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8章 初入死士营

书名:穿越成大秦,一不小心成了话事人 分类:历史 作者:萧山说 更新时间:2025-05-17 15:51:14

换源:
 

  方俊在小书案后端正坐下,双膝并拢,脊背挺直,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

他的目光扫过案上的空白竹简,心中微微一动。

固则坐回自己的书案后,抬头看向他,目光深邃而平静:“之前可曾学习过大篆的书写?可曾受过启蒙?”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探究,仿佛在试探方俊的底细。

方俊正襟危坐,拱手回道:“回老师,未曾。请老师赐教,学生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坚定而谦逊,没有半点敷衍,甚至带着一丝渴求的光芒。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

固听后并不意外,只是微微颔首,轻声道:“若你受过启蒙,想来也不会被发配到骊山服役。”

他的语气中没有嘲讽,反而透着一丝理解,仿佛早已看透了方俊的处境。

固在案头翻找片刻,手指在一堆竹简间滑动,指尖偶尔触碰到竹片边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最终,他抽出一卷递给方俊:“你是初学,按理说,不该用秦法启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方俊年轻的面庞,接着道,“但我此行未带其他书籍。秦法是每一个秦人都应知晓的规矩,你身为秦人,想来对其中一些条款也有所耳闻。思来想去,秦法反倒最适合你入门。”

方俊接过竹简,指尖触碰到粗糙的竹片时,心中微微一颤。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铺在案上,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大篆上,却一个字也认不出来。

这些字迹对他而言如同天书,笔画繁复,形态古拙,带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然而,他对秦法的内容并不完全陌生。大秦朝廷向来重视普法,民间流传的律令条款他多少听过一些,只是囿于不识字,无法将耳闻化为眼见。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竹简,心中暗道:“若能识字,这天下或许会多出一条路。”

这个时代没有拼音,只有反切法。

固耐心地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发音,讲解字形。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不急不躁的节奏,仿佛一位老匠人在打磨一块璞玉。

教完几个字后,固便低头处理自己的公务,只偶尔抬头扫一眼方俊的练习情况。

方俊握着竹笔,指尖微微用力,蘸上墨水,在竹简上模仿着固的笔迹,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

墨香在鼻尖萦绕,他的目光专注地盯着竹简,手腕微微颤抖,却强迫自己保持平稳。

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案上,留下一片小小的湿痕。

也不知是穿越的缘故,还是两世灵魂融合带来的异变,方俊的学习能力变得异常强大。

固只教了一遍,他便牢牢记住每个字的发音和笔画,甚至连反切的韵律都了然于心。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纸,将这些知识迅速勾勒成型。

只是为了隐藏这份天赋,他并未声张,而是默默地反复练习,装出一副初学者的模样。

他的笔锋时而顿挫,时而流畅,竹简上渐渐浮现出一行行歪斜却认真的字迹。

他抬头看了一眼固,见对方低头忙碌,心中暗暗欣喜:这或许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时间渐渐推移,日头升高,已近午时初刻(十一点)。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案上的竹简映出一片淡淡的金光,墨迹在光线下显得愈发深邃。

固头也不抬,声音从案后传来:“你可以回去了,明日再来。回去后多练练,别偷懒。”

他的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早已习惯了发号施令。

方俊停下手中的笔,指尖轻轻揉了揉有些酸涩的手腕,随后将案上的竹简小心整理好,装入布袋,摆放在案头右侧。

他起身朝固恭敬一礼,声音低沉而真挚:“学生告辞。”

说罢,他转身离开,步伐稳健,背影在阳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的心中隐隐有些激动,这一天的收获远超预期,而他对未来的期盼也愈发强烈。

他推开木门,迎面而来的热浪让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

回到采石场,热浪扑面而来,日头已高悬正空,炙烤着大地。

百人将苦匆匆迎了上来,额头上挂着汗珠,衣衫湿透,低声汇报道:“五百主,刑徒们干活都很卖力,是否让他们休息一会儿?如今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今日的任务量已完成了七成,若按这个速度,预计下市末(五点)就能全部完成。”

方俊闻言,目光扫过采石场。刑徒们汗流浃背,脸庞被烈日晒得通红,衣衫早已湿透,黏在身上,显得狼狈不堪。

然而,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

他摇了摇头,沉声道:“一天之中,日失(一点到三点)最为酷热,到那时再休息不迟。”

说罢,他走上前,示意众人停下手中的活计。

见刑徒们纷纷抬起头,目光疑惑地投向他,方俊提高声音,大声道:“上吏说了,今日的任务量不变,与往日相同。百人将苦告诉我,你们已完成了七成,想必有人觉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吧?”

他顿了顿,见众人点头,又道,“但我拒绝了。”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一股不容商量的气势,响彻整个采石场。

刑徒们的脸上浮现出不解之色,方俊见状,沉声解释:“一天之中,日末时分最为炙热,大家再坚持一会儿,到那时再到阴凉处休息,如何?”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却坚韧的面孔,语气中透着一丝鼓励,仿佛在点燃他们的希望。

“谢五百主!”一阵欢呼声骤然响起,采石场内的颓废气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干劲。

望着众人脸上的激动,方俊一字一顿道:“但有个条件,下市末之前,必须完成今日的任务量。若能做到,日后也可像今日这般,在最热时休息;若完不成,别说以后,今日便会有惩罚。”

“请五百主放心,下市末一定完成任务量,保证每次检查都过关!”刑徒们齐声应道,声音中满是决心。

他们的眼神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仿佛方俊的话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苗。

……

不久后,方俊离开采石场,被章邯派来的士卒带走。

一行人骑马而行,尘土飞扬,马蹄声在山间回荡。

尚未抵达营地,方俊便觉两腿之间疼痛难忍。

这个时代没有马鞍和马镫,骑马并非享受,而是一桩苦差事。

他咬紧牙关,尽量保持身体的平稳,汗水沿着额角滑落,滴在马背上,留下一片湿痕。

他的双腿酸痛不堪,心中却隐隐有些期待。

经过一番检查,方俊被带入营地。

营地四周环绕着简陋的木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夹杂着泥土的腥气。

一名士卒将他领进一间房内,递上一身轻便的衣物和一柄青铜长剑。

剑身寒光闪烁,触手冰凉,带着一丝沉甸甸的杀气。

那士卒看向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冷意:“士卒俊,这里是死士营。从今日起,你将参与其中训练。”

说罢,他朝外大喝一声,“伍长章,此人交给你,正好补足人数。”

“诺。”一名身形魁梧的汉子应声走来。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脸上带着几道浅浅的刀疤,眼神锐利如鹰。

他打量了方俊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小子,你是犯了什么事,才被发配到这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