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土地收归国有,哪怕浮尸百万,也在所不惜!
书名:大明:对比八岁成仙,老朱羡慕了 分类:历史 作者:喜欢钱 更新时间:2024-04-21 22:36:29
【对于朱元璋的询问,朱允炆并未给出回应。】
【时间缓缓流逝。】
【距离这位七岁皇帝登基,已经快有两个月,且马上就是八岁寿辰。】
【生育律法颁布下去后,全国震动,百姓们高呼皇帝万岁。】
【生孩子最难在于什么?不是百姓们不想生,就是养不活。】
【而今,多生子嗣,居然能够减免赋税,不论男女都可。】
【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自然能够让人开始接受朱允炆这个八岁皇帝,也有对其感恩戴德的。】
【这两个月里,可以说,全国上下那叫一个春色绽放。】
【就连应天府里,都会有连绵不绝的叫声。】
……
【同时,皇宫中,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一众藩王,在宫中居住已经快两个月了。】
【具体让他们干嘛,也没有说。】
【秦王朱樉有些好奇的说道:“大哥,皇上叫我们回来干什么啊?”】
【刚开始,诸王回来的时候,都对朱允炆这个皇帝不满。】
【毕竟越位传给朱允炆,多少会有心生不满,哪怕朱允炆展示出一些非凡的手段。】
【但皇室成员,都对朱允炆的年纪,有很大的不满。】
【可回来这两月后,他们已经消除了心中不满,因为朱允炆真他娘不是凡人啊!】
【自创仙法!甚至他们父亲和大哥,都隐隐有要踏入仙道的意思了。】
【最让他们臣服的是,朱允炆让他们也开始跟着修炼,这是最为关键的。】
【当朱允炆允准他们修炼仙术的时候,他们便已经认可朱允炆了。】
【不过,这两个月,他们除了修炼,啥也不干。】
【实在有些好奇,朱允炆到底想要干什么,毕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朱标叹息一口气:“允炆做事,从来不问过我,这……我也不知道他要干嘛。”】
【这两个月,朱允炆已经展现足够的政治能力和聪慧头脑,处理朝政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有的事情,没有处理的很好,但年仅七岁,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让人十分惊叹了。】
【就在诸王思考,朱允炆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太监来报。】
【“诸位亲王,皇上召见。”】
【朱棣猛地站起:“终于要来了,我倒要看看,咱们这位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余藩王,也皆起身,跟着太监来到了奉天殿内。】
【朱标心里好奇,也跟着去了,朱元璋则是宅在宫里修炼。】
【因废除跪礼,藩王面圣,也便不用下跪,都是拱手道:“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率先开口。】
【朱允炆摆了摆手:“免礼。”】
【“各位叔叔,可知朕此次找你们来,是因何事?”】
【湘王朱柏嬉笑道:“皇上赐我等仙法,看来是要干大事吧。”】
【朱允炆顺着声音望去,诸位藩王中,湘王朱柏才华最为出众。】
【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直来直去,很聪明。】
【“十二叔说的不错,朕赐你们仙法,便是有事相求。”】
【闻言,朱标,朱樉,朱棣,朱柏等人都面露严肃。】
【“皇上,这里的都是你叔叔,都是自家人,有事直言,不必如此。”朱标开口道】
【见状,朱允炆缓缓站起身。】
【道:“朕准备,将天下疆土,收归国有。”】
【此言一出,诸王皆愣,神色凝重。】
【燕王朱棣紧皱眉头:“皇上,您这是想要和天下为敌啊。”】
【将土地收归国有,也就是损坏地主豪族的利益,定会造成天下动荡。】
【同时,朱标也脸色难堪:“允炆,你可知将土地收归国有,会受到多少阻碍吗?”】
【文武百官,开国功勋,哪个手里没有点土地。】
【尤其是那些开国功勋,都赐予了大量土地,想要收回来,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朱允炆微微点头:“朕知道此行简单,但必行不可。”】
【“所以,皇上赐我等仙法,是为了更好实施这项政策吧。”朱柏也猜到了朱允炆的目的。】
【“不过,您为何要这么做?”】
【朱允炆会仙法,寿命长存,完全不用这么着急,慢慢来是肯定没问题的。】
【从朱允炆语气中,能够明显感觉到,朱允炆是准备大开杀戒,鸡犬不宁。】
【“因为,国家太弱了。”】
【闻言,诸王沉寂,这还弱?】
【北方元庭,都被他们撵着跑,大明朝放个屁,都能把周边国家吓死。】
【“国家每年财政收入,仅仅不到三千万石,甚至连三千万石这个数目都维持不住。”】
【“需要依靠老天爷存活,朕修道为逆天而行,朕的国家,也不能依靠天而生存。”】
【“而朕的修为,需要国运来相助,现在的国家发展太慢了。”】
【“国家需要改变,政策需要变化,而朕将做这个执剑人,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统统砍掉。”】
【“朕只要结果,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力,哪怕杀万人,十万人,百万人也在所不惜。”】
【听着这话,朱标心中一颤,允炆……】
……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大笑道。
“哈哈哈,说得好,标儿你能不能学着点!”
“还有允炆也是。”
明武宗这番话,可算是说到他心坎里了。
做皇帝,就是要心狠,心不狠怎么坐稳皇位?
任何事情不可能两全其美,有失才有得。
朱标有些无奈:“父皇,这土地收归国有,要杀的恐怕都不止小百万人了。”
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就代表着但凡是生活好一些百姓利益就要受到损害。
虽然这部分百姓到不了了千万。
可这些人,都是受过教育,要真的惹急眼了。
那可是真的会造反的。
历朝历代,只要不是王朝已经烂透了,一般是不会有农民起义的。
因为农民根本不识字,思想也根深蒂固。
很多起义,都是一些富商,世家啥的扶持。
要是没有扶持,那就会像黄巢那样,用人肉当军粮。
“这,允炆应该没这么狠吧?”
朱元璋听见要杀上百万人,也有些诧异。
这不就是说着玩吗?狠话谁不会说。
应该不至于真的杀百万人吧?
要知道,他自己都没杀这么狠过,顶多杀几万人罢了。
还有很多,都是间接导致死亡的,诏狱流放之类的。
真的被直接砍头的,还是很少的。
“我看允炆那眼神,可不像是闹着玩的。”
明武宗那眼神,朱标可是看在眼里,狠辣嗜血。
貌似真的敢杀百万人。
……
【朱标没有想到,七岁的孩子,杀心会有这么重。】
【其余藩王,也都有些吃惊,这确定是七岁的孩子?当年他们七岁可不这样啊。】
PS:求点数据吧,真的要饿死啦,读者大大喂点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