京师赶去。

……

次日,晨。

朱厚熜临朝称制!

宣政殿上。

天子端坐龙椅,文武分列。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熜俯瞰百官!

“众爱卿平身!”

龙椅之上,朱厚熜沉声道。

“谢陛下!”文武百官高呼。

站在百官最前面的是内阁大臣,首辅杨廷和,夏言,张璁。

接着便是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

还有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部给事中,他们都是言官,打嘴炮的。

此时,徐阶已经入朝,是七品给事中。

严嵩是兵部主事,从六品。

官位虽低,但权力甚大。

大殿里,首辅杨廷和看着龙椅上的朱厚熜,心里暗道:

“羸弱少年,大明江山不如再让老夫掌管朝政十年吧”

夏言却是满心忧愁,主少国疑,南倭北虏,江山不稳啊。

其他大臣莫不目光迥异,游移不定。

少年王爷做了皇帝,能不能处理朝政?

那些言官们更是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做卖直做铮臣。

百官的表现尽收朱厚熜眼底。

朕是少年,也是天子。

朕坐在龙椅之上,便是君,九五之尊!

你们站在殿下,就是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驾驾驾!”

午门外,俞大猷一人一马,迅疾驰骋!

午门的锦衣卫正要阻拦。

俞大猷举起手中的火漆封好的卷轴大声喊道: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倭寇登陆台州府,东南危在旦夕!将军黄伟瀚战死沙场!”

锦衣卫闻言,全部散开让行。

急急急!

危危危!

朝廷如不迅速派兵支援东南,倭寇将血洗大明东南半壁江山!

大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实行海禁,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因为倭寇。

俞大猷劲履驰骋,进了午门直奔宣政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