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墨影迷踪(字画失窃案)
书名:超感侦探:人犬共生档案 分类:灵异 作者:麻酱茼蒿 更新时间:2025-04-11 16:09:55
博物馆的警报系统静默得诡异。
我站在展柜前,强化视觉穿透防弹玻璃,发现边缘处有一圈极细的灼痕——这不是切割,而是某种高频激光在分子层面短暂软化玻璃,使其可被无声剥离。
《千里江山图》的赝品做得太完美了。袖美戴着白手套,指尖轻触展柜内残留的微尘,但红外光谱显示,画绢纤维的氧化程度比真品新了三年零七个月。
我蹲下身,鼻尖几乎贴地。地板上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拖痕,宽度不足两毫米,却延伸至通风口。袖美用棉签取样,显微镜下,灰尘中混着极细的金属碎屑——与金库案中的记忆金属成分一致。
通风管道。我用手语示意。
袖美点头,调出建筑蓝图。通风系统的主管道直径足够一个瘦小成年人爬行,但奇怪的是,管道内壁的灰尘分布异常均匀,像是被某种气流精确清扫过。
不是人爬进去的。她将微型无人机送入管道,热成像画面传回时,我们同时屏住呼吸——管道内残留的温度轮廓不是人体,而是一个细长的、分段式的热源,形状像……一条机械蛇。
博物馆的安保日志显示,案发当晚的监控画面被替换成了一段循环播放的静态图像。但袖美发现了一个漏洞——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未被篡改。
凌晨2点17分,展厅湿度突然下降了12%。她将数据曲线投射到空中,某种干燥剂?不……她突然调出空调系统的日志,是低温。有东西把局部温度降到了零下20度,导致水汽凝结后被抽走。
我走到展柜旁,指尖轻触玻璃内侧。强化触觉感知到极细微的震动残留——不是机械震动,而是声波。袖美迅速将声谱导入数据库,匹配结果令人毛骨悚然:
超声波聚焦技术,军用级。可以在极小的范围内制造低温场。
我们顺着通风管道追踪,最终在博物馆后巷的排水口处发现了拖痕的终点。地上残留着几滴透明凝胶,袖美用镊子夹起时,凝胶在空气中迅速硬化,变成了一种类似树脂的薄片。
相变材料。她将薄片放入分析仪,低温时柔软可塑,常温下固化,高温时再次液化——完美适配通风管道的温度变化。
但最令人不安的是,薄片的分子结构与三年前某军工实验室失窃的仿生伪装涂层完全一致。
回到博物馆,我重新检查展柜。在强化视觉下,玻璃边缘的灼痕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纹路——不是直线切割,而是无数个纳米级的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这是激光干涉留下的痕迹。袖美调出光学实验数据,他们用多束激光干涉,在玻璃表面制造了局部分子共振,使其短暂软化。
突然,她的量子平板警报响起。博物馆的湿度传感器再次检测到异常——就在我们脚下的地下室。
地下储藏室的门锁完好,但门缝处渗出极淡的苦杏仁味——氢氟酸。袖美立刻掏出防毒面具,我则一脚踹开门。
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僵在原地。
储藏室中央,悬浮着一幅画——正是失窃的《千里江山图》。但它并非被挂起,而是被某种无形的力场固定在空气中,画面微微波动,仿佛浸在水中。
更诡异的是,画的边缘正在缓慢溶解,墨色像活物一般流淌,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黑色颗粒,又缓缓重组。
袖美的辐射检测仪疯狂报警。
这不是画。她声音发颤,这是纳米级磁性墨水——它们在重新排列自己!
袖美用磁力棒轻触悬浮的画作,纳米墨水突然聚合成箭矢状,笔直指向地下室承重柱。我抽出警用匕首刮开柱体涂层,强化视觉下看到混凝土中嵌着七根青铜管——与江心岛电磁炮的冷却管材质相同。
这是特斯拉线圈的初级绕组!她将全息建模仪对准墙柱,整个博物馆建筑被改造成了共振电路。突然,纳米墨水如群鸦惊飞,在空中拼出国家电网总部大楼的三维坐标。
我们冲出博物馆时,袖美的量子平板收到警报:
三小时前,变电站监控拍到条状金属生物缠绕在高压电塔上。放大画面,那东西的鳞片纹理与青铜板楔形文字完全一致。
机械蛇在给电网系统纹身!她调取电塔钢材的分子检测报告,表面被刻上了纳米级凹槽,形成微波共振腔。卫星云图显示,全国已有九十二座电塔出现相同纹路,排列形状恰似《千里江山图》的山脉走向。
追踪到城郊变电站时,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松烟墨香。五条机械蛇正用尾尖在变压器外壳雕刻纹路,它们的鳞片在月光下泛着青铜光泽。我甩出电磁飞镖击中其中一条,蛇体爆开的瞬间,漫天纳米墨水如暴雨倾泻。
小心导电!袖美将我扑倒。墨水在高压电场中凝聚成电网,将我们困在方圆五米内。她掏出液氮喷雾罐横扫,冻结的墨水碎屑落地后,竟拼出0923的摩尔斯电码。
变电站控制室突然亮灯,我们破窗而入时,屏幕正自动播放《千里江山图》的高清扫描图。袖美将画面锐化八千倍,发现山水间的墨点实为微缩电路图——每个亭台楼阁都对应着电网节点的经纬度坐标。
他们在用古画加密攻击路径!她启动电网紧急隔离程序,但系统反馈的波形图与机械蛇鳞片纹理完全共振。整座城市的灯光突然明暗闪烁,高压电塔传来龙吟般的嗡鸣。
我耳中的血管剧烈鼓胀,警犬基因让我捕捉到变电站地底传来齿轮咬合声。撬开检修井盖,宋代青铜板竟悬浮在十米深的电磁场中,表面楔形文字如活蛇游动。袖美用激光测绘仪扫描,发现文字重组成了现代电网拓扑图。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攻击。她将青铜板数据导入量子平板,他们在用古文物当电磁共振的钥匙......话音未落,平板突然黑屏,变电站所有仪表集体倒转——时间仿佛被拉回七天前案发时刻。
黑暗中亮起十二盏血红色应急灯,在地上投射出《千里江山图》的轮廓。全智猛然警醒,拽着袖美滚向墙角。原先站立的位置,纳米墨水从地缝喷涌而出,凝成三米高的王希孟画像。画中人手指轻点,变电柜轰然炸开,飞溅的零件在空中组成新的楔形文字。
快看电压频率!袖美抹去脸上的碳灰。监控屏显示电流正以每秒923次的频率振荡,这正是记忆金属的活化阈值。远处传来金属扭曲的呻吟——全城输电线缆开始自主蠕动,如同被注入生命的青铜巨蟒。
我们撞开备用电源室时,机械蛇的母体正盘踞在核磁共振机床上。它的头部裂开,露出与青铜板纹路相同的接口,腹腔内三百克纳米墨水正在提炼铀-235同位素。
这才是真正目标。我在爆炸气浪中用手语比划,用艺术犯罪掩盖核材料走私!袖美将液氮注入机床冷却系统,超导线圈在低温中迸发强磁,将机械蛇母体牢牢吸附在青铜板上。
结案当天,国安局在公海截获仿古货船。船舱内,《千里江山图》真品完好无损,但夹层填满了纳米墨水和浓缩铀。船长的加密日志记载着惊悚计划:在七大洲电网节点重现《千里江山图》,用共振效应引发全球性核磁暴。
三个月后,故宫修复师发现画作山间多出个樵夫——其面部轮廓与安保主管的仿生人原型完全一致。当袖美用粒子加速器扫描时,樵夫突然转头,墨色瞳孔里闪过0923的荧光编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