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入工厂,暗流汹涌
书名: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分类:职场 作者:一打 更新时间:2025-04-16 08:02:04
翌日清晨。
一辆半旧的吉普车,准时停在了修理铺门口。
李向前刚洗漱完,王德发一脸担忧地迎上去。
车上下来两人,正是技术科副科长赵国栋和工程师刘工。
赵国栋看起来四十出头,戴着眼镜,神色略显疲惫,但态度还算客气:“是李向前同志吧?我是赵国栋,这位是刘工。厂长交代了,今天我们全程陪同。”
刘工则是个三十多岁的知识分子模样,穿着干净的工作服,镜片后的眼神带着审视,点了点头:“小李师傅,请。”
王德发看着李向前上了吉普车,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用力拍了拍李向前的胳膊:“向前,别有压力,尽力就行!”
李向前应了一声,车子便启动,朝着红星机械厂的总厂区驶去。
红星机械厂的规模远比李向前之前待的分厂和家属区要大得多。
吉普车在一座标着“一号车间”的巨大厂房前停下。这里显然是红星厂的核心区域,门口有持枪的警卫站岗,进出都需要严格的登记。
赵国栋出示了证件,简单说明情况后,警卫才放行。
在车间相对中央的位置,一片区域被清空,一台庞然大物静静地停在那里,上半部分用厚厚的油布遮盖着。
“小李师傅,就是它了。”赵国栋走上前,面色凝重地一把掀开了油布。
瞬间,一台充满了苏式重工业美学的机器展现在李向前眼前。
主体是厚重的军绿色油漆,虽然多处剥落,油污遍布,但那巨大的主轴箱、宽厚坚固的床身、结构复杂的齿轮变速箱,以及遍布其上的各种刻度和操作杆,无不昭示着它曾经的辉煌——这是一台苏制1A616型精密卧式镗床。
“从半年前开始,加工精度就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勉强用,有时候偏差大得离谱。最近一个月,干脆就趴窝了,主轴有明显的异响,定位精度漂移得厉害,根本没法控制。液压系统压力也不稳定,时高时低。”
赵国栋叹了口气,语气沉重,“我们请了市里甚至省里的专家来看过,各种检查都做了,就是找不到根本原因。”他将一叠厚厚的维修记录递给李向前,“这是这半年的所有维修和检查记录,你看一下。”
旁边的刘工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们重点怀疑过主轴轴承组,拆开检查过一次,用塞尺和千分表反复测量,没发现明显的物理损伤和超差磨损。也怀疑过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部分,更换了不少电磁阀、继电器、接触器,甚至把主要的液压管路都清洗了一遍,但故障依旧,毫无规律。这机器是五十年代末引进的,图纸不全,结构又极其复杂,很多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也不敢再轻易大动干戈了。”
李向前注意到,随着他们掀开油布,车间里一些原本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的老师傅和几个年轻的技术员,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有意无意地朝这边围拢过来。
他们没有靠得太近,只是抱着胳膊,站在不远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向前。
李向前没有立刻去接那叠厚厚的维修记录。
面对这种凝聚了时代顶尖工业技术结晶的“精密巨兽”,光看记录是远远不够的。
开始围绕着这台庞大的机器缓缓走动。
他走了一圈,对机器的整体布局有了初步印象,然后停在操作面板前。
面板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按钮、旋钮和仪表,大部分的标注都是模糊不清的俄文。
“刘工,”李向前开口,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车间里显得很清晰,“麻烦接通机器的辅助系统电源,主轴先不要启动。我想看看仪表的初始状态和液压系统的声音。”
刘工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李向前不先看记录,反而从最基础的通电检查开始。但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走到一旁的电控柜,合上了一个空气开关。
嗡……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响起,操作面板上的几个指示灯亮了起来,几个老旧的指针式仪表微微动了一下。
紧接着,液压泵启动的声音传来,带着一种略显沉闷的嗡鸣。
李向前没有立刻操作任何按钮,只是微微侧着头,仔细倾听着液压泵运转的声音,同时目光快速扫过那些仪表盘上跳动的指针。
这些看似最基础的检查步骤,是他多年经验养成的习惯,也是他掩饰【破障之眼】即将发动的最好方式。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机器的初步反应时,【破障之眼】悄然启动!
嗡——!
【目标:苏制1A616型精密卧式镗床(生产序列号:75482)】
【首次启用时间:1960年3月】
【累计运行时间:185,672小时】
【综合状态评估:严重故障(多系统关联性失效)】
【关键故障预警:】
【-主轴系统:主轴轴承(前轴承滚道点蚀,预紧力严重不足,间隙超差350%),主轴驱动齿轮箱(三号齿轮磨损,啮合噪音超标),主轴锥孔精度下降…】
【-液压系统:主液压泵(内部泄漏严重,压力脉动>15%),换向阀(卡滞风险高),多处管路接头存在渗漏点…】
【-电气控制系统:主接触器(触点烧蚀,吸合不稳),控制线路(多处绝缘老化,电阻增高),限位开关(接触不良)…】
【-定位系统:X轴丝杠(局部磨损超限),Y轴反馈编码器(信号漂移),Z轴抱闸(响应迟滞)…】
【警告:检测到多个关键部件(主轴轴承、液压泵、核心控制继电器)已严重超出设计疲劳寿命极限!】
【警告:电气控制柜内部积尘严重,散热不良,存在短路风险!】
“嘶……”李向前不易察觉地吸了口气。信息太多太杂,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这台机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但总得有个突破口。
他迅速分析着涌入脑海的信息,注意到【破障之眼】特别标注了电气控制柜的积尘和短路风险。
经验告诉他,很多复杂的机械故障,往往源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电气问题,而且电气系统相对独立,检查起来也最方便,不容易对机械本体造成二次损伤。
“刘工,”李向前抬起头,目光落在那台立在一旁的,半人多高的电气控制柜上,柜门紧闭,表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麻烦打开这个柜子,我想先仔细检查一下里面的线路和接触器。”
刘工点了点头,正准备上前找钥匙开柜门。
“哟,这不是咱们厂新请的‘大能人’吗?”
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入口传来。
张德彪背着手,带着两个跟班,踱步而来。
皮笑肉不笑。
“小李师傅,已经开始了?”他扫视李向前和镗床。
“这可是宝贝疙瘩,苏联老大哥的尖端设备,国防功臣!”
张德彪走到近前,声音不大却刺耳:“机器精贵,不比乡下拖拉机。”
“万一不小心,弄出新问题,影响了军工生产…”
他拖长语调,威胁意味十足:“这个责任嘛…”
李向前恍若未闻。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那电气柜上。
他对正找钥匙的刘工说:“刘工,再找把软毛刷和皮老虎。”
“你看这柜子,灰尘太厚了!肯定影响散热,容易接触不良,甚至短路!”
刘工立刻会意,点了点头:“好的,我马上去拿!”说着转身就去找工具了。
赵国栋也适时地转向张德彪,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语气却不卑不亢:“张主任,您放心。周厂长特意请小李师傅来,就是希望能尽快解决这台设备的技术难题。我们技术科会全力配合,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至于生产任务,我们也是希望能尽快修复设备,恢复生产能力,这才是对生产任务最大的负责。”
赵国栋这番话,虽然客气,但立场鲜明,等于是把厂长搬出来,软软地顶了回去。
张德彪被噎了一下,脸上那点虚伪的笑容有点挂不住了,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没再说话,但也没离开,就那么抱着胳膊,和他的两个跟班一起,站在旁边盯着,眼神里多了几分阴沉。
很快,刘工拿着毛刷和一个手摇式的皮老虎回来了。李向前接过工具,示意刘工打开了电气柜的门。
吱呀一声,沉重的铁柜门被拉开,一股陈旧的、混合着灰尘和绝缘材料老化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柜子内部,密密麻麻的电线、继电器、接触器和各种元器件上,果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灰黑色粉尘,有些地方甚至结成了块状,看起来触目惊心。
李向前没有丝毫犹豫,拿起软毛刷,开始小心翼翼地、自上而下地清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