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陕西
书名:百万精锐的亡国 分类:历史 作者:玉蒲少了团 更新时间:2025-04-15 09:58:13
陕西缺粮的状况已让数百万民众陷入绝境,指望官府救援无异于痴人说梦。在这般形势下,起义首领们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觉得抢劫似乎是能最快获取生存物资的法子,于是便动了反水的念头。
而这场因缺粮和人心思变引发的动荡,究竟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是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平息,还是会愈演愈烈,将整个社会搅得更加天翻地覆。
但可以确定的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都已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到这混乱的局势之中,难以挣脱了。
杨鹤既然说庆阳的贼寇没有潜伏在九地之下,那么中部的贼寇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而且他明明说增加了兵力和战马来巩固防御,还委派同知去精心训练,说得言之凿凿,然而失职的正是郑师玄,所谓的“朝发夕剿”又该怎么解释呢?
不知道有贼寇却盲目自夸,这种失误在于妄自尊大;明明知道有贼寇却还蒙蔽真相,这种失误在于欺瞒。杨鹤必定居于其中之一。
再看余大成的奏疏,他在《兵祸肆虐》一疏中说临清和德州有防备,实际上贼寇并没有进入山东,还说如果贼寇入境,自然不难擒获或驱散。
从他的语气来看,似乎贼寇很快就会被擒获,然而不到一个月,贼寇劫掠泰安的消息就传来了;又不到一个月,贼寇奔突入海的消息也传来了。
从山东到泰安,再到海边,贼寇横行斜突,纵横数百里,为什么之前既没有听说在境外抵御贼寇,也没有听说在境内擒获贼寇呢?
从前面的夸海口来看,他的失误在于妄自尊大;从后面的窘迫来看,他的失误在于欺瞒。余大成必定居于其中之一。
希望皇上严厉责备这两位大臣,以警示将来。限定他们消灭贼寇的时间,以便取得后续的效果,这样或许边境还能有所依靠。皇帝命令两省的巡按御史核实并上奏。
陕西巡按吴甡回复道臣孙徵兰参奏潼关道胡其俊受辱并传檄一事。吴甡表示,这些事情都只是传闻,并没有胡其俊向贼寇行礼并传檄要求不要抵抗的事情。
只是胡其俊性格比较偏激,对军旅事务并不熟悉,确实缺乏抵御乱贼的才能。应该选择沉稳果断、熟悉军事且有才干的人来代替他。
像胡其俊这样的人,确实应该按照浮躁的条例,调到偏远的地方任职,以保全他的官职。皇帝命令吏部照此办理。
吴甡还核实了赵大胤上报斩杀混天猴(名为张荣华)的情况,此人现在在鄜州接受安抚;艾穆上报斩杀曹操,实际上曹操已经逃走,不知去向;王承恩上报斩杀独行狼、马老虎等人,这些人现在正在围攻中部,并没有被斩首。
之前上报的斩杀情况,都是士兵误认冒领功劳。请求皇帝下令让有关部门核实讨论,等待圣裁。
皇帝说,既然斩杀贼寇的事情属于虚报,那么之前的战功等级又怎么能确定呢?贼寇的势力不断蔓延,明显是纵容贼寇、祸害百姓。督抚应该更加努力筹划,尽快奏报荡平贼寇的消息。
陕西巡按吴甡因为延安地区灾荒严重,盗贼横行,百姓死伤惨重,驿站的疲惫和困苦难以支撑,尤其是安于谷、金明、抚安、鄜城、三川、翟道、云阳等八个驿站的情况最为严重。
他上疏请求从剩余的救济银两中拨出四千两,从九月开始救济到十二月;再从五年裁省的驿站银两中拨出四千两,从第二年的正月开始救济到五月。
总共动用八千两银子,救济八个驿站十个月的马匹和人力需求,这才足够。
庚申年,陕西巡按吴甡上疏说,中部地区被贼寇盘踞已经很久了,围攻一直没有攻下。九月三十日,正当攻城的时候,贼寇用几百人打开城门冲击,副将李鸿嗣胆怯后退,导致十多人受伤,丢失了大小十多门火炮。李鸿嗣应该被责令戴罪立功。
九月初七,庆阳的郝临菴、刘五等贼寇带领数千人从保安镇前往和尚原,与投降的士兵田近菴等人合谋援助中部。他们的阴谋非常狡猾。
总兵杨嘉谟、副将曹文诏、榆林道张福臻正在领兵围剿,胜负尚未确定。应该下达明确的旨意,限定时间剿灭贼寇,收复城池。
否则,镇将们都应该戴罪立功。因为贼寇中最凶残、最狡猾的人都聚集在中部,如果不彻底消灭这股逆贼,就无法震慑其他贼寇,也无法维护朝廷的法纪。这关系到三秦地区的安危,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镇靖地区的奸贼煽动叛乱,虽然道臣戴君恩擒获并斩杀了三十九名首恶分子,但内部的叛乱刚刚平息,边境的祸患又再次出现。
贼寇抢掠守护孟应徵,抢劫威武,杀害守备梁濮标,抢劫清平,掳走游击尤兆玉。在强敌乘虚而入、肆意作恶的时候,边境的堡垒粮饷匮乏,兵力单薄,恐怕未来的祸患还没有结束。
总之,只要流贼一天不被平定,内地就一天不得安宁。如果贼首郝临菴、田近菴等人以前也曾被招抚,但关内道翟师雍办事不力,误信奸诈的军官李在川,串通贼寇,导致反复作乱,祸害百姓。
翟师雍也应该被责令戴罪处理,等到事情平息后再进行处分。请求皇帝下令督抚、道臣和将领们努力立功,早日奏报荡平贼寇的消息,不要拖延时间,浪费军饷。
否则,残破的地方就更难恢复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