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0章 义诊

书名:被休前夜,绝嗣暴君夺我入宫 分类:现言 作者:慕云深深 更新时间:2025-04-15 21:34:02

换源:
 

  沈桑晚心中疑惑很多。

但两个婢女却回答不出来。

春华建议道:“世子妃,您若有疑问,不如问问李叔,他伺候夫人几十年,夫人的事,知道的比我们多。”

车夫李叔来得很快。

说起往事,他并未隐瞒:“世子妃,老奴和伯爷、伯夫人是同乡,大约是在十六年前,进了伯府伺候。”

“十六年前江南水患,流离失所,老奴随逃难队伍一路北上,晕倒在路边,恰好碰见伯府的马车。”

“伯夫人听出乡音,便收容老奴进府当了车夫。”

“一开始夫人很器重老奴,让我专程为她赶车,只是慢慢的,她就不那么器重我了,换了个更年轻的车夫。”

李叔说起这事时,面上还有些许失落之色。

沈桑晚也乘坐过李叔的马车,他赶车十分平稳舒适,疑惑问道:“为何?”

李叔摇了摇头:“老奴也曾问过夫人,是不是我赶车时颠着她了,夫人却说,这都是为了我好。”

沈桑晚更不明白了:“伯府里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李叔说道:“那些年伯府确实不太平,夫人身边伺候的人,几乎隔一年就要死一个。”

“有的是梦中笑着死的,有的是意外落水,有的回乡探亲跌落悬崖。”

“当时伯府里,几乎人人自危,谁都怕到夫人身边伺候,老夫人指责夫人不祥,逼着伯爷纳妾。”

沈桑晚记得她父亲忠勤伯没有妾室。

“伯爷与夫人是青梅竹马,无论如何也不肯纳妾。”

沈桑晚的父亲忠勤伯沈无咎是个传奇。

他出身寒微,勤奋读书,二十岁成为王朝最年轻的“六元及第”。

高中状元后,婉拒高官提亲,依旧信守承诺,返回家乡迎娶妻子许氏。

为官十年,被先皇委以重任,派遣他去西南主持改土归流之事。

这项数十年未曾完成的任务,沈无咎花费三年便办成了。

先皇赞他忠于王事,钦赐他忠勤伯的爵位。

李叔感慨:“夫人死后,伯爷心无杂念,便遁入空门了,实在没见过比他更深情之人。”

春华秋华姐妹俩闻言感动得眼泪哗哗。

但沈桑晚总觉得哪里不对,她在伯府待嫁时,夫妻俩并不亲近。

甚至母亲死前拒绝见父亲最后一面。

她觉得父母隐瞒了她什么,她想知道当年调包孩子的真相。

当年伺候母亲的老人几乎都死光了,李叔也不知道更多,沈桑晚有种不知从何处下手之感。

李叔临走前,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世子妃,有一次夫人跟老奴感慨过,说她宁愿伯爷从未去西南为官,从未立下封爵大功。”

李叔离开后,沈桑晚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春华轻轻挽起她的裤脚,待看到膝盖上青青紫紫一片,眼泪落了下来。

“世子妃,到底是何人让您受这样的委屈?”春华问道。

沈桑晚说了前因后果。

“您是世子妃,身份尊贵,太后便是再大的气,也不该这样折辱您。”秋华小声抱怨着。

沈桑晚说道:“太后才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世子妃算得了什么。”

沈桑晚和两人之间的误会已经解除,当年看到两个婢女和沈玉瑶有所往来,也是沈玉瑶故意的。

此时她再看两人,只觉十分亲近。

春华小声感慨道:“伯爷是陛下的老师,也曾是内阁重臣,若他没有出家,现在就能为您撑腰了。”

没有娘家撑腰的女人,背后无人,谁都想要踩她一脚。

沈桑晚心里藏着太多疑问,若非父亲出家的寺庙不在京城,她现在都想杀过去问个清楚了。

休息一夜过后,沈桑晚觉得自己腿似乎没那么疼了。

她换了身粗布衣裳,准备和往常一样翻墙出门。

春华秋华却想和她一起。

“世子妃,您带着我一起出门,我有力气,能帮您搬药箱,也会功夫,遇到事能保护您。”秋华说道。

沈桑晚犹豫着点头。

春华立马道:“看守角门的婆子之前生重病,没钱请医,我治好的,世子妃腿脚未好全,可从角门出府。”

如此一来,原本一人出府,变成了三人同行。

“以后在外面叫我姐姐。”沈桑晚说道。

两个婢女从善如流地改口。

宣琰不喜沈桑晚行医,觉得失了世子妃的体面,不许她给王府下人看诊。

故而沈桑晚这三年来,一直偷偷出府给穷苦人家义诊,借此精进医术。

今日城西有庙会,在她重生之前,便已经和庙祝说好,留了摊位给她义诊。

沈桑晚一向守信,哪怕身体不适,依旧坚持来了。

庙祝一看到她,立马引着她去了定好的摊位:“沈大夫,不少施主听说您要来,早早就已经排起了队。”

摊位前挤了不少人,摊位后还有个面如冠玉的青年男子。

“沈大夫,这位是江清晏江公子,乃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听闻您的义举后,也在此设了摊位,帮人写信。”

听着庙祝的解释,沈桑晚朝着这人见了一礼。

隔着面纱,江清晏看不清沈桑晚的面容,他似乎十分守礼,只是看了一眼便立马收回视线。

沈桑晚并非第一次义诊。

京城虽繁华,但却是属于达官贵人,而非普通百姓。

百姓们哪怕身体有疾,也很少舍得请医买药。

故而一听闻有人义诊,立马一窝蜂地跑了过来。

排在前头的几人症状较轻,沈桑晚把脉,口述药方让同样懂医术的春华配药。

但她携带的药材有限。

“许多药材,我这里都没有,我给你开道方子,你去别的药店买吧。”沈桑晚说道。

那病人见前头的人都得了药包离开,自己却只得一张方子,立时不乐意了。

“凭什么给他们药,却不给我?莫不是你与药馆串通,诓骗我的钱财?今日若不给药,我砸了你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