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梦魇之后
书名:博彦塔拉 分类:历史 作者:喜旗大牛 更新时间:2024-04-18 22:10:35
“哥们,回去睡会儿吧,明天还要工作。”李元烽劝。
“我睡得着么?我只要一闭眼,便是那些惨剧,你说,那些皮鞭,剜刀什么,施在你我身上,会是怎么样?”英杰说。
“你再说得我也睡不着觉。”李元烽说。
“李三哥,不是我说,我现在觉得我和老鲍得多幸运,逃了出来,没被那几个人捉走,做了万人坑里填坑的尸骨,属实是走运。”英杰说。
“嗯嗯,你确实命里该着,老天让你俩捡回条命来。”李元烽说。
英杰沉默了。
“你说,我们能做什么?”英杰问。
“你想做什么?你想解救他们?如果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否则你自己先好好活着。”李元烽说。
“行听你的,好好活着。”英杰说。
今天晚上的火炕烧得尤其热,不少人半夜被热醒了,嚷起来,英杰这才作罢。
不过李元烽失眠了。
英杰和鲍恰良绘出的标识,李元烽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是皇室的标记,和从李博彦祖父,先帝四皇子西努斯屯的家中遗物相似,却又不一样,这个标志是韩山王家族的徽章,韩山王本是先帝的三皇子,太子还没遭不幸,他还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孙的时候,听过不少宫中秘闻和往事,知道先帝三皇子和四皇子并不对付,四皇子作为县令,阻止三皇子的圈老百姓的地,并打了仗势欺人的恶仆,三皇子暴怒,捉了四皇子的县丞,他俩最后闹到了先帝面前,最后三皇子的恶仆死了,地没圈成,四皇子贵为皇子,没能把他的县丞从京城的牢房里捞出来,县丞死在牢里,秦家县众人对他不信服,他在秦家县工作举步维艰,直到后来四皇子出逃。
三皇子后来被封韩山王,食邑千户,但四皇子出逃,皇族任何事事实上与他无关,三皇子家靠正当和不正当手段,在全国各地四处圈地,仅在上京附近圈地达10万亩,各处的当铺、商号、古玩所不计其数,到如今的韩山王已经是第二代。
这些皇族势力尾大不掉,与士族互相争斗又互相勾结,皇权处于被架空的边缘,这是有识之士所痛恨的,包括李元烽父子。
李元烽一直想,却想不明白究竟是谁害了他的父亲并嫁祸给他,但他一定明白父亲的某些政策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才要下狠手杀了皇帝亲命的皇太子,换上可能代表他们利益的雍都王。
那个夜晚东宫寝殿的熊熊烈火,被扎在皇太子身上的钢刀,这些场面仍旧历历在目。只要一想到这儿,便思绪翻涌血脉偾张。
现在,根据英杰和鲍恰良的描述,如果他们私自冶铁属实,那么他们极有可能要谋反!看起来,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从国家和百姓身上攫取巨大利益,他们还要做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疯了!
李元烽这样想着,想起他眼睛所见到,耳朵听到的,身体经历过的,不免悲哀起来,无不是饿殍遍地,流民遍野,打一场仗家家男儿不曾归,然而赋税却一年高过一年,这些上战场的男人没能光荣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的阴谋诡计里,让人愤怒。
他想到受他连累的妻儿,更是心痛不已。原本恩爱的家庭,却支离破碎,原本可爱的儿子死于刀枪无眼。他悲愤、心痛,却欲哭无泪,他现在有没有能力把春霞送回家好好安葬,他只能怪自己无能。
忽然眼前出现了春霞,她还是刚成家时的贤惠模样,抱着孩子在门口迎着他,等着他吃饭,正当他奔过去要抱一抱他们的时候,他们母子忽然被一股狂风席卷而去,他们那个温馨的家也不见了……
李元烽呼喊着,又把自己喊醒了,白云泽坐在炕头,看着他。
“我都觉得神奇了,你们是咋了啊?失眠噩梦难道传染么?”白云泽说。
“只是最近累着了罢。”李元烽说。
“但愿吧。对了,那天我看你的反应,你绝对认识那个纹样。”白云泽说。
“可是我真不认识。”李元烽说。
“直觉告诉我你不简单兄弟!”白云泽说。“你应该有什么秘密没告诉我们。”
“你还想听什么秘密,我可以编给你,不过我的确不如说书的专业。”李元烽说。
“说起来,我怀疑,李三不是你的本名吧?”白云泽突然说。
“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李元烽问。
“这名起得太草率了,看你举止谈吐不像家很穷的,至少家里能供得起你上私塾,而且,你的文采见识,至少胜过秀才。”白云泽说。
“我哪儿有文采啊?”李元烽问。
“眼望江水去?”
“心愿海波平。”
“海上明月共此时?”
“只盼佳人有归期。”
……
他俩问答好几句,李元烽的思路挺快,惊到了白云泽。
“你……”
“咱学人家文化人读几本书不行吗?本朝诗书礼乐传家,书摊上又不是没有最新的诗集,几个铜子儿一本儿,买着看呗,就当解闷儿。”李元烽说。
“呵呵。”白云泽对于他的解释带着些许玩笑和不屑。
“呵呵什么?今天是不是休息,咱们上街上溜达吧。”
今天比往日天气稍稍暖和,街上的行人也比往日多不少。卖各种冻货的商家将冻肉,鱼,水果就那么扔在大街上,供来往顾客挑选着。
李元烽和白云泽走在路上。
“哥们,如果对任何事都好奇,不是件好事。”李元烽说。
白云泽说不再问,但是所谓别解释,解释就是掩饰,一个相当大的疑团藏在心里。
他们溜达到白云泽常去的那个书局,这里图书齐备还廉价。
“这些畅销的小说话本可以看看,挺有意思的。”白云泽说。
“我就算了,个人觉得都是狗扯羊皮,个顶个吹得神乎其神,能上天遁地,戏班子也演得那么热闹,到最后戏班子打起来了,不还是上拳头上脚么?你有那么大神童你倒是使啊?”李元烽说。
白云泽笑了笑,继续随心所欲地翻看着。
“这本‘历代科举文选’你要不要?”李元烽又问他。
“我有,你要想看,我借给你,其实都有套路,如果你细读的话。”白云泽说。
“但也总有些内容比较好的吧?”李元烽问。
“有些策论所提的观点倒是很有建设性。”
李元烽在这一大套丛书中,发现了一篇文章:
“建元十八年三月会试第三名京兆府福泽县籍太学生陶久锡策论《均田惠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