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3章、应对之策

书名:穿越古代救祖宗,瘸腿皇子不装了 分类:历史 作者:笔下有矿 更新时间:2025-04-05 11:56:00

换源:
 

  太子开口道:

“父皇,这是六国联盟围城打援的阴谋。

六国的目的是拦截土瑞国的粮草。

我们最好立刻派兵,赶在六国联盟的前面,把土瑞国的粮草迎接回来!



太子在所有皇子中排行第七,年龄不大,只有24岁,但因为战功卓著,成功把二皇子从太子的位置上挤下来,取而代之。

不得不说,刚才太子的话,非常符合现在的形势。

对于启天城的防守来说,粮草是多多益善的。土瑞国的1万精兵进城后,还能协助城防。

其实,所有的皇子,除了现在的方磊外,都是主降派。

但太子的发言,没敢提投降的事,这是为了避免激怒武帝。

武帝听了太子的话,微微点头,“不错,能判断到六国联盟的围城打援行动,太子的看法很有建设性。别的皇子也说说意见。”

二皇子马上抢着说:

“我认为,不该派兵迎接土瑞国粮草。

我们应该派出一位口才好的大使,到六国联盟的营地去,通过友好协商,让六国联盟把抢到的土瑞国粮草,还给我们。



二皇子的回答,明显就没有太子那么高明了。

不但把粮草让给了六国联盟,还要腆着脸,求六国联盟施舍粮食。

考虑到武帝刚斩了六国大使,若是永安国也派大使到六国营地,怕是凶多吉少,轻则反扣为人质,重则殒命。

这位二皇子年龄有30岁,在所有皇子中最年长。

因为大皇子小时候去世得早,二皇子才以年龄优势,顺位成为太子。

可惜在军事谋略上,思路一塌糊涂。

被七皇子挤下太子之位后,二皇子对七皇子无比嫉恨,一心想反对七皇子,于是,趁这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表达一些和七皇子不同的意见。可惜弄巧成拙,答得稀烂。

其实二皇子已经被六国联盟吓破胆,还在幻想着,和六国联盟和谈,以求自保。

但二皇子又不敢顶撞武帝,于是委婉表达“亲近”六国盟军的想法。

等永安国使者到了六国联盟的营地,还可以秘密地商谈投降的事。

实在不行就里外串通,见机行事,只要把武帝放倒,投降的事情就有机会成功,到那时,太子之位和皇帝之位,还不是二皇子的!

二皇子是很蠢,但六国联盟并不需要聪明的傀儡。

武帝听到二皇子的意见,勃然大怒,顺手抄起手边的茶杯,向二皇子扔过去。

二皇子慌忙躲避。

茶杯“啪”一声打到二皇子身后的柱子上,有几块瓷片还掉到了方磊的轮椅下。

武帝是真的恼怒了,完全不顾及二皇子的情面,厉声说道:

“蠢货!

派使者和六国联盟协商?

六国联盟能把抢到的粮食让给你吗?

拉着一张臭破脸跟人要饭?

你嫌我国的使者活得太久了吗?

你的口才那么好,要不要把你派到城外,和六国和谈!?



武帝说完,气得直喘大气。

这个二皇子,难怪从太子的位置上被挤下来,军事谋略方面实在比现在的太子,也就是七皇子,差了太多!

武帝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太子(七皇子)见武帝发火,心中暗暗庆幸。

父皇刚才明明已经命令禁止投降,二哥空有一身年龄,脑子却不中用。

派大使和六国和谈,已经和“投降”二字沾到了边。

难怪武帝会发火。

“其他的皇子,继续说!”武帝对二皇子失望至极,只能指望别的皇子。

三皇子和八皇子都是二皇子的附庸,眼见二皇子的意见惹怒武帝,三皇子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附和二皇子的意见。

但是,又不能和自己的反对派——七皇子的意见相同。

于是三皇子和八皇子独辟蹊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三皇子道:“我认为,不能派兵支援土瑞国的粮草部队。”

言下之意,我的意见就是和七皇子不同。

武帝眼中瞬间泛起一丝希望之光,马上问:“为什么不能派兵支援?”

三皇子支吾以对,“哦……呜……”

足足哦呜了三分钟,也没哦呜出个所以然,最后终于挤出一句话总结:“我们……不该支援。”

憋了三分钟,居然只说出一句重复的话。

武帝眼中的希望之光瞬间熄灭。

三皇子肚子里根本没货,随口瞎说应付,完全说不出不支援的理由。

这样一来,刚才三皇子的意见就和没说一个样。

武帝连连摇头,这个三皇子也不成气候,扶不起来的。

武帝又把目光看向八皇子。

八皇子要机灵一些,本来八皇子是二皇子的附庸。

现在二皇子的意见惹怒父皇,他肯定不能表达和二皇子一样的观点。

七皇子又是他暗地里的对头,也不能赞同七皇子。

于是八皇子说了一个全新的意见:

“我们应该多派兵勇到西城门,巩固启天城的城防。”

这句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和“支不支援土瑞国的军队”无关。

已经跑题了。

八皇子也是随口一说,自知没什么作用。

但好在这个意见既不得罪七皇子,又不附和三皇子,还不会惹怒武帝,简直三全其美。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就像泥鳅在水田里扑腾——滑溜得很。

方磊一听,心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后半句巩固城防肯定是对的,符合现在的情况。

可是增派兵勇到西城门就不对了。这会引起六国联盟的警觉,加速怀疑六国使者为什么迟迟不归。

一旦追问起来,永安国在回答方面的任何纰漏都会增加六国联盟的疑心。

说不定会导致提前攻城。

到时候,启天城恐怕连24小时的寿命也没有了。

而启天城这个首都一丢,永安国也就彻底玩完。

所以,现在派兵到西城门当“显眼包”,只会加速永安国的灭国进程,起不到任何自保的作用。

武帝听完八皇子的意见,知道八皇子空有一些文采,但武略方面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空头皇子。

无法指望八皇子的!

眼下,启天城形势如此紧张,武帝预感到六国联盟迟早会发现使者出了情况。

对启天城发起进攻,只是早晚的事情。

当务之急,必须从皇子当中,选出一位协助管理城防。

这个选择,和选择皇位继承人完全不同。

这次是情势之迫,单纯为了生存,和每个皇子的未来的地位没有关系。

上阵父子兵,派哪个心腹皇子来督导城防比较好呢?

太子虽然有战功,但那是攻城战的战功。

在守城战方面,太子的资历似乎也不够用。

刚才太子的回答,只能说及格,中规中矩,若是让太子分担守城的指责,恐怕难以承受六国联盟的高压。

武帝还有一个小心思,目前朝廷上,全是刚刚被武帝硬生生骂回来的投降派。

武帝太需要一个亲信了,不但希望这个亲信能成为自己在守城大业上的有效助力,也希望这个亲信能真正和自己站在一起,必要的时候,帮助自己预防城内士兵的弑君反叛。

守城的高压,以及与朝臣皇子的激烈争吵,已经让武帝切实地感觉到了自身安危受到了影响。

确实有点危险。

更糟糕的是,这个危险单靠增加自己的亲卫队人数是无法根除的。

武帝很需要一位在守城方面的“坚定伙伴”。

一定要把这位能真正帮助他的皇子找出来。

武帝陷入沉默的思考。

虽然武帝没有指责八皇子,但武帝的沉默就是对八皇子意见的最好否定。

“该你了,方磊。”

武帝还不知道方磊是穿越者,因此对方磊没有什么期待。

武帝心想,这个方磊,身有残疾,空有半身勇武,而且血气方刚,和他的兄弟们一样不中用,一定说不出个所以然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