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陆并进
书名:重生之我在大明当太子 分类:历史 作者:挽风ovo 更新时间:2025-02-24 15:30:50
洪武三年六月初六,龙江船厂的晨雾里浮动着桐油与铁锈的腥气。朱标攥着青铜司南穿过船坞,改良型福船的龙骨正在晨光中嗡鸣——三千枚钨钢铆钉的震颤频率,竟与钦天监浑天仪昨夜异动的声波完全契合。
开闸!随着绞盘齿轮的嘶吼,长江水漫过船坞的瞬间,船首青铜撞角突然迸发蓝光。朱标飞身跃上船艏,指尖拂过雕刻的螭龙纹,鳞片缝隙渗出的松脂让他瞳孔骤缩。这分明是至正二十三年黄河堤坝的封桩材料,此刻却在龙骨的接缝处流淌。
殿下当心!工部侍郎的惊呼被爆炸声淹没。船尾蒸汽锅炉突然炸裂,飞溅的齿轮碎片在朱标脸颊划出血痕。当他抓起滚烫的铜质压力表,表盘内侧的莲花暗纹正渗出靛蓝色液体——与科举案中的毒墨如出一辙。
未时三刻,京杭运河畔的铁路路基突现异象。三千役夫在烈日下昏厥,他们夯土的木杵上残留着荧绿粉末。朱标策马赶到时,铁轨下的枕木正在自燃,火焰中浮现出白莲教的梵文咒语。
取洛阳铲来!朱标挥剑劈开焦木。探铲深入地下九尺时,带出的不是泥土,而是整块刻着西夏文的青铜板。当他用硝石水冲洗板面,显影的竟是黄河改道前的漕运图——而应天府的位置,正对应着星图中鬼宿的方位。
子夜,龙江船厂的地窖寒如冰窟。朱标举起火把,照亮墙面上用煤灰绘制的蒸汽机图纸。改良的曲柄连杆结构旁,竟标注着拉丁文公式——正是他穿越前在实验室演算过的热力学方程。更骇人的是,图纸边角处按着枚血指印,指纹与刘伯温书房镇纸上的朱砂印完全吻合。
报!宝船龙骨有异动!锦衣卫的锁子甲撞碎地窖死寂。朱标冲上甲板时,月光正穿透船身三千六百个铆钉孔,在甲板投射出完整的印度洋星图。当他用钨钢尺丈量星位间距,发现与江西钨矿矿洞的通风井布局分毫不差。
五更天,京郊铁路工地突发地陷。朱标悬绳降入深渊,火把照亮了埋藏三百年的地下工坊。十二架青铜水车仍在运转,齿轮咬合处迸发的火星点燃了浸油的《天工开物》残卷。在熔炉废墟中,他扒出半块刻着至正二十三年监造的铜牌,断裂处残留的钨钢碎屑,正是改良福船龙骨的材质。
殿下!黄河渡口出事了!八百里加急的塘报沾着血渍。朱标展开染红的《漕运志》,发现书页间夹着整张蒸汽机设计图——而图纸边缘的批注笔迹,竟与自己穿越前在实验室的笔记完全相同。
六月初九,福船试航当日。朱标伫立舰桥,看着蒸汽轮机喷出的黑烟在空中凝成北斗七星。当航速达到九节时,船底突然传来金属刮擦声。潜水夫捞起的不是礁石,而是半具青铜浑天仪——黄道环上镶嵌的明珠,正对应着铁路沿线失踪役夫的户籍地。
转舵!朱标突然夺过轮盘。福船在激流中横摆,船艏撞角劈开隐藏的沙洲。浮出水面的不是泥沙,而是整箱浸泡药水的《皇明祖训》——每卷扉页都盖着朱元璋的私印,而批注的朱砂字迹竟与刘伯温星图注释同源。
申时,暴雨冲刷着铁路路基。朱标趴在铁轨上倾听,地底传来的齿轮咬合声与龙江船厂的蒸汽机频率完全同步。当他用炸药掀开三十丈路基,露出的不是夯土,而是至正二十三年铸造的青铜轨道——枕木间的接缝处,黏着天工院最新研发的钨钢焊料。
报!通州粮仓起火!浓烟中升起七道狼烟。朱标踹开燃烧的仓门,在焦黑的《赋役黄册》灰烬里,发现整箱带血的青铜司南。当磁针全部指向南京方向时,地窖深处传来蒸汽机的轰鸣——那里埋着三百架改良版一窝蜂火箭,燃料舱上刻着刘伯温的阴阳符咒。
六月十五月圆夜,朱标站在海陆交汇的吴淞口。福船的蒸汽笛与铁路机车的汽笛同时嘶鸣,声波在江面激起诡异涟漪。当他将星图碎片抛向夜空,月光穿透羊皮卷,在潮汐滩涂上投射出整座地下城的轮廓——齿轮咬合的城墙、蒸汽驱动的闸门、以及宫殿穹顶那尊用浑天仪零件组装的青铜巨炮。
子时,钦天监突然传来巨响。朱标策马冲入观星台时,刘伯温的道袍正在夜风中燃烧。老臣手中的《推背图》残页飘落,泛黄纸面上,画着穿龙袍者驾驶蒸汽机车的图像。而画中人的面容,赫然是百年后的明成祖朱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