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5章 成为李百万的条件!

书名:重生之胆大包天 分类:都市 作者:犀共鸣 更新时间:2025-03-17 07:43:49

换源:
 

  李均的回答鸡和蛋的问题,很有趣。

想吃蛋,就要先得有鸡,想吃鸡,那就得先有蛋!

旁边的钟灵眼睛对着李均泛着亮晶晶的光芒,头一次发现李均有这么有趣,也不只是一个书呆子呀!

对于老师接下来的提问,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关于改革开放,李均是侃侃而谈。

一些观点与老师相冲,但是李均只是稍微一发表看法。

反驳得老师更是拍手叫好。

自愧不如。

……

下课之后,钟灵用笔筒敲了敲李均的手臂,因为刚才的课上让钟灵觉得李均的气质完全变了,在他的身边她感觉一股奇大的气场,刚才那气场比老师的还要大。

好像李均才是老师一样。

那个老师都成为了他的学生一般。

她不知道为什么有那样的感觉。

以前他觉得李均就是一个只会念书的书呆子。

怀着好奇心。

她用笔筒捅了捅李均的胳膊。

感觉到有人捅了捅自己,李均扭头看了看同桌钟灵那秀美的侧脸。

“怎么了?”

“哦,没什么,刚才那先有鸡还有蛋的答案你是怎么想到的?哈哈,我觉得很有趣”

这个答案,李均记得是自己未来的妻子王瑶告诉自己的,那时候她总跟自己说些歪理,但是却又十分有道理。

“不是我想到的,是一个女生跟我说的。”李均没多少复杂心思回答道。

钟灵听到这个答案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一阵隐隐的失落感。

就像是心中一个宝贝被人夺走了去。

另一个女生啊!

那是谁?

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又响起来了。

钟灵发现班级的好好学生,今天好像变坏了,他好像一节课都没有听。

只是在纸上偶尔划划。

钟灵偶尔用余光去瞥一眼,但是发现他只是写了几个年份。

比如1988年,1989年,1990年……”

钟灵不知道李均为什么写下未来的年份。

此时李均在思索着。

当然不是念书的事情,他一个教大学生,即将由副教授评为正教授级别的人还需要努力读书吗?

学识他已经有了,他想的是如何利用他的学识来开创上辈子因为没有胆识而没做的事情。

开创事业是为了什么?

为了有钱。

未来华夏即将进入一个财富时代,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时代。

他已经深知没有钱的痛苦,父亲重病无钱治疗,可爱的儿子重症……眼睁睁看着父亲只能理疗的死去,当经济好转一点,儿子又重症,儿子还没开始手术,他却是先挂了,留下老母,贤妻,病儿,幼女在那个世界,他不想悲剧再次重演!

这一辈子也绝不会重演!

李均在大学是教导经济专业,深知改革开放起来,经济腾飞的所有节点,以及华夏的经济大事件,那意味着着先知就是财富。

……

比如现在是1988年,证券市场上将会诞生很多百万,刘百万,李百万……其中要数杨百万后世最被其他人知道。

杨百万被誉为华夏证券市场最早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他名扬海外!

只因1988这一年他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央视在宣传改革开放制作的大型连续剧“改革开放二十年二十人“以浓彩重墨报道了他的事迹。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

现在李均也想成为李百万了。

李均对杨百万这一年关于国库券发财的操作手法是了如手掌。

不过杨百万起步的时候,他是合金厂的工人,他工作多年,还搞了一些副业,有一些积蓄,是有起步资金两万的,但是李均现在是一个穷光蛋学生,那里有钱?

家里?

他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皮革厂的工人,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每月不到一百五十块。

家里可能有一两千块的家底。

那点钱,李均总不能忽悠父母,都骗出来吧,一大家子要生活,那个不能指望了。

那怎么办?

……

一些温洲老乡致富的秘密,在于很多人思维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

比如。

没人干过这种事,没有先例可循,万一砸了怎么办?

没人干过怕什么?这样才没人跟你抢市场嘛,头道汤味道最好,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赚钱,统吃整块蛋糕,市场才大嘛!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一点优势,怎么创业呢?

没有优势怕什么,向别人借呗!

没有钱怎么办,向有钱的地方借一下。

借鸡,下金蛋!

不过,借钱,找谁借?

谁愿意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