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骠骑将军(三)奇谋 求收藏、鲜花
书名:长锋记 分类:历史 作者:苍云遥 更新时间:2024-10-06 22:28:38
陈长岳把几位统领叫了过来,在路边开了一个短暂的会议,言道:“各位将军,我们机动部队只有两万人,敌军经城东大战减损近两万人,目前他们还有接近七万人。敌我军力差距依然悬殊,敌军拒坚城而不出,在这寒冷的天气下,我们勉强攻城,毫无胜算;如果陷入僵持,同样耗不下去。
大司马筹谋叛乱多时,爪牙遍布朝廷和各地方军政。合肥失守,昨天我收到线报,武昌也被刘虔控制,这都说明大司马为争夺天下布局多年,才有这么多的内线配合他们攻城掠地。
很显然,倒向大司马的人还有很多,我看他们也会很快有行动;另外还有骑墙派的地方势力,如果我们一直被动不利,墙头草势力就会趁机背后捅我们刀子。
等到其他地方烽烟四起,我们就会陷入全面被动,不得不四处去救火,最终会疲于奔命,被敌人抓住战机,置我们于死地。
我已在给皇上的奏章里说明当前的形势,只有出奇制胜,打中对方的要害,才能扭转被动。我还提醒庞将军近七日务必全面做好京师守城要务。七日之内,战局定能扭转。”
禁军长史诸葛子云并未随军出征,而是协助庞雄关留守京城。跟随陈长岳出征的幕僚是司徒宏,其浸染官场多年,他知道陈长岳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考虑,此举是最好的选择;但从权斗角度来说,此举会为将来埋下祸根,他上前说道:
“大帅谋划全局,用兵如神,此仗我们必胜。但今天的行动,胡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今我们全军将士为朝廷全局、天下苍生而浴血奋战,如能拯救危局,自是奇功一件。
然而此次危局解除之后,慢慢地就有很多人忘记了我们今天甘冒奇险是为了谁。
尤其是朝廷里那些明里暗里的对手,就会把我们今天的行动当成把柄,说大帅是假借出奇兵的幌子而要置皇上于危难,让皇上和大司马拼个两败俱伤,而你想坐收渔利,择机而动。此等居心,是想夺取天下的不臣之心。”
众将领一听司徒宏一分析,个个心惊,都纷纷说道:“是啊!大帅三思!”
陈长岳看着众人,并没有表态。
司徒宏继续道:“大帅现在意志坚定,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皇上非常信任你。说大帅是‘皇上如今最信任的宠臣’,可能没有人会反对。
但恕在下说一句招祸的话,自古以来,皇上眼中的红人,有几个能一直保持圣宠不衰的?大帅今日是‘天子第一红人’,但难保哪天有了利益不一致之时,圣上心中生了嫌隙,再有政敌的拱火算计,圣上厌弃猜忌了大帅,今天的擎天之功反倒成了最大的祸根。
要知道,人是最健忘的。”
陈长岳神情平静地说:“我知道将来可能会有这么一天。但人生在世,但求无愧于心。在此国家危亡百姓蒙难的时刻,我个人荣辱得失已不重要。福与家国舍生死,唯有赤诚见忠奸。
各位将军无需多劝,将来如因此而获罪,我绝不牵连各位。禁军是皇上最亲信的部队,将来如我有什么事,皇上还是会用你们的。”
司马宏听陈长岳如此坦荡决绝,心中十分佩服,豪气顿生道:“大帅如此襟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属下敢不惟命是从吗?”
众将领也被陈长岳的忠贞无私所打动,纷纷道:“愿听大帅调遣!”
虎贲军统领曹登峰接着道:“大帅,我们大军南下是要突袭安庆吗?”
陈长岳略带神秘地说:“不仅要突袭安庆,还有更要紧的目标。”然后侧身对飞虎军统领东方卓道:“东方将军,你们飞虎军是这次行动最关键一环,你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东方卓拱手道:“大帅放心,‘十年磨剑,但看今朝’,今日就是我们飞虎军建功立业的时刻,飞虎军一定不负大帅重托、全军所望。”
陈长岳双手一拍东方卓双肩道:“壮哉!东方将军!我就等着在凯旋之时为你敬上第一杯庆功酒了!今日拂晓之前一定要登上安庆城楼,打开安庆城北大门,让大军攻占安庆。”
东方卓道:“我们一千名飞虎军将士,登楼爬山是看家本领。大帅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说完,转向离开,率军骑马向南飞驰。
陈长岳再对其他将领说道:“合肥的西门和南门大道边我都设了伏兵,对方的斥候兵很难回去报信。等他们第一批斥候被歼之后,我们的伏兵会撤出来,大司马他们短时间不知道我们从哪个方向走了。现在时间宝贵,我们兼程前进,不管沿路的庐江、桐城,而直取安庆,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赶到安庆。”
各位将领齐声领命,上马后统兵向前急行。
雷大洪边骑马边问陈长岳道:“大帅,你前日命人把我们战马的战甲卸下运回京城,就是为了今日轻装奇袭安庆吗?趁天降大雪才行动是要趁夜里大雪,用大雪掩盖我们全军的行踪吗?”
陈长岳道:“雷大哥,我的计谋最终还是被你看穿了。”
雷大洪道:“大帅,可别夸我。到现在我才看明白大帅的计谋,愚钝得很呢。”
陈长岳道:“连沈风、崔锋他们不也没看出来我们要做什么吗?”
雷大洪笑道:“可不是吗?估计他们现在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
合肥中军府内,沈风等人等待斥候队回报,等了不久,北门的斥候队来报,北门附近不见禁军踪影;东门的斥候队来报,东门大营目前已是一座空营,张洪亮将军等待军令是否要继续向东探路。但是西门和南门的斥候队迟迟未归。
中军府众人见事情紧急,只得向病榻中的王淳禀报形势变化。
王淳拖着病体,听沈风说完情况,微皱着眉头,众人也不知他是头痛症状还是军情变化让他十分头痛。
王淳随后说道:“目前可以断定,禁军不是西去夺武昌,就是南下取安庆去了。而武昌比安庆多了一倍的路程,劳师远征又不能保证紧要的时候回援建康,因此,他们极可能是奔袭安庆去了。”
崔锋道:“大人判断得对。九江紧挨安庆,且留守兵力不足,若安庆失守,九江也将不保。最要紧的是九江,柴桑和湖口两大粮仓就在九江城外,九江一丢,我们的粮草将悉数损失。合肥城中的粮草不足维持七日。
陈长岳如果是冲着九江而去的,那就正击中了我军的要害。粮路被断,我军最终将不战自乱。”
王淳问道:“目前的形势各位怎么看?”
崔锋道:“粮路被断,非同小可。禁军比我们最多先行一个时辰,如果我们轻骑求援,或能在安庆城下让禁军腹背受敌。”
万狄道:“我也认为应派兵救援安庆。如果安庆丢了,我们就没有了后路,更没有了粮草。我们这仅存的粮草很快就会耗尽,到那时我们就大事来妙了。”
王淳未置可否,望向沈风道:“沈先生,江淮军在什么位置了?”
沈风道:“江淮军已经到了淮河北岸,与苏扬军隔河对峙,暂时没有好的时机渡河。”
王淳又问道:“先生以为如今该如何行动?”
沈风道:“在下认为我们如果派兵去救援安庆,人马派得少了起不了作用,还可能被禁军吃掉;人马派得多了,也不一定能保证及时赶到。
现在由于粮草可能告急,所以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快,不宜四处分兵,而应集中兵力迅速行动。
在下认为救援安庆,我们可能会处处被动;不如主动出击。他要击我们的要害,我们也可直击他们的要害。”
温昭在一旁问道:“先生所说的要害是建康吗?”
沈风道:“既然陈长岳敢敞开建康的西大门,我们就来个黑虎掏心,直取他们的心脏。
在攻打建康之前,我们北上进攻苏扬军的侧翼,策应江淮军渡过淮河。一旦江淮军与我们会合,我们就可击溃苏扬军,并东进合围建康。”
王淳再问道:“东边的火和东南的火什么时候点起来?”
沈风道:“据收到的回报,东边的火近一二日就会点起。东南那位老狐狸还在看风向,估计是要看到我们已有胜算时,他才会动手。
而至于武昌那边,刘虔已经胁迫太守李立举起了大旗,在水路和陆路扼住了要道,荆襄军就算派出援军也未必能突破封锁。”
众人听沈风一番谋划,心中顿时有了底,纷纷赞叹大司马和沈先生的运策帷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