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炸烟花
书名:重生后,世子殿下又造反了! 分类:历史 作者:唐强子 更新时间:2025-04-03 14:25:30
夜色渐浓,谢珩独坐在案前。
他手中捻着之前沈真给的一截夜幽藤,招了招手,墨毫便从暗处现身。
“主子。”
“先前让你找的鬼市入口,有线索了吗?”谢珩说着,眸光闪动。
夜幽藤,虽说生长在南疆,但也不代表有钱买不到啊。
这是哪里?这是帝京城啊!
权力中心。
什么稀罕宝贝找不到?
早年便听闻帝京城下头,有个鬼市,专门售卖各路奇珍异宝,只不过那里不欢迎官身和世家子进入。
不过,对谢珩来说,没有需求,也懒得费神。以至于到现在,想去鬼市,还得临时派人去找。
墨毫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找到了,主子。得等入夜了,子时开。”
“您要亲自去吗?”
“派人去吧,那地方牛鬼蛇神盘踞着,再把我伤到了。”谢珩幽幽说着,从书桌的暗格里掏出了画册,上面赫然画着一柄‘火铳’。
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看着那图纸有些失神,良久,他又提笔画图。
不多时,白纸上便出现了火铳的样式。这一次,谢珩画的更像,细节也画的更加清晰。
“啧...”
谢珩欣赏着自己的画作,感叹自己的记忆力果然惊人!
只是。
他确实不是江宁,短时间内,根本想不通,那东西的工作原理。
谢珩叼着毛笔杆子,看着图纸出神。
“砰——!”
一声巨响,谢珩转头望去,漆黑的夜幕上,炸开了绚丽的红色烟花。
谢珩脑海中灵光一现!
是了。
火药啊!
早些年,荣帝便有利用火药制作武器的想法。
不过多年观察下来,众人发觉火药杀伤力太大。光是运输途中,就炸过数次。最后,用火药制造武器的想法,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虽说放弃了做武器,但荣帝还是下令,将火药列为管制品,各州府自行管辖。
如今,火药在矿上和烟火司都有不少。要么用来炸山取石,要么用来制造烟花,逢年过节就拉出来炸炸。
谢珩努力回忆,确定当时江宁并未给火铳点火,只是扣动了扳机,一息的功夫,铁珠便从膛管喷出。
虽然不懂,但谢珩想着,左右都是炸,应该跟炸烟花的原理差不多。
“墨毫!”
“主子。”
谢珩看了看墨毫,又看了看跟前的图纸,心中暗忖半刻,这才开口。
“你去给我找个,烟火匠来。”
墨毫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大晚上的,您找烟火匠?”
“我还得跟你解释?”
谢珩挥了挥手,墨毫领命而去,迅速隐入黑暗当中。
接着,谢珩去了华锦的院子。
他莫名其妙找了个烟火匠,这消息若是传入宫中,指不定那位多疑的陛下会怎么想呢。
但若是纨绔为了哄爱妾开心,倒也说的过去。
……
当夜,长公主府的上空,炸了一宿烟火。声音之大,炸得附近三条街外都能听到。
早朝上,各路大臣纷纷上奏。参谢珩的折子,小山一样高耸。
荣帝冷着脸,气得胸腔不断起伏。自从妹妹走后,他对这个外甥,几乎是宠得没边了。
不读书,罢了,偶尔去太学做做样式。
败家底,罢了,让皇后给他纳个精明能干的把持内务。
纵马伤人,也罢了,叫进宫来敲打敲打也就算了。
可现在,这孩子真是无法无天,烟火炸了一宿。连他这个皇帝,过寿诞的时候都没这么大的排场!
右相江铎频频侧目,看着出列的御史,心中暗喜。
这谢珩小儿,竟然还不知道收敛,如此离经叛道,五十杖还没将他打服?
既然如此,正好趁着这次,再让他吃吃苦头!
眼见着荣帝的表情已经有些生气的迹象,江铎出列,跟随众臣参奏。
“陛下,谢世子顽劣跋扈,如今是该管教一番了!”江铎说着,眼中划过一丝狠厉。
这时,左相崔若海开口道,“陛下,老臣认为,谢世子不过是年少无知,等冠礼结束,定会收敛。”
话落,崔若海对着江铎眯了眯眼。
荣帝没有应声,手掌压在龙椅把手上,轻轻敲动,打着节拍。
“陛下!”
“陛下...”
……
太学内。
谢珩坐在课室内,丝毫不知道,如今朝堂上因为自己的行为,又挑起了两派党争。
左右两派,互相制衡。
若是有个太极图,双方都得争争,到底是黑色为尊,还是白色为贵。
“二殿下,您的文章堪称本届魁首!”夫子说着,不断称赞。
这节课,是太学的刘夫子授课。现如今讲的,便是前日散学留下的题目,虽然楚隋安今日才来报道,但他早已提前写好了文章,只等夫子评判。
谢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着前排的楚隋安,不断咂嘴。
他是很欣赏二表哥的才华的。
不过,他要是想当皇帝,不光舅舅得死,二表哥也得死。还有那个不学无术,母族强盛的老五也得死。
忽然,刘夫子话锋一转,点了谢珩的大名。
“谢世子,您这个文章,是自己做的吗?”
谢珩点了点头,“是我啊。”
刘夫子静默一瞬,手上的文章十分简洁,篇幅奇短。
刘夫子猛然起身,身形颤抖,若不是他强定心神扶稳了桌子,只怕是要一头栽到地上。
“哎呦!夫子,您怎么了!”谢珩连忙上前,搀扶着刘夫子。
刘夫子看着谢珩,抬手指着他,颤颤巍巍,半晌说不出话,最终口眼歪斜,直接晕死过去。
课室内,瞬间乱作一团。
众人忙着将刘夫子抬到了外面通风的地方,又传来太医。
一群人乌泱泱离开后,平阳伯凑到谢珩跟前,又看了一眼谢珩的文章,瞬间发出爆笑。
题目:“如果某地发生蝗灾,百姓却尊蝗虫为神,不肯灭蝗救粮怎么办?”
谢珩答的:“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
平阳伯说着,拍了拍谢珩的肩膀:“在下真是佩服啊!谢珩啊谢珩,这刘夫子,再有一年就能告老还乡了,你这文章,怕是要送他提前上路了。”
“这么说,我还干了件好事了。这么大岁数了,每天风里雨里过来教书,多辛苦啊。”谢珩说着,双手抱在胸前,看着院内不断忙碌着的众多学子。
“你啊,有点正形吧!”平阳伯说着,眼眸瞥着周围的院墙,确定没有影卫盯梢,才敢小声说道:“你知不知道,今早上,多少大臣结伴要参你?”
谢珩点了点头。
他知道,他可太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