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分级管理,破解难题
书名:重生1981:放弃大学,娶妻生娃 分类:都市 作者:高山望月1 更新时间:2025-04-15 09:00:05
陈兴国一下子就停住了脚步,夕阳的光洒在他脸上,那光就像在他脑袋里点着了一把火似的。
分级管理!没错,就是这个!
他上辈子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呢,见过数不清的企业起起落落,心里可明白管理有多重要了。
那些干得好的企业呀,都有特别完善的管理体系。
他赶忙在脑子里回想上辈子接触过的那些商业资料,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就像潮水一样全冒出来了。
层级管理啊、扁平化管理呀、矩阵式管理之类的。
最后呢,他脑袋里就有了一个特别清楚的想法——给峰林村搞一个合适的分级管理体系!
峰林村的村民吧,人都特别实在,干活也肯下力气,可就是文化水平大多不高。
要是直接把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拿过来用,肯定是不行的。
他得找个简单又好懂的法子,还得能让村民们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就以那些有经验的村民为中心,把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管一片地方。
小组长让村民们自己推选,小组长呢,就负责盯着生产、协调资源,还有汇报问题。
这么干的话,一方面能让他自己管起来轻松点,另一方面也能让村民们参与到管理当中,让他们更有责任感,也更有归属感。
这么一想啊,陈兴国激动的拳头都攥紧了。
他心里就像着了火似的,恨不能马上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村长和张技术员呢。
他一转身,脚步就加快了,朝着村委会一路小跑过去。
到了村委会办公室,就见李村长戴着老花镜,正趴在桌子上整理村里的那些资料呢。
旁边的张技术员呢,捧着一本老厚的农业技术书,看得那叫一个带劲。
“村长,张技术员,我琢磨出解决产业链管理问题的法子啦!”陈兴国呼哧带喘地冲进办公室,兴奋的声音都有点变调了。
李村长冷不丁被他吓了一跳,老花镜差点没飞出去。
“兴国啊,你慢点儿说,啥事儿这么急火火的呀?”
陈兴国稳了稳神,深吸一口气,然后把自己琢磨出来的分级管理体系仔仔细细地给这两人解释了一遍。
李村长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脸上也露出了那种挺满意的笑容。
“兴国啊,你这法子可真不错!咱村里这些村民啊,就得用这种简单又好懂的办法来管。让他们自己选出小组长,管自己家的地,那肯定干起活来更有劲儿!”
张技术员也伸手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
“这个分级管理体系啊,不光能让管理变得更有效率,对技术推广也有好处呢。每个小组长要是都掌握了专业的技术,就能更好地指导组员搞生产,这样就能保证咱们的农产品质量了。”
李村长和张技术员都认可了,这让陈兴国心里更有底了。
他心里明白着呢,这个分级管理体系对峰林村产业链的发展肯定是个超级大的助力。
这时候啊,在陈兴国家里,许兰正忙活着做晚饭呢。
她心里清楚,陈兴国为了产业链那档子事儿,好些天都没好好歇着了。
瞅着丈夫的脸一天比一天瘦,许兰那叫一个心疼啊。
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得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把陈兴国的生活照顾得妥妥当当的,好让他能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
吃完晚饭,许兰端来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鸡汤,轻轻递给陈兴国,说:“兴国啊,你多喝点鸡汤,补补身子,这段时间可把你累坏了。”
陈兴国接过鸡汤,看着许兰那满是关切的眼神,心里就像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他伸手握住许兰的手,小声说:“兰啊,谢谢你,有你在我身边,我啥都不怕。”
许兰往陈兴国怀里靠了靠,也小声说:“兴国,你就放心吧,我会一直支持你的。不管碰到啥难事,咱们俩一块儿扛。”
就这么着,他俩在一块儿面对困难的时候,感情变得越来越深了。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像对方最牢固地依靠一样。
第二天呢,商会就正式对外宣称,要给陈兴国的产业链扩展项目投钱,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这消息啊,就跟一颗超级重磅的炸弹似的,一下子在峰林村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村子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
村里的人啊,到处跑着跟别人说这个事儿,一个个都高兴得不行,欢呼雀跃的。
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有了这笔钱啊,自己的生活肯定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陈兴国可真是咱们村的大福星啊!要是没有他,咱们哪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哟?”
“就是啊!他这人可厉害着呢,还总是惦记着咱们老百姓。咱们可得好好加油干,可不能让他失望啊。”
村民们对这个项目的将来那是充满了期待啊,都纷纷说要主动参与到产业链的建设里面去,就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去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那张技术员也没闲着呀。
他按照陈兴国搞的分级管理那一套,仔仔细细地制定了一个技术培训计划。
他把整个村子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呢,就推选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村民来当小组长。
然后张技术员就亲自给这些小组长做培训,把最新的种植啊、养殖啊这些技术讲给他们听,要是他们在生产过程里碰到啥问题,也都给解答。
这些小组长呢,学得可认真了,有不懂的就虚心地向技术员请教。
他们心里都明白,得把专业技术掌握好了,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着组员搞生产,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没问题,也才能让大家伙儿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经过一阵子的培训呢,那些小组长的技术水平可真是提高了不少。
然后他们就开始把学到的那些知识用到实际的生产里头去了,指导组员怎么科学地种东西、养东西。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干活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大截儿。
他们种出来、养出来的农产品质量也明显变好了。
峰林村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慢慢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特别喜欢。
村民们的收入也就跟着涨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
傍晚的时候,陈兴国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看着忙乎了一天的村民们,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心里清楚,自己正在改变峰林村的命运呢,让这个以前又穷又落后的村子有了新的生机,变得有活力了。
这时候,李村长满脸笑容地走过来了。
“兴国啊,你可真是咱们村的大功臣啊!要是没有你,咱们村咋能发展得这么好呢?”
陈兴国很谦虚地笑了笑,说道:“村长,这都是大家一块儿努力才有的结果。要是没有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也干不成啥事儿。”
李村长伸手拍了拍陈兴国的肩膀,一脸诚恳地说,
“兴国啊,你如今可是咱村的主心骨,以后可得接着带着大伙,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陈兴国赶忙点头,语气特别坚定:“村长,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肯定使出浑身解数,带着大伙奔小康!”
天慢慢黑下来了,峰林村被一片祥和安静的氛围笼罩着。
每家每户都亮起了灯,小孩子们在院子里打打闹闹地玩耍,大人们呢,就围坐成一圈,唠着家长里短,心里还盼着以后的好日子呢。
陈兴国到家的时候,许兰已经把热乎乎的饭菜都准备好了。
他在餐桌边一坐,一边吃着饭,一边听许兰念叨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这么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幸福。
饭吃完了,陈兴国往椅子上一靠,闭着眼睛养神。
他心里明白着呢,虽说产业链的扩展项目刚开始有点小成绩了,可往后的路还长着呢,好多挑战都在前面等着他呢。
突然,一阵紧促的敲门声把这安静给打破了。
陈兴国睁开眼,满脸疑惑地朝着门口看过去。
这时候谁会来找他呢?
他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把门给打开了。
门口站着的是李会计呢,他一头的汗,呼哧呼哧直喘气,开口就说:“兴国啊,不好喽!出事儿啦……”说完就停了一下,好像是在想该咋说呢,又好像是有啥难言之隐。
李会计那张脸啊,一看就是经历了不少事儿的,满是焦虑。
那汗珠大得跟豆子似的,顺着他额头的褶子就往下流。
他喘气特别急,就跟刚跑完马拉松似的,说话都有点磕巴了,“兴国啊,不好啦……出事儿了!”说完又停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话呢,又像是不好开口。
陈兴国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感觉就冒出来了。
他赶忙扶住李会计,很关心地问:“李叔,您别急,慢慢说,到底咋回事啊?”
第二天,村委会的院子里全是人,乌央乌央的。
陈兴国站在高台子上,瞅着台下黑麻麻一片的村民,清了清嗓子,扯着大嗓门喊道:
“乡亲们呐,给大伙说个好消息,商会的钱已经到账啦!咱们那个产业链扩展的项目啊,这就正式开始搞喽!”
台下“哗”的一下就响起了像打雷一样的掌声和欢呼声,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特别高兴和激动。
陈兴国又接着说:“为了能把咱们这个产业管得更好,我琢磨着搞个分级管理。具体咋弄呢,就是……”
然后就把分级管理的详细办法仔仔细细地给村民们说了一遍。
村民们听得可认真了,时不时就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心里都明白,陈兴国一心都是为了他们着想,就盼着大家伙儿的生活能过得越来越兴旺。
“兴国啊,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整,我们就咋弄!”
有个村民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这一喊,周围的人都跟着应和起来。
瞅着村民们这股子高涨的劲头,陈兴国心里就像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打心底里相信,只要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啥难关是过不去的。
可谁能想到呢,就在大家信心满满,打算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谁都没料到的危机就这么偷偷摸摸地来了。
“陈兴国,坏事儿了!咱种的菜卖不掉了!”王二急急忙忙地冲进陈兴国的办公室,脸上全是焦急的神色:
“市场上一下子冒出来好多跟咱们种的一样的菜,价钱可比咱们的低太多了!”
陈兴国听了,眉头一下子就皱得紧紧的,心里头一种不好的感觉直往上冒。
他伸手把桌上的电话拿起来,然后拨了个号码,电话一通就说道:
“喂,老刘啊,你帮我瞅瞅,最近市场上有没有冒出来一批价格特别低的同类产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