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出其不意
书名:重生之我在大夏当研帝 分类:历史 作者:熊猫有眼圈 更新时间:2025-03-10 14:46:41
夏云转过头,目光如刀般刺向刘元:
“丞相,这赵崇武可是你举荐之人,还有之前的禁军统领张威,亦是你力荐上位,”
“如今他们接二连三的犯下这等大错,你这举荐之人,该当何罪?”
刘元心中愤恨不已,他万没想到夏云会借着赵崇武之事,反手将矛头指向自己。
他咬了咬牙,强压怒火,佯装惶恐地跪地请罪:
“陛下,臣有罪。”
“臣举荐之时,确实未曾察觉他们的狼子野心,是臣查人不察,用人不慎,臣愿领罪,请陛下责罚。”
这时,户部尚书孙茂才出列,躬身说道:
“陛下,丞相多年来为大夏殚精竭虑,劳苦功高,虽有举荐失察之过,但功大于过啊。”
“如今朝堂正值用人之际,还望陛下念在丞相往日功绩,从轻发落。”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替刘元求情。
夏云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连连。
他本意也并非此刻就扳倒刘元,毕竟这老狐狸在朝堂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下,他借坡下驴,微微点头:
“既如此,看在诸位爱卿求情的份上,朕且饶过你这一回。”
“罚俸禄一年,闭门思过一个月,这段时日,你便不用上朝了,在家里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刘元心中愤怒如狂潮,却不敢表露分毫,只得假意谢恩:
“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深刻反省。”
夏云重新坐回龙椅,再次提起整合御林军与羽林军之事:
“诸位爱卿,朕意已决,欲将御林军与羽林军交由秦震整合,恢复他镇国公之位,大家可有异议?”
这一次,朝堂上一片死寂。
大臣们面面相觑,面心中都明白,夏云此举摆明了是要扶持秦震,打压刘元。
谁要是敢在此时站出来反对,怕是下一个被问罪的就是自己,于是纷纷选择默不作声。
刘元心中暗恨,可他也明白,形势比人强。
今夏云占了上风,又手握赵崇武的把柄,他若再强行阻拦,只会让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思量再三,他率先出列,强挤出一丝笑容:
“陛下圣明,臣以为,秦震将军确实经验丰富,威望颇高,由他执掌军权,必能保我京城安稳,臣附议。”
有了刘元带头,其他大臣也纷纷出声:
“臣附议。”
“臣附议”
……
夏云见状,心中暗自欣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威严:
“既如此,此事便这么定了。即刻恢复秦震镇国公之位,”
“命秦震着手整合御林军与羽林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京城防务焕然一新。”
“陛下英明!”
大臣们齐声高呼,那声音在金銮殿内久久回荡。
然而,朝堂上的风云并未就此平息。
夏云顿了顿,接着说出第二件事:
“朕还决定,准备重开武举,且不限身份、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武艺高强之人,皆可入军队,为我大夏效力。”
大臣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
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们,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他们心里门儿清,若平民百姓也能参加武举,那自家子弟入朝为官、在军中谋得高职的机会可就少了许多。
毕竟,平民中卧虎藏龙,真要是放开了比试,自家那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们,哪能是对手?
刘元更是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武举一旦推行,无异于在他的势力版图上硬生生地撕开一道口子。
他急步出列,高声反对: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那平民百姓未曾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不懂军规军纪,贸然让他们参加武举,混入军队,恐会扰乱军心,坏了我大夏的根基。”
“再者,若让毫无背景之人轻易进入军中高层,日后万一有二心,谁能制衡?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夏云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双眸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呵斥道:
“刘元,你三番五次地阻止朕的提议,朕倒要问问,这大夏究竟是你刘元的,还是朕夏云的?”
“你如此行径,莫不是想将这皇位取而代之?”
“既然你这般不情愿,要不这皇位让给你坐好了!”
刘元脸色一变,他万没想到夏云会如此强硬,当下佯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跪地高呼:
“陛下息怒!”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大夏更是一片赤诚,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陛下安危。”
“若陛下今日执意推行此令,臣唯有以死明志,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出列,劝阻夏云:
“陛下,丞相所言极是,还望陛下顾全大局,切勿因一时冲动而动摇国本啊!”
夏云气得双手颤抖,他恨不得当场将刘元及这帮附和之人统统拿下。
可他心里明白,如今还不是时候,朝堂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行事,只
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无奈之下,他强压怒火,咬着牙说道:
“既如此,那就暂且搁置,容后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说罢,他站起身来,目光冷峻地扫过群臣,声音低沉而威严地补充道:
“诸位大臣,朕不妨直言,朕手头还攥着许多人的罪证,今日未拿出来,不过是给某些人留点脸面。”
“朕会在御书房等候,若是自觉心中有鬼之人,能在傍晚之前主动来御书房向朕当面承认罪证,交出贪污所得,朕可既往不咎。”
“但若等朕亲自上门查办,那便是抄家灭族,鸡犬不留!”
“朕只等到傍晚,过时不候,望诸位好自为之。”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死寂,大臣们面面相觑,许多人战战兢兢,互相不敢说话,他们心中暗自揣测,
既不知自己是否已被皇帝盯上,也不清楚夏云所言证据是真是假,各自在心里反复盘算着。
夏云一甩衣袖,起身拂袖而去。
朝堂上的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无奈散去。
这场朝会,因武举一事闹得不欢而散,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仿佛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朝后,大臣们各自怀着心事离去。
刘元独自走在前面,脸色阴沉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朝堂上的一幕幕,心中满是疑惑与愤恨:
这夏云到底是从哪里得到那账本的?
动作如此之快,竟让自己毫无还手之力,难不成是那秦淑婉在背后出谋划策?
她一介女流,怎会有这么厉害的手段?
户部尚书孙茂才快步上前,轻声问道:
“丞相,您没事吧?”
刘元微微皱眉,瞥了他一眼,冷声道:
“哼,我能有何事?那小皇帝想跟我斗,还嫩了点,不过今日这武举之事,总算是暂时拦下来了。”
说罢,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
“此地不宜久留,有什么话,回府再说。”
二人一前一后,匆匆向刘元的府邸走去。
一路上,刘元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深知,夏云今日之举绝非偶然,定是有备而来。
往后的日子,怕是愈发艰难了,可他又怎会轻易认输?他暗暗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而夏云回到御书房后,也是满心愤懑。他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
“刘元,今日暂且放过你,可你莫要以为朕就会这般轻易罢了,这武举之事,关乎大夏未来,朕迟早要推行,看你能阻拦到几时!”
此时,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已议论纷纷,百姓们听闻朝堂上的变故,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满怀期待。
而各方势力,也都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重新布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之下,愈发汹涌澎湃……
秦震得知朝堂上的结果后,心中对夏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明白,夏云为了让自己官复原职,冒了极大的风险,与刘元正面交锋。
当下,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加快了筹备接手御林军和羽林军的步伐。
他召集旧部,联络亲信,制定详细的整顿计划,每一个经验都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夜幕悄然降临,京城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唯有皇宫和少数权贵府邸,依旧灯火通明。
夏云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