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4章 能力 人格魅力

书名:重生谁还养吸血鬼一家?我抢婚青梅竹马 分类:都市 作者:奇谋 更新时间:2025-04-24 16:12:30

换源:
 

  谢新学愣了一下。

一是没想到女孩这么快就做出决定,毕竟只是过来参观一下,这么大的事情,总要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的。

二是,宋海燕的名字!

上一世,谢新学记得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是这个宋海燕,考取了本县的第一名,被省师范大学录取。

毕业之后,宋海燕被安排进教育局工作。

谢新学从民办教师考上公办的时候,宋海燕已经是一把手了。

等到谢新学弃文从商,开办教培机构的时候,宋海燕升到市教育局,后来又去省厅工作。

因为是老乡关系,宋海燕给予谢新学很多照顾,在企业发展的前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只可惜,谢新学对弟弟妹妹们太过纵容。

他们仗着和谢新学的关系,谁都能过来指挥一通,导致处在腾飞期的企业土崩瓦解。

怪不得,谢新学刚才见到宋海燕的时候,除了被她飒爽的气质所震撼,还觉得有点儿眼熟。

谢新学还知道,宋海燕是县教育局长宋育良的女儿。

谁能想到,上一世的天之骄女,竟然会看上自己的小破补习班。

宋海燕目光灼灼,看着教室墙上贴的标语。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今天不走,明天就算跑也跟不一定跟得上。

——不要抱怨不公平,一切只因努力还不够。

这些,全都来自世界名校的校训。

简单粗暴,直击灵魂!

而宋海燕最喜欢的一句,是:成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为了这一天,她等待了太久!

也准备了太久!

好不容易得偿所愿,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几个同伴也吃惊坏了:“海燕,你不是开玩笑?”

“我已经决定了,你们要不要留下,不用考虑我的做法,自己决定就好。”

宋海燕正色道:“不过作为朋友,我劝你们留下!十一年了,国家决定恢复高考,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名女生跟宋海燕关系很好,此刻力挺闺蜜:“我相信燕子的眼光,我也报名。”

几个男生你看我,我看你。

“几位,本学习班两天后开课,第一天免费试听,我还是建议你们听完之后再做决定。”谢新学笑着说。

宋海燕很有主见:“不用,明天我就过来,开课之前先自行复习,学费是多少钱,需要办什么手续?”

谢新学说:“学费45块,包含到高考前的一切课程,以及每周一次的试卷,其他费用自理。”

几人闻言,瞪大眼睛。

45块钱,你还真敢要啊!

“没问题,我明天带着钱过来。”

不得不承认,宋海燕的影响力很大。

经过一番商议,两个同伴决定和她一起,三个说是回家征求长辈的意见。

谢新学看的出来,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个人将成为补习班的第一批学生。

第二天一早,谢新学刚洗完脸。

宋海燕带着四名同伴,骑着自行车一起过来了。

“谢老师。”

谢新学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各位好,先到一楼中间的教室去吧,我去拿一下报名表。”

片刻之后,谢新学把报名表发给他们,说:“你们先填表,咱们一会儿就开课。”

宋海燕吃了一惊:“啊?不是说后天才开课的吗?”

“时间紧迫,各位不想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也是一样。”谢新学正色道。

宋海燕明显有点儿好不好意思:“那您这边招生的事情?”

谢新学说:“我的两个同伴,一个去广场,一个去其他地方发传单,少我一个人不要紧的。”

补习班这边的确要留个人,应付过来参观的学生。

宋海燕大为感动,对着闺蜜说:“小英,你爸不是在汽车站上班的嘛,拿一些传单给他,派发给班车司机。”

“让司机师傅帮忙送到各个公社里,下面也有不少待考青年呢。”

闺蜜爽快道:“没问题,交给我了!中午放学回家,我就搞定这件事。”

谢新学高兴坏了,这可是帮了他大忙呢!

“多谢两位同学!”

他正发愁怎么把广告做到下面去呢,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坐班车,一天最多跑两三个公社,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您就别客气了,咱们这是互帮互助。”宋海燕大大方方的说。

到底是城里的孩子,又是官宦子弟,说话办事就是到位。

两个女生是宋海燕和王美英,三个男生叫许卫东、刘建国和沈中华。

宋海燕问:“谢老师,是要现在交学费吗?”

“不急,先听课!”

谢新学是来赚钱的,却不会一头钻进钱眼儿里。

他看得出来,除了宋海燕那莫名其妙的认可之外,剩下的四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带着顾虑的。

毕竟,学费要45块钱呢。

就算是有钱人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谢新学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征服这五名学生。

让他们掏钱,掏的心甘情愿。

给高中生讲课,对于谢新学来说是轻车熟路。

哪怕是新世纪过后,高考达到白热化成都的时候,谢新学都是高考班教学的中坚力量。

当下,高考中断了十一年,加上长期动荡,对学生们的学业影响很大。

以至于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题目简单的令人发指。

放在后世,初中生水平都能考上大学。

换成普通的高中生,清北、华大更是唾手可得。

从报名表上的内容不难看出,除了宋海燕出类拔萃之外,剩下的四个人,也就是初中文化水平,成绩中等稍稍靠上。

谢新学做到心中有数,开始讲课。

第一节,必考科目语文。

谢新学洋洋洒洒的讲了两个小时,五个人听的目不转睛,甚至连厕所都舍不得上,生怕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第二课,必考科目数学。

谢新学以一道题目为例子,讲了两种正常解法,外加一种另辟蹊径,让宋海燕他们拍案叫绝的解法。

就连成绩最差的沈中华,不但听懂了,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

眼看十二点的铃声都已经敲响了,五个人依旧意犹未尽。

“今天上午就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吃饭,下午再来。”谢新学笑着说。

等他擦完黑板,转过身的时候,五个人仍旧坐在座位上,全都没走。

“你们这是?”谢新学发问。

宋海燕第一个站起来:“谢老师,交学费!”

谢新学笑了。

这,可是你们自己非要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