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田珂下工后
书名:城中村物语 分类:历史 作者:乌河豚 更新时间:2024-10-22 19:41:00
夜晚十一点半,巷子街仍然一片热闹景象,一道身影从霓虹穿过清冷的路灯,田师傅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回到自己租住的房子里。
把带回的吉他靠着沙发放下,接着去厨房接一壶水热来喝,等待的时间,田珂拆开一袋咖啡倒进水杯,咖啡粉欢呼着飞进杯底,被残余的水分紧紧拥抱。
当初租下这间房子,朋友都问会不会有点勉强。的确如此,有时候为了缩减电费晚上尽量不开灯,钱包拮据时冰箱里塞满土豆,便宜又好吃。接下来打工时间更多,应该不会需要有时三餐吃土豆宴,即使味道真的很不错。
牛老板问是和室友相处不愉快吗?并非如此,因为并不和室友交流,也就谈不上愉快或不愉快。出来租房住是想有私人空间,想安静时就可以安静,不会被打扰;不想安静的时候——基本没有不想安静的时候。
田珂从包里拿出圣诞摇铃放在茶几上,暗色调的摇铃看来古朴,灯光打上去也不觉显眼,玻璃桌面上映着它扁扁的倒影。她注视着看了一会儿,伸手把摇铃挪到了茶几的另一边,和水杯遥遥相望。
自打住进来后,从老家里陆陆续续寄来不少东西,衣服、电钢琴和一些电器。老家里有一个杂物间,专门囤积了不少厨具和家居品,大多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做活动领来的,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牛晓雅和赵清明来帮忙搬东西时,很惊讶房间的布置。客厅连着阳台,只放着茶几和沙发,旁边就是吃饭的餐桌和电钢琴。整个家里的大物件屈指可数,小物件也不知道都收在哪里了,看起来就跟没人住似的。
即使在老家,田珂也没有装饰房间的爱好,于是看起来就像极简主义的风格。如果说节制是美德,这一点她倒信服,而有意的追求简约,却并没有这个意识。
热水壶停了声响,团团蒸汽从壶嘴挤压出来,房间里恢复了安静。田珂往水杯里先倒进一小部分热水,摇晃均匀里面的咖啡粉末,接着倒满杯子。
高中时候她就发现,摄入咖啡因并不怎么影响自己的睡眠。自己不是研究咖啡或者脑科学的学者,难以得到科学的解释,就归结为个人体质的原因吧。倒是在哪里看到过,摄入咖啡因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同样,自己不是研究咖啡或者脑科学的学者,很难去讨论这些研究。
田珂余光投向了餐桌旁的电钢琴。
电钢琴的音色始终差异于钢琴,像是懵懂的孩子差异于沧桑的老人。倒没有觉得两种音色哪个更好,可能大部分人更中意厚重的琴声吧,不过比较起便捷,电钢琴无疑更轻便。电子琴不是更轻便吗?哇哦,那个东西田珂可不觉得算作钢琴。歧视无处不在,哪怕是乐器呢。
咖啡还冒着热气,熟悉的香味已经扩散了一片。
趁着空闲想想做点什么。准备一番后,田珂把手机打开录制放在钢琴旁,自己也坐到钢琴前,看着ipad上的乐谱开始弹奏清唱。
“夏夜里的晚风
吹拂着你在我怀中
你的秀发蓬松
缠绕着我随风摆动
月亮挂在星空
牵绊着你诉情衷
有你味道的风
就是我还在等待的爱...”
中间有几句田珂并不满意,等唱完一遍,重新打开录制,手指弹起第二遍,琴声响起,这次的前奏却进错了拍子。
“...”
闲的有空就录制弹唱发在视频平台,这是田珂的副副业,收益比较微薄,但顺便就能赚的外快,有比没有好。
手机上弹出一条消息。
赵清明:腹黑鬼,问你个事。(看来还在耿耿于怀晚上的事)
田珂停下琴键上的手,回复:在忙,别打扰。
几乎同时对面的消息也弹了出来,赵清明:你的电子书在哪里下载的呀?
田珂:网址我发你。/某链接/
赵清明:抱歉,你忙完再回我。(表情)
两个人的消息完全隔开了一个拍子。之后就没了动静。田珂心想,以后录视频要打开勿扰模式了...好像也没那个必要。
终于录到一遍觉得可以的视频,田珂也不会重新听一遍,直接点击发布。
接着去房间换下衣服,打开空调预热,走进卫生间洗漱,再出来就是扎好头发的模样,两手拿着水杯和iPad回到卧室,这时候空调已经把房间变得温暖。
田珂坐进被子里,打开iPad开始看书。有时是看乐谱,大部分时间还是去看著作。书库里同时罗列着好几本书,迅速决定接着读哪本,她点开了《个体心理学》。
用ipad看书让人满意,屏幕不会太大或太小,自带的图书软件简洁干净又功能丰富。
另一个软件库乐队田珂也很喜欢,可以合成音乐,乐器丰富,导入也方便。
正沉浸在书里,ipad弹出一条消息。
赵清明:谢谢,弄好了。
田珂划走消息,接着看书。
什么时候睡觉取决于此部分或章节的内容多少,长的话就睡得晚些,短的话...就接着看下一部分。如果看得津津有味,关灯后躺进被子,田珂一时也睡不着,在脑海里一步步延伸、把一个点发散出一条条射线。
场景突然闪回到搬家那天,牛晓雅问不打算养个宠物吗?毕竟在学校不方便养。
“没考虑过,我又不是为了要养宠物才租房住的。”田珂一板一眼地回答。
“没有喜欢的小动物吗?”
“我比较喜欢大型动物,但也没想过养在家里。”
“嗯...”牛晓雅思索片刻,大型动物?难道是指人?人是大型动物没错的吧。
“不是,我说的是老虎、长颈鹿这些大型野生动物。想看的时候去动物园就好,养在家里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