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东离太子
书名:穿越之哀家要回宫 分类:现言 作者:宥伈 更新时间:2024-09-23 16:45:58
身着一身黑色玄服的男子端起茶杯,微呷一口,缓缓的放下,修长的手指在檀木桌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级。随即缓缓开口,声音犹如天上玉珠落瓷盘:“诸位可有听闻大明这位传奇的皇后娘娘,甚是有意思。”说话之人正是东离国太子裴轩策,东离国南接南诏国,东部接壤大明陆地南蜀(正是月果长公主的封地)。东离国国土面积小,但好在物产丰饶,能够自给自足,东离国王年事已高,而这位太子又是东离国王唯一的儿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简直就是财富与自由的化身。传说中这位太子,天赋异禀,聪慧异常,七岁便能成诗,十二岁便能打胜仗,在东离国威望甚高,十分得百姓拥戴。但是却传说不近女色。
裴轩策话音刚落,旁边着水蓝色的男子接话道:“看来太子爷消息十分灵通,臣也听说了此时,据说这位皇后娘娘自先皇后病逝后就无缝衔接了后位,不止先皇后的逝世与这位新皇后有何关联呢,臣已经忍不住想要一睹这位皇后娘娘的倾城之色了”讲话期间,手还忍不住捏了捏旁边美人嫩滑的脸蛋。此人眉宇间不知为何总是藏不住淡淡的哀愁,尽管眉目清秀,眼神清澈如水,也藏不住心中思绪飘然与面庞。是人正是东离国文部尚书纳兰嘉措,他的诗作早已文明整个人间,其中一首: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便响彻大江南北。令人过而犹新。这首诗表达了纳兰嘉措在爱情与信仰之间的挣扎和无奈。前两句“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描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佛教戒律的顾虑,后两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则表达了在爱情和信仰之间的两难选择,感叹世间难以找到一种方法,既能不违背佛教的教义,又不失去对爱情的真挚情感。可见也是性情中人。
而旁边这位白衣男子,便是这甲子楼名义上的主人,刘之焕公子:“呦,咱们纳兰大人是性情中人,这就惦记上这大明皇后的容颜了,不如趁下月,各国使臣朝见之时,一同共睹这位皇后娘娘的盛世容颜啊!”
“哈哈哈哈哈,之焕兄还是如此的伶牙俐齿啊,不过说的有道理,下个月自然可以入这大明皇宫一探究竟。如此甚好啊!”东离太子裴轩策开口道。
此时,旁边的美人娇羞到,“各位爷潇洒至极,只是世人都知我国国土小而富饶,却不知富饶到何种地步,所谓我们的先祖十分擅长经营交易,整个大陆无论哪个国家都遍布我们的铺面,而这甲子楼,明面上是高级酒楼,实际上在地下,是我们东离国收集各国情报的集中中心。今日,我国的密探送来了这位皇后娘娘的画像,各位爷可有兴趣一观呀”讲话的这位美人正式东离国安插在大明国的密探主管,柳如是。十分擅长从各位达官贵人手里搜集情报。
“呦呵,厉害呀,柳美人儿,快呈上来让大家一睹芳容。”纳兰嘉措开口道。裴轩策在旁边嘴角微扬,邪魅一笑。
不多时,一副包装精美的画轴被丫鬟呈了上来,随即在主子的示意下小心翼翼的打开,同时,在场的几位都看呆了,世界上怎会有如此美人,美人之姿,宛若天仙下凡尘,动人心魄。她的脸庞,如同精致的玉雕,美丽绝伦;那双明眸,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她的眸子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充满了慧黠与灵动。那眼神如同秋水般深邃,照见人心,令人无法抗拒。红唇皓齿,轻易地点亮整个世界。她的身姿妙曼如柳,柔软而富有曲线,如诗如画,让人陶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她的美丽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让人心驰神往。
这仅仅是一幅画,就已经令人无法抗拒,不敢想象如果见到真人还是一副怎样的场面。东离太子裴轩策平生也未能见过如此妙人,随即让人大手笔的赏赐了在场所有的丫鬟。
兰心殿,君思正在临摹纳兰嘉措的诗句,明鸿犹如一道光似的走了进来,看到君思如此有雅致,便有心逗一逗她:“这东离国的文部尚书纳兰嘉措可是花名在外,风流倜傥,莫非朕的皇后也如此迷恋他的诗作,朕听闻,下个月的各国朝会,这位美男子也会到来呀,皇后不仿期待一番。”君思听出了明鸿话里的醋意,就想将计就计,便回复到:“哦?那臣妾到时候可要好好装扮一番。”在注意到明鸿那即将刀人的眼光后,马上调转话风到:“哈哈,臣妾是要装扮给陛下看呀,在臣妾心里,陛下才是这世间第一美男子呀。”明鸿听了这话,心里很是受用,脸色也立即温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