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1章 还清债务

书名:重返78,女知青一去不返 分类:都市 作者:木木与习习 更新时间:2025-04-18 01:29:02

换源:
 

  财务人员用点钞机仔细地点了两遍,然后交到了陈晓手中。

那沉甸甸的手感,那沁人心脾的油墨清香,让陈晓的心脏抑制不住地狂跳!

三百元!

他穿越过来时,这个家庭就因为失去了三百元而濒临崩溃!

而现在,他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仅把它挣了回来,还签下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他紧紧握着钱,向钱副厂长和高建军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各位领导信任!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离开机械厂时,陈晓的脚步都有些发飘,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怀揣着这笔滚烫的巨款,在县城绕了一圈,去供销社和几个相熟的摊点,将大部分钱都换成了零钱,有五块的,一块的,五毛的,甚至还有不少硬币。

他要做什么,已经心中有数。

傍晚时分,当陈晓再次回到红星村时,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低调回家,而是直接让父亲陈大山去把当初借过钱给他们家的几户人家,全都请到了自家院子里来!并且放出话去:他陈晓,今天要当众还钱!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红星村!

一时间,陈家那刚刚有点起色的院子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黑压压的一片,比开批斗会还热闹!

有好奇的,有羡慕的,有等着看他是不是真有钱的,当然,也少不了像王家嫂子那样,抱着怀疑甚至幸灾乐祸心态的人。

“哼,我看他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三百块听着多,够还账吗?”

王家嫂子在人群里撇着嘴,酸溜溜地嘀咕着。

在她看来,陈晓顶多是挣了点小钱,想在村里显摆一下罢了。

然而,当陈晓捧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走到院子中央,将里面花花绿绿的钞票和叮当作响的硬币,“哗啦”一声倒在临时搬出来的八仙桌上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堆积如山的零钱,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远比整齐的三十张大团结更加震撼!

仿佛一座小山!

“这这得多少钱啊?!”

“我的老天爷!陈晓这小子发大财了!”

人群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王家嫂子的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

陈晓没有理会众人的惊叹,他目光平静地扫过院子里那几位当初借钱给他的债主,朗声道:

“各位叔伯大婶!当初我家遭难,承蒙各位信任,伸手拉了一把,这份恩情,我陈晓没齿难忘!”

他指着桌上的钱:“今天,托大家的福,也托政策的东风,我挣了点钱。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当初因为林晚晴那个女人欠下的债,全部还清!我们陈家,不做欠人情、赖人账的事!”

他拿起算盘,清清楚楚地开始算账。

“大伯家,当初借了五十!按咱们农村的老规矩,不说啥利息,但这钱您当初也是急用钱,耽误了您时间,我给您凑个整,还您六十!您收好!”他数出六十块,双手递给激动得不知所措的大伯。

“三婶家,借了三十!还您三十五!”

“四叔家,借了二十!还您二十五!”

他一家家地还过去,每一笔都当众算清,每一笔都比原数多给了几块钱。

这不仅仅是还钱,更是在无声地宣告:我陈晓,不仅还得起,还还得起利息!我,不差钱!

那些拿到钱的债主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对陈晓千恩万谢,恨不得把他夸上天。

周围的村民们,看着那不断减少却依然惊人的钱堆,看着债主们感激涕零的样子,看着陈晓那从容不迫、有理有节的态度,眼神彻底变了!

再也没有人敢把他当成以前那个可以随意嘲笑的傻小子了!

羡慕!敬畏!

王家嫂子等人更是面如土色,恨不得立刻消失。这脸打得,比直接扇巴掌还疼!火辣辣的!

当最后一笔债务还清,桌上的钱还剩下不少。

陈晓看着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院子:

“各位乡亲,账,咱们今天算清了。因为那个女人带来的麻烦,到此为止!”

“以后,谁要是再拿这事说三道四,别怪我陈晓翻脸不认人!”

“当然,”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下来,“雪中送炭的情谊,我陈晓也绝不会忘!往后日子好了,需要帮忙的,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恩威并施!

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陈晓不再多言,示意父母收好剩下的钱,转身进了屋。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在红星村的地位,彻底不一样了。

陈晓当众还清债务,并且展现出惊人“财力”的事情,如同一场旋风,迅速席卷了整个红星村,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续发酵。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村民们对陈家态度的转变。

以前那种鄙夷、嘲笑、幸灾乐祸的眼神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敬畏、羡慕和刻意的讨好。

走在路上,总有人主动跟陈晓打招呼,递烟、问好,话里话外都想打听他那发财门路。

就连以前最爱嚼舌根的王家嫂子,现在见到陈家人也都是绕着走,再不敢多说一句废话。

陈大山和刘翠兰夫妇俩,更是感觉扬眉吐气,走路都带风,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种地位的提升,甚至比直接拿到钱更让他们舒心。

陈晓并没有被这种变化冲昏头脑。

还完债,他手里还剩下一百多块钱。

他深知“安居才能乐业”的道理,也明白要彻底改变村民的印象,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全村再次震动的决定,翻盖新房!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只是简单修补,而是下了血本!

请来县里最好的泥瓦匠,买来青砖、新瓦,把原本低矮潮湿的三间土坯房,彻底扒掉重建!

地基加高,墙体加厚,屋顶铺上亮堂堂的新瓦片,窗户也开得又大又亮,还学着城里的样子装上了玻璃!

院墙也重新修葺,用青砖垒起,气派又整洁。

整个工程热火朝天地进行了十几天。

陈晓亲自监工,竹编队的人也主动来帮忙。

这期间,陈家的新房工地,几乎成了村里的“景点”,每天都有人围观。

看着那青砖新瓦一天天垒起来,看着那宽敞明亮的窗户装上去,村民们的议论声就没停过。

“乖乖!这哪是翻盖啊,简直是重新盖了个地主大院!”

“你瞅瞅那瓦片!那玻璃窗!啧啧,比公社书记家还气派!”

“陈晓这小子是真发了啊!这才多久功夫!”

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几乎要溢出来。

终于,新房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