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
书名:长安血诏 分类:现言 作者:向衿 更新时间:2025-04-12 01:15:37
长安城内,春日的繁花似锦没能驱散沈昭宁心头的阴霾。自边关大捷归来,她原以为能与谢承砚过上些许安宁日子,可朝堂风云诡谲,永无宁日。
这天清晨,沈昭宁还在房内整理着医书,就见谢承砚匆匆而入,手中紧攥着一封密信,面色凝重。“昭宁,大事不好。”他声音低沉,透着难以掩饰的焦虑,“朝中有人弹劾我拥兵自重,意图谋反,陛下已下令严查。”
沈昭宁闻言,手中的医书“啪”地掉落。她不敢置信地看向谢承砚:“这……这怎么可能?你一心为大唐征战,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才换来如今的太平,他们怎能如此污蔑!”愤怒与担忧在她眼中交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意识到,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两人深知,这背后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谢承砚在朝中树敌不少,此次边关大捷,战功赫赫,难免遭人嫉妒眼红。可他们一时也摸不清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为了查明真相,沈昭宁决定利用自己宰相千金的身份,周旋于长安的权贵之间。她精心打扮,带着礼物拜访了几位平日里与父亲交好的朝中大臣。在一场贵妇人的宴会上,沈昭宁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此事,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听闻谢将军被弹劾谋反,真是难以置信。”一位夫人轻声叹道。
“哼,我看未必。如今他手握重兵,谁能保证他没有异心?”另一位夫人却冷笑着反驳。
沈昭宁心中一紧,面上却仍保持着温婉的笑容,继续旁敲侧击。终于,她从一位夫人的言语中捕捉到一丝线索,此事似乎与朝中的一位王姓大臣有关。
而谢承砚这边,也没闲着。他暗中联络军中的亲信,让他们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他还亲自拜访了陛下身边的一位老臣,这位老臣向来公正廉明,深受陛下信任。
然而,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起弹劾案背后竟牵扯到一股神秘的势力。这股势力隐藏极深,在朝堂和江湖都有渗透,他们的目的似乎不仅仅是扳倒谢承砚,更像是在谋划一场更大的阴谋。
在一次秘密查访中,谢承砚险些遭遇暗杀。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刚从一位线人处离开,就被一群身手矫健的刺客盯上。刺客们招式凌厉,出手狠辣,招招致命。谢承砚奋力抵抗,身上还是添了几道伤口。
沈昭宁得知此事后,心疼不已。她亲自为谢承砚包扎伤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都怪我,若是我能早些查出真相,你也不会……”
谢承砚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是敌人太过狡猾。不过,这也让我们更加确定,他们害怕我们继续查下去,这背后一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他们陷入困境之时,一位自称知晓内情的老仆联系了他们。老仆只说自己曾是王姓大臣府中的下人,知晓弹劾案背后的隐情,但要想得知,需在指定时间前往长安城外的一处废弃庭院相见。
沈昭宁和谢承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与警惕。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但他们又不能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思索再三,他们决定赴约,同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到了约定的时间,沈昭宁和谢承砚提前在废弃庭院周围布下了人手,才小心翼翼地走进庭院。废弃庭院内杂草丛生,破败的房屋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他们刚踏入,就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只见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从屋内缓缓走出,月光洒在他脸上,露出满脸的沧桑。“你们可算来了,老奴等这天很久了。”老人声音沙哑,透着疲惫。
“老人家,您真知道是谁在背后陷害我?”谢承砚上前一步,急切问道。
老人长叹一声:“唉,此事牵扯太广,王大人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黑手……”话还未说完,一支暗箭从暗处射出,直直地朝着老人射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